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民俗网》(www.chinesefolklore.com )开通十周年。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又一个十年,白驹过隙,只是瞬间的感觉,无限地感慨。 十年前的1999年,组织上通知我退休。这我早有思想准备。本来1998年就应该退,得到优惠延长了一年。大凡临界退休,关系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许多人大都会产生失落感。不知为什么,我的感觉却和别人不一样,觉得人的一生难得退休,退休是回归自然,解甲归田,可以像陶渊明一样,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常常劝那些即将退休的朋友,退休要当时,要身体好时退下来,说不定你可以借强健的身体爬到另一棵树上去,干另一番事业。就像一个短跑运动员,到达百米终点,无论成绩好坏,应该休整一下。退休是还“自由身”,每天睡觉睡个自然醒,做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无拘无束的生活,多好。万万没想到我退休后的生活却变得更加繁忙,成了名副其实的“退而不休”。老有所为必然导致老有所忙,比在岗的时候还忙。原因大概是我这个人有个很坏的毛病——经不起新生事物的诱惑。果不然二十世纪90年代刮起的网络之风,使我规避不及,被卷了进去。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年青的一代学人最先感知网络的神奇魅力,对网络充满憧憬的也是年轻人。他们憧憬着网络给他们带来学术的新生,而我等则连启蒙都谈不上,何况那时购买一台电脑是天价。但就是这样,我还是难以拒绝网络的诱惑。 说起来,也是一种机缘。记得在1999年的春暖花开的季节,有一位叫粱宙的后生经常来看我。他是民族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在市粮食局工作,我们算是校友。但他从不叫我陶老师,开口闭口都叫“陶伯伯”。有一次,闲谈中他向我介绍互联网,聊起刚开通不久的门户网站雅虎、新浪,谈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和商机。他是学数学的,已经入了门,自然是津津乐道,我也听得入了迷,于是随便插进一句“既然互联网信息的交流是那样便捷。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办一个网站来推广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推进民俗学理论的研究。我们有的是这方面的资源呀。”他听我这样说,兴奋起来说,当然可以呀。我又问:“创办自己的互联网,需要什么条件吗?”于是我们热烈地讨论起租用空间、租用服务器、网页设计,栏目设置、经费预算等事宜。好像一个美好的蓝图就要实现,着实高兴了半天。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凡是有年青学者来访,我都要宣讲我们的这一蓝图,征求他们的意见。没想到居然把年青来访者的热情鼓动起来,许多人表示如果创办民俗网站,愿意做志愿者。可见新生事物对每个人都有吸引力。直到有一天我去看望好友陈佩斯先生,在他的工作室,我同样不忘向他宣传我的宏伟的设想。我知道佩斯是一位民俗文化的爱好者。二十世纪80年代,他想创办民俗文化园,我曾经陪着他,不辞辛苦地在昌平山区考察,选择合适的地址;上个世纪末,我想召开“21世纪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身无分文,会议经费是由他赞助的;他拍摄的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就充满了民俗色彩。没想到我们这次的谈话产生了同样的效应。听说我们想创办《中国民俗》网站,果然是一拍即合,他举双手赞成。当时佩斯扯着嗓门说:“好呀,这是好事呀,你们办吧,我支持,经费由我负担。”这真是意外的收获,正应了那句老诗:“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佩斯处回来,兴奋之余,赶快将这一好消息通报给那些热爱民俗事业的志愿者们,大家也是一样兴奋。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走在一起。经商议,说干就干。网站的域名我早就想好了,就叫《中国民俗》网。当时大家七嘴八舌凑出三十多个栏目。粱宙一马当先,承担起域名申请、注册、请人设计网页的工作。那时虽然大家手头有大量民俗资料,但是要上传到网站,还得靠一篇一篇的录入,为此我们购买了五台扫描仪,分发到志愿者手中,扫描总比录入要快。最初网站上的文字、照片都是靠手工扫描录入的。还买了数码相机,做新闻采访之用。网站定位是“学术性、公益性”。从网站设计到开通,佩斯一直很关心它的进展。之后,媒体采访时,他一贯的回答是做网站的好后勤,而且是只做好后勤,一做就是十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选个良辰吉日,网站就可开通。查查日历,中秋节快到了。选中秋佳节做网站开通的日子再好不过,“花好、月圆、人寿”,给网站的开通一个好彩头。于是就在这一天,电报大楼中国信息港的大厅被布置一新,网站志愿者同仁悉数到齐,佩斯和我作为网站的主持人,准时到场与网友做互动式交流,在线回答网友提出的各种问题。因为事前这一仪式已经在“东方网景”作了预报,当网站开通之时,成千的网友同时在线,提出的问题各式各样,我们都尽情作了回答。这种互动长达一个半小时,在当时这已经是震撼人心的事了,说明网友对《中国民俗网》开通的期待和关注。 如果将民俗学与现代化的问题简单归纳为民俗学与信息化,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似乎变得越来越现实了。当新世纪到来之际,学界对过去岁月和未来岁月的文明特点作了这样的归纳:第一个千年的历史是以本土为本位的农业文明历史;第二个千年是以货币为本位的工业革命历史;第三个千年无疑将是以信息为本位的网络文明历史。我们姑且不去追究这一归纳和预言有多大的准确性,但网络文明进入我们的生活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正在塑造着人类社会未来的的生活空间,信息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就民俗学研究而言,过去的信息交流是多么困难,当时文字交流只能通过纸质媒体,学术会议、通讯资料,时速和功效相当缓慢。学术信息是民俗学研究的前沿,信息的闭塞曾经使每个研究者倍觉苦恼,而有了互联网,它像一个庞大的资料库,我们通过浏览网络,能及时获得学术信息,前沿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充实自己的研究内容,扩充自己的研究思路,调整自己的研究计划。《中国民俗网》就是适应这种形势开通的。在当时它是民俗学领域第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性”和“公益性”网站,开设的栏目有民俗论坛、民俗史话、民俗人物、民俗书林、民俗动态、民俗考察、民俗学人专著、时尚话题、民俗民居、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节日、人生仪礼、民间文学等几十个栏目,涉及面十分广泛。网络的生命在于不断地更新。《中国民俗网》开通之后,从未间断过对它的更新,原来是半个月更新一次,后来改为10天一次,现在建立了后台,可以随时更新。其间为了更好地弘扬民俗文化,十年中曾三次改版。志愿者团队也随时作出合理的调整。但不管有什么变化,大家始终坚持、维护,使网站正常运行。这种坚持,既是对学科的热爱,也表现出大家的奉献精神。十年中,我们看到在互联网上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以民俗为本体的网站,但由于不能坚持而消歇了。《中国民俗网》却始终坚持着,存在着。 十年是一个瞬间,也是漫长的岁月。在民俗文化和民俗学园地里,《中国民俗网》是一朵小花,因为得到许多同仁的信任和支持,由于得到大家精心呵护,这朵小花才能盛开着。当我们看到今天《中国民俗学网站》的开通,它为大家建造了一个更加宏大的互动平台,在那里同仁们建立的无数空间,真是千姿百态、姹紫嫣红,《中国民俗网》成了名副其实的陪衬。我们乐于这样,乐于看到现代传媒,互联网使中国民俗学研究如虎添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