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何明修]革命的节庆,节庆的革命(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文化研究月报》2004第 何明修 参加讨论

    4.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节庆与革命》能对于集体行动的研究提供何种的洞见。上面曾提到,新的文化史研究者试图对抗一种阶级分析为主的史学研究,反对将文化现象附属于政治斗争的逻辑。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结构—行动者”的问题设定,他们提出了关于文化与行动者之间种种有趣而复杂的问题。
    首先,没有社会冲突是是“文化零度”的情境下进行的,冲突的标的物除了物质的利益以外,也包括了种种的文化表现形式。而这些文化抗议不能只视为政治手段而延伸,在若干情形下,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运动的目标。在社会学中,七○年代以来的资源动员论(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试图将社会运动的研 究与社会心理学脱勾,重析将集体行动定位为一种针对群体利益的组织动员。这种主流的分析策略并没有认真看待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层面,而将探讨重点摆在实际的利益政治。如此一来,文化就成为了一种残余范畴,研究者也不再重视运动参与者是透过何种的集体感性形式获得团结。另一方面,源自于欧陆的新社会运动理论(Theory of New Social Movement)则是看到了利益政治以外的面向,他们将晚近以来的社会运动定位为一种文化抗议,也就是以建立新的认同为志。在沟通行动理论的影响下,许多研究者(如Claus Offe, Jean Cohen, Klaus Eder)将女性、生态、反战抗议视为一种追求新文化认定的集体企图,他们所要求的是自主的生活世界,而不是受制官僚体制与资本主义扭曲的文化。在新社会运动理论中,文化的重要性固然获到了重视,但是沟通行动理论的观点却将认同的讨论窄化成为“自主的”/“被殖民的”,而忽略了其他种种的文化表现形式。我们认为,新社会运动理论预设一种过度理性主义的(rationalistic)观点,不只将言谈共识(consensus)视为集体行动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运动团结性的源头。
    因此,无论是资源动员论的利益政治模型,或新社会运动论的沟通行动模型,都无法掌握这一点:透过共有的文化生活,集体的认同与团结才能塑造出来。关于这一点,Ozouf在《节庆与革命》导言中就曾提到,从十八世纪的理性启蒙观点来看,“传统的节庆活动已经成为一种谜”(MO3)。启蒙哲学家认为俗民节庆是迷信的表现,而且在过节时庆祝时,一般民众都行为不检点,社会角色混淆,他们沈溺于赌博、酗酒、斗殴、游手好闲等。离群索居的哲学家不太需要强烈的共同生活,他们自然无法理解,为何社会连系要不断地透过仪式性的节庆而强化。平时的俗民生活是如此,从事集体行动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共同的文化形式是集体行动所不可或缺的要求,而这一点则是过度理性主义的社会学分析往往忽略的。
    其次,Ozouf深入的分析也指出了文化领域的惯性,无法透过有组织的强制力而加以任意改造。诚如她所指出的,但是革命者的错误在于鸟托邦主义的心态,自我盲目地认为可以透过强制动员与国家介入,来创造自发性的民众信仰。他们过于理性主义,认为人类可以透过这们方式来改变(MO11)。关于这一点,也能重新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社会运动的文化。正如很多运动组织者所发现的,要说服群众起身反抗,很难用以一种外来的、陌生的论述来加以灌输。在这个意义上,列宁对于“归诸的意识”(imputed consciousness)之坚持是有其困难的。革命先锋要向工人阶级说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并且成为他们的信仰,通常会面临极大的抗拒。追根究底,旧文化的强韧生命力是根源于集体生活的社会事实。这个涂尔干的洞见能我们更进一步探讨运动与文化的关连性。因此,成功的运动动员往往不是由于组织者试图割裂旧文化的牵绊,而是有技巧地将“旧酒新装”,将过去的文化元去重新组装,成为一种可以说服群众参与的运动论述。因此,正如Sidney Tarrow针对美国民权运动与波兰团结工联所评论的,“美国的权利[观念]与波兰的天主教已经存在好几个世代,但是没有明显地帮助非裔美国人与波兰工人摆脱他们的压制。正是由于将新的文化元素织入文化毋体之中,才创造了集体行动的框架(frames)”5。因此,新的而且是成功的运动文化并不是“无中生有”(ex nihilo),而对于旧文化的重新诠释与运用。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社会运动的研究可以更重新其文化的面向,而晚近以来的法国大革命文化史研究则是提供了另一套的构思可能。
    注释:
    1. Mona Ozouf, 1988, Festivals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trans. by Alan Sherida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Francois Furet, 1981, Interpret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trans. by Elborg Forst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78.
    3. Lynn Hunt, 1984,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London: Methuen& Co. Ltd), p.15.
    4. 引自于Sidney Tarrow, 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4.
    5. ibid., p.134.
    (原载《文化研究月报》2004第11期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