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陶立璠]序《六盘山地区民间文化散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 陶立璠 参加讨论

    知三是地方民俗文化工作者,他更懂得我在信中说的“民俗学讲究田野考察,但亲身的体验和接受的传承,比考究更重要”这句话的理论涵义。十多年过去了,他在关陇地区民俗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编、著出版了《静宁民间故事》、《静宁民间歌谣》、《静宁民间谚语》、《静宁县戏曲志》、《静宁县曲艺志》、《药王神话》、《成纪神话》、《成纪神话传说》、《静宁情歌新韵》、《静宁当代诗歌选》、《静宁民间故事选》、《伏羲文化论集》、《羲皇颂》、《成纪曲子》、《阿阳风情》、《伏羲文化图志》、《问俗关陇》、《飞鸿集--王知三致国内外民俗文化学人的信札选》、《六盘山地区原生态文化---民间采擷》(另有他的文学著作)等30多种,近2000多万字。这是一个躲在高等学府里的民俗文化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很难想象、很难理解、也很难做到的事。他生活、工作在陇东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县城,是一个纯粹的文化人,无职无权,凭着一股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执着和热情,跑遍六盘山区的沟沟岔岔,村村社社,进行民俗文化的田野作业。他借贷、化缘,倾其所有资用,整理、出版地方民俗文化的资料,不管工作变动、职位升迁、金钱利益,他都默默无闻的专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被乡人誉为"拼命三郎" 。大凡关陇地区的文化人、大中专学生都把他作为为事业奋斗的一面旗帜,倍加仰慕。可见,知三在关陇地区所作出的惊人成就和他的精神魅力!
    他主持的关陇民俗研究会,成立17年来,团结同仁和地方文化工作者,根据关陇地区县市的民俗文化历史内容,策划、组织、举办了10多次具有一定水平的专题民俗文化研讨会,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如宁夏"泾源回族民俗讨论会"(1992),庆阳"西北民俗研究与陇东民俗研讨会"(1994),静宁"伏羲文化与华夏民俗文化前景展望学术研讨会"(1996),1998在平凉又组织成立了“西部民俗文化开发中心” ,第一声喊出了“保护、开发”西部民俗文化的口号。泾川“九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讨论会”,“二千年青海花儿前景暨西部民俗资源开发学术研讨”、“江西华源旅游工艺品开发座谈会”、2000年上海“西北风情” 摄影艺术展览,2002年庆阳周祖农耕文化学术讨论会,并在庆阳一、二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其间策划、组织了由庆阳地区申报、中国民俗学会正式命名庆阳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和窑洞民居之乡,命名五蝠皮鼓为庆阳一绝,命名环县为道情皮影之乡,西峰市温泉公刘庙为华夏公刘第一庙的活动,和由庆阳地区推荐、中国民俗学会、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一批优秀的民间艺术家。2002年9月又策划、组织了《六盘山民俗文化旅漩资源开发论证座谈会》,他们最早提出了"红色旅游”这个词,并最早把民俗学界的专家学者,邀请到六盘山来,对"六盘山区民俗文化、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论证和开发。
    我想,这些活动在中国西部民俗研究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曾三次受到邀请,荣幸地出席了泾川“九九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神话)学术讨论会”、庆阳第二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和“江西华源旅游工艺品开发座谈会”。正真领略了知三策划、组织、承办地方民俗文化大型研讨活动的魅力与风采。
    近年来,他和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关陇民俗研究会理事长彭金山教授一起承担了西北民族大学郝苏民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数据库"甘肃民俗子课题,和由宁夏文化厅申报的《全国艺术科学"十五" 规划2001年度文化部级课题〈六盘山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他作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撰写了50万字的书稿,拍摄图片1千多张,出色的完成了课题任务。他一个人从田野调查、查阅十多个地方的文献资料,考证、汇总、整理、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期间,几次晕倒在电脑桌前,为了什么?在学术腐败的当今,40万字数的出版物上,竟然没有他著作权人的名字!当圈内朋友问起这事的时候,他笑笑说,我还要感激课题主持人,是他们给了我重新认识、考究六盘山区民族民间文化的机会。一个中国底层的文化人,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