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性主要体现在他对民族文化的融摄和吸取之中。民族体育主要起源于民族的起源传说、种族的繁衍、原始生产、生活习俗和宗教习俗,这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文化的各种特征,其中包含有民族历史、民族伦理、民族宗教、民族哲理、民族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是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民族情感的反映。这是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传统体育之一的武术,“动静相生”、“刚柔互济”、“快慢相间”、“虚实转换”、“内外兼修”、“神形兼备”的许多拳理,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阴阳辩证”的哲学观念;“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武德要求,反映了传统伦理观念;“气势”、“神韵”、“意境”、“刚柔”等吸收了中国古典美学独特的内容,可见民族传统文化已深深地蕴涵在民族传统武术中,具有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性。 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发展趋势 3.1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现代体育的广泛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改革将得到进一步深化,逐步形成和完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向竞技化的方向发展。在保持传统体育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朝着竞争性更趋公平化、公开化;技术、战术和训练手段更趋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度(包括竞赛规则、规程等制约机制)更趋完善和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了顺应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以现代体育的发展规律为参照系,在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走出区域,走向世界的同时,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整体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3.2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将更广阔 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尤其受我国开展群众体育基本条件的场地设施等的限制,在经常参加体能锻炼的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成为一项适宜的措施。相对于现代竞技项目来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土生土长”的体育运动形式,对场地器材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不太高,具有简单、易行、实用等特点。比如武术,既有适合儿童的基本功练习,又有适合青少年的长拳、少林拳等套路练习,还有适合中老年锻炼的静心用意、动作缓慢、绵绵不断、势势相承的太极拳。武术练习方式简单,可以不必有专门的场地,山川平原、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并且武术练习不受器械限制,可以以木代剑,以棍代枪,就地取材。武术可以单练、对练、集体练习,小到一人一户,大到成百,甚至上千,都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进行。 3.3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绝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在封建社会生产状况下孕育形成,传承至今的。现代人们生活方式较之过去发生巨大的变革,乔晓光认为,“尤其在工业革命以后,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当经济迅猛发展到每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是生活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发生急剧消亡和流变。”民族传统体育也面临相似的困境,被西方竞技体育挤到边缘地带。于是有人开始尝试着将其改造成现代性的体育运动,但事与愿违,反而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体育的衰微。比如传统武术的衰微就是这样开始的。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重要部分之一的传统武术,它遭遇濒危的原因是“人工化”、“商业化”、“建设性破坏”,虽然这也是在弘扬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口号下出现的,但他们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武术的一种建设性破坏。失去了民族文化历史的原貌,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精神,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发展对策 4.1 摒弃、保存与弘扬相结合 毋庸讳言,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旧的封建观念、迷信活动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糟粕与精华并存。所以,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评估体系,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正确的评价,对于一些落后的不科学的甚至与现代社会文明相悖的活动应采取摒弃的态度。对于那些有历史价值,但已不可能在现实和未来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项目,而应采取保存的态度。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那些既体现民族特性,又融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项目,应采取积极弘扬的态度。 4.2 宏观上加强领导管理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中,国家行政的宏观调控和支持是异常重要的。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在深入贯彻民族传统体育方针的基础上,应摆正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体育发展中的位置。在重视竞技体育的同时,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加大挖掘,整理和开发各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力度,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全面振兴,使更多的民族体育项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倪依克.当代中国“龙舟现象”的社会文化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23-25. [2]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8-16. [3]刘雪松.论我国民族体育的特色及其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0,(4):30-34. [4]熊志冲.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J].体育文史,1989,(5):2-7. (本文原载《山东体育科技》2008年4期第12~13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