近日,在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宋颖博士的组织下,87位民俗学者集中讲述的88篇真实有趣的田野故事被结集成册,《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一书得以问世。该书撰稿人是海内外民俗学和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具有专业的科研水平和丰富的田野经验。他们的调查范围覆盖了中国境内几乎所有的省份。 虽然是业界研究人员在民俗学范畴内的学术思考与探讨,但《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一书读起来轻松感人,和我们印象中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大相径庭。新疆维吾尔族人是怎么过诺鲁孜节的?台湾新竹客家人的清明有什么习俗?萨满眼中的“狐仙”是什么样子?你可记得老一辈人“盐香油光”的食物记忆?……那些偏远的、久违了的、不被注意的、或许即将消失的大地上的故事,在一篇篇短文的娓娓道来中浮出水面,虽然微小却光芒四射,将读者从灰色的城市楼盘带到了大千世界朗朗乾坤下静静呼吸着的一草一木中。书里提及了22个少数民族和近百个村落,涉及民俗学所研究的节日和庙会、信仰和仪式、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种种日常生活。“时间感”是民俗学最贴近民生的关键点,民俗学人在广阔的田野里辛勤耕耘,历尽四季,经受风雨,田野故事由此应运而生。编者根据内容所述故事的时间或节令,先后大致分成春、夏、秋、冬四部分,88篇田野故事真实、有趣、温情、柔软,百读不厌。在田野的四季里,那些真情与感动、交流与隔阂、困惑和忧思,是来自学者们真挚的心声,也是知识与经验碰撞后迸发的智慧火花,在柔软的故事背后蕴藏着民俗学人的学术思考和人生态度。 从庙堂到民间、从象牙塔到田野,是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方法的显著转向。学术方法是研究者用于解释现象、建构理论的工具性规则体系,也意味着认识世界的角度。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历史比较分析方法、逻辑思辨方法都是常用的研究方法,而田野调查作为实证研究法的重要内容,日益得到重用。事实上,田野调查方法古已有之、成效显著,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产生巨大影响的著作,都是在扎实的调查基础上所得的思辨硕果。2010年6月,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冯军旗根据在中部某农业县城挂职两年(分别担任副乡长和县长助理各一年)的经历,深入接触当地大量官员之后,写出25万字的博士论文,力图在某种程度上还原这个县城乃至更广阔意义上的基层官场生态。他披露该县改革开放以来的虚假政绩工程,搜罗这个县城1000余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的简历,寻找他们秘而不宣的升迁之路。在详实的生活体验和生动的细节记录基础之上,整合出关于县城政治家族、关系编织、官场规则的严密结论。一时之间,不仅引起学术界的轰动,也成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热门社会话题。 社会发展至今,城乡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处处存在着巨大的认知鸿沟。远离故土的人们渐渐找不到故乡,觥筹交错里的都市人读不懂蜷缩在肯德基度过长夜的人生故事,眼观各路多彩世界的成功人士恐怕也无法想象俯身亲躬大地的农民的一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在《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一书的序言中说:“我们民俗学工作者正热切关注着今天在巨变和发展中的中国农村和农民社群,民俗学工作者走进农民社群的生活和心灵当中,也是很了不起的功业。大家的工作和研究,是一种让人钦佩的历史担当和历史贡献。这些人是可爱的,更是可敬的。”而通过与民间的深度亲密接触,了解到当地的世俗民风、社会关系,民俗学者们也得以在更广阔的视域中审视自己:“田野让我们通过理解别人来理解自己。客观上来说,每一种生存形态、每一种文化体系都具有适应其自身的特性。用一种价值观念去衡量另一种价值观念,势必是要出现认知偏差的。这种认识对于理解社会,乃至理解人生,都是颇有益处的。”学者们在调查过程中意识到,正是在这些最偏远的地方,更深入地走进了自己的内心。 宋颖在此书后记中说:“只有将学术知识与大众生活相连接,学者才能在实践当中实现知识的完整循环。这与当年民俗学科的开创者们期冀通过民间的材料来承载学术的理想,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学术研究不一定凌空高蹈,学术人生也不一定非要闭门造车。走向民间,走入大众,亲近土地,去观察、去抚摸、去还原那一个个毛茸茸的充满质感的历史现场,并在此之上进行学理思辨,达到认知高度,将感性体验与理性分析相融合,这是充满温度和智慧的学术研究之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