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民族民间叙事文学活动空间的关注,成为推进中国多民族国家民间叙事文学话语体系建立需要讨论的内容。比如,汉族和藏族民间故事交往活动在不同地区呈现不一样的格局,汉族和藏族的“民族走廊”因为民众生活需求得以开辟,其内部多民族民众生活及周边频繁的文化活动和民间叙事交流也因此得以进行。中国各民族不同层次和不同时代的历史关系和文化关系既是民间叙事交流的背景、交流的场域,更是民间叙事交流的实践。“民族走廊”及多元化的民族交流在“民间叙事共同体”作用下,中国多民族民间叙事生成、共享、交流的丰富性、多样性、共同性得以形成。 建立以经典民间故事类型为根本的跨族际民间叙事文学的比较,以此找寻不同民族民间叙事传统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间叙事文学话语体系。比如,讨论汉族、藏族民间叙事文学特征主要依据经典的民间故事类型作为比较对象,集中研究民间故事讲述的个性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民间集体记忆与历史发展的关系、故事类型化与故事多样性的关系,归纳每个故事类型的叙事传统和个性特征,实现民间叙事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突破。民间故事类型不是悬置的文化,而是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间故事类型不仅是情节母题的概括,而且是建立在类型基础上的生活,各种民间故事类型代表了民间叙事传统影响下多样化的生活存在,经典民间故事类型成为多民族边界的认同文化,显示出不同民族民间故事传承的本土性和多元性色彩。 立足民间叙事文学的生活维度,从不同民族民众生活和民族交往关系中凝练出民间叙事文学的理论话语体系。比如,汉族和藏族以民间故事为中心的民间叙事传统交流建立在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汉族和藏族民间叙事交流不是为交流而交流,而是在生活的交往过程中得以发生和发展的,民间故事讲述在无形中完成了汉族和藏族民间故事的交流和整合;在此基础上,汉族和藏族民间叙事结构及审美价值取向包含的文化认同与国家观念就是生活的,是具体而有情感温度的。因此,生活维度是建立中国民间叙事文学理论话语体系本土化的基础。 中国民间叙事文学包含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核心思想和民族精神,这些共同的核心思想和民族精神不仅是中国各民族民间叙事文学的灵魂,也是中国民间叙事文学传承的基石,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因此,倡导建立中国民间叙事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不仅是民间叙事文学学科上的问题,其旨归更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回归中国多民族民众鲜活的生活,并据此寻找中国各民族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精神原乡。 (文章原载于:《光明日报》,2016年09月08日16版,引用请参考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