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武汉风情》插图之一《转糖》 清朝道光年间,在汉口生活了多年的浙江余姚人叶调元,有感于汉口“风气迥非昔比”,乃于闲暇时日将自己所见所闻,托诸嬉笑怒骂,历时十载,积而成帙。这便是他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刻印的《汉口竹枝词》。书中无论是陈述时俗,还是刻画世态,均生动传神,风趣逼真,可谓不可多得的“风俗志”. 萧继石先生默默付出20余年的工夫与积累,绘写了100多幅再现老武汉市井风情的风俗画,每幅画外辅以素朴简短的忆旧文字,集为《老武汉风情》一书。在我看来,这俨然是一册21世纪的“无韵的《汉口竹枝词》”.它的意义,不唯在讲究细节写实和风情勾画的绘事上,更在它所呈现的市井发现、民俗勾画、风习打捞,乃至美好传统的重建与修复等社会学和民俗学的价值。 书中所绘写的题材五花八门。市井叫卖之声,引车卖浆之影,三百六十行旧踪……所谓百业弦歌、民俗民生,均有观照。具体说来,既有那些走街串巷的老手艺人,如捏面人、说书人、抢刀磨剪、篾匠、货郎等,也有老武汉的一些老字号商铺,如谦祥益(布店)、老谦记(豆丝)、汪玉霞糕点、四季美汤包等;有靠出卖力气谋生的老职业、老行当,如拉黄包车、江湖卖武人、送水工等,也有一些老武汉的市井生活习俗,如热干面、炸面窝、扯脸、放河灯、纳凉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朴素的童年游戏,如跳皮筋、抽得罗(陀螺)、踢毽子、跳房子、打弹珠、翻花线、滚铁环、斗蛐蛐、数罗汉、挡羊、拍洋片等等。 这本书把许多曾经鲜活、质朴和人情怡怡的场景,用细腻和生动的笔触一一描绘下来,它是一座老城市数百年记忆的再现,也足以使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后来者,都在其中看见先辈的生活影像。或者说,能够使今天的每一位爱武汉者、爱故乡者,都重新记起自己的传统,甚至转向往昔,去淘洗、追寻和擦亮一些美好的东西,加以珍视、尊重和热爱。也只有这种心灵与记忆的追寻,才能构成所谓的城市文化史。 继石先生对老武汉的依恋和热爱之深,源自他对这座老城的洞悉和理解。除了图画,从他的文字里,我们也能够感到他对旧时风情的留恋。例如在绘写“抢刀磨剪”的场景时,他写道:“慢慢地,这行当退出了市井,前两年还偶见磨刀人,有时光倒流的感觉。”写大碗茶的时候,他写道:“土茶壶、大碗茶,敦厚朴实的民风,构成我辈少年时代淡淡记忆的一部分。”写包粽子:“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栀子花茉莉花盛开的清香中到来。父亲买来粽叶、菖蒲、艾草,把菖蒲、艾草挂在门框边,说是用来驱蚊虫、辟邪。母亲淘洗过糯米,用粽叶包成粽子,煮熟,还有煮好的咸鸭蛋端上来,孩子们围过来美餐一顿。”这样的文字,带着恬淡而怀旧的散文韵味,生动而鲜活的细节,来自童年时代深切的记忆与体验。也因此,他才成为老武汉生活风情最好的诠释者。 这本书与《汉口竹枝词》、《点石斋画报》一脉相承,同时又有所超越和突破。既有对《汉口竹枝词》和如《点石斋画报》上的旧汉口市井生活图像的“致敬”,又是更为自觉的属于现代人的情怀,让我们从中感到温润、温暖、温情的美。这本书不仅给我们带来心旌摇荡的怀旧之情,同时也促使我们对这座古老城市的文明延续,对它许多“非物质文明”的被忽略、被遗忘、甚至被毁弃,而有所反思,有所检讨。 (《老武汉风情》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