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罗苹]神话·天文历法·形而上学(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学术研究》微信公众号 罗苹 参加讨论

    二、诠释神话: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任务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与“神学”两词是混用的。亚里士多德就认为:“神话所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的人”。至公元1世纪,柏里尼(Pliny)仍然别称“哲学”为“神话学”。但是,这些都只是概念上的粘连,神话和哲学毕竟是本质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我们不能赋予神话结构以理性的特征,而哲学又必须不断去追逐理性。正如西方近代神话学的先驱人物维柯所说:“神学诗人们是人类智慧的感官,而哲学家们则是人类智慧的理智。”
    面对上古神话,中国哲学史要做的首先是诠释神话,找寻中华民族的始源思维。卡西尔把他的哲学称为“符号形式的哲学”,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符号形式”——语言、神话、艺术、科学等进行研究。人是生活在一个由语言、神话、艺术、宗教等交织成的符号宇宙中,人类在思想和经验中取得的进步都使这符号之网更为精巧和牢固。“神话、宗教、艺术、语言,甚至科学,现在都被看成是同一主旋律的众多变奏,而哲学的任务正是要使这种主旋律成为听得出的和听得懂的。”依照卡西尔的分析,神话思维并没有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隐退。如果把文化流变中神话思维这条支流探测清楚,对整个文化的追根溯源可谓意义重大。从当今科学思维的角度来看,神话世界是一个原始、落后、虚假的世界。但在神话世界里,在看似虚幻的背后隐藏着真实,在看似原始的表述中包含着科学的萌芽。而这些问题,正是需要哲学去诠释、去探究的。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石是形而上学。太极、八卦、阴阳、五行、河图、洛书,都是人文之元,都是中华文明的本根,也是组成中国古代形而上学体系的重要元素。中国古代哲学是建立在形而上学体系这个支点上的,以这个支点构成的扇面包括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等,共同组成了整个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形而上学运用语言文字、卦象和数来描述世界图式,在描述过程中,也延续了上古神话包含着的宇宙观念。对于记载上古神话的典籍,以及考古发现的包含有神话思维的上古图像和实物,哲学研究需要去体察这些文字、文献和数字、符号背后更庞大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蕴,这可以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古代形而上学体系奠定基础。“哲学深信,神话创作功能的产物一定具有一个哲学的,亦即一个可理解的‘意义’。如果神话在所有各种图像和符号之下隐匿起了这种意义,那么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就成了哲学的任务。”
    哲学不能完全远离神话。哲学不管发展到何种程度,它总要溯本求源,找寻自己的本根和渊源。在哲学思维系统形成之前,人类曾经有过一个辉煌的神话思维时代。哲学不可能完全脱离之前这种普遍存在的思维而无中生有、另起炉灶地产生。正如叶斯帕森所言:“转化是我们可以理解的;而无中生有,则是人类理智绝不能理解的。”
    面对“中国有无哲学”的质疑,找寻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学的来源,成为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要任务。那么,在中国古代,哲学和神话是否存在渊源关系呢?我国神话学专家叶舒宪对此做出了这样的回答:“神话与哲学之间本来并不存在这样一条界线分明的断裂带,而是具有渊源与承递关系的。考察从神话到哲学的演进过程,也就是考察神话思维如何向哲学思维转化的过程。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哲学中抽象的概念范畴的由来和形成,而且可以找到这些抽象概念的具象原型,从而可望使对某些长期争论不休的重要哲学范畴的理解达到溯本求源的澄明状态。”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叶舒宪直接将中国上古神话与古代哲学比对,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递进关系。例如,他从神话思维的角度重读《老子》一书,从而找出书中运用的与神话逻辑十分相似的类比推理方式和比喻论证方式。叶舒宪认为,中国哲学是神话思维方式的延续,而《周易》和《老子》正是最能体现这种神话思维特质的典型文献。“从神话思维的运演逻辑出发考察这些原始性文献将使我们从实质上把握中国哲学起源方面及其与西方哲学迥异之处,进而理解中国哲学的独特贡献与价值所在。”但是,这种研究路径往往不能说明哲学起源于神话,而让人觉得哲学是在借用神话。正如黑格尔所言:“如果哲学家运用神话,那大半由于他先有了思想,然后才寻求形象以表达思想……如果思维一经加强了,要求用自己的要素以表达自己的存在时,就会觉得神话乃是一种多余的装饰品,并不能藉以推进哲学。”
    为了避免这种研究路径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做两方面的调整。第一,不是把上古神话和先秦哲学对接,而是将先秦哲学置换成在上古时期就形成的形而上学体系。也就是分析由太极、八卦、阴阳、五行、河图、洛书这些元素构成的古代形而上学与上古神话的联系。第二,借助天文历法。上古神话包含天文历法的萌芽,天文历法才是中国古代形而上学的来源。如果没有天文历法的介入,古代形而上学就好像直接脱胎于神话,会让人们在二者之间画等号。例如,胡适就断言:“从前一切河图、洛书、谶纬术数、先天太极……种种议论,都是谬说。”他还说:“至于《易经》更不能用作上古哲学史料。《易经》除去《十翼》,止剩得六十四个卦,六十四条卦辞,三百八十四条爻辞,乃是一部卜筮之书,全无哲学史料可说。”胡适认为,古代的书只有一部《诗经》可算得是中国最古的史料。让胡适有这一认识的是《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这首诗,诗中有一句:“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这次日食被天文学家证实是发生在公元前776年8月29日。因为有这个科学铁证,胡适因此认为这本诗集作为那个时候的见证的可靠性是毋容置疑的。如果能通过文献史料、考古史料证明中国古代形而上学来源于天文历法,那么就可以除去它被误解的神秘、虚幻的一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