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端午节不会消失 6、历史上,确实有很多节日因为不适应时代发展而被淘汰,您认为端午节存在这种危险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具有现代意义吗? 萧放:中国历史上确有一些节日随着时代变化而消失,但从传统节日看,自汉魏确定传统体系以来,传统的主干节日没有衰落,而是越来越丰富,节俗主题基本没有变化,相当地稳定,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延续的载体。从这个角度看,端午节没有消亡的危险,除非中华民族文化脱胎换骨。 端午节关联着中国人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文化传统,其文化内涵仍然具有现代意义。第一,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也是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在当代社会,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现实的意义。端午传统节俗中的戴五色线,门口挂艾草、菖蒲,用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等,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 第二,人是文化的动物,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有基本的物质生存,也需要有文化的延续。屈原的故事,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在全球化的时代,在世界文化融汇的大潮中,要守住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的内聚力,传承屈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十分必要。 中韩之争:误解、调整与促进 7、多年前,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在中国引起很大的震动,过了几年再来评价这件事情,您有什么看法?这件事对中国在保护端午节上产生了哪些影响? 陈连山:中韩两国围绕端午节和端午祭的争端起源于双方交流不够导致的误解,同时也是双方各自文化中心主义过度膨胀的结果。很多中国人认为端午节是自己祖先的创造,传入韩国的端午节仍然是中国的,不承认韩国对端午节的再创造。随着中国的强大,这种心态应该逐步调整。 萧放:2005年,韩国端午祭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客观上讲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件。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有益的警醒与触动,我们由此开始认真考虑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问题,让传统节日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的端午节也在2009年申请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