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千灯镇一瞥。 昆曲古戏台正在上演评弹。孔晓宁摄 原始天然石灯 省油灯 明代青铜青蛙捧荷叶灯 早春时节下江南,一路都见古镇,发现其中名气大一点儿的,均立着一座古塔。它们无疑是当地曾经有过的丰盈繁荣的重要标志。未入昆山千灯镇,老远便见到了那座秦峰塔,鹤立于粉墙黛瓦之上,身姿苗条绰约,难怪当地人称之为“美人塔”。有这位1500余岁的“美人”相伴,我们饶有兴味地开始了此次的叩访。 过桥,入古镇,踏上有“千灯一绝”之称的石板街。脚下的石板每块长约2米,宽均50厘米,蜿蜒3华里。它们原名“胭脂红”,一定有过好看的色彩,但眼下已被风雨沧桑磨砺得又黑又亮。“这街上的石板统共2072块,算得上是全华东地区最长的石板街呢!”年轻女导游的一句介绍提醒了我们:数千石块筑就的千年古街,这种数字契合的背后,该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底蕴呢? 江南小镇何以成为昆曲发源地? 动身之前,上网查索,知晓千灯是昆曲鼻祖顾坚的老家。昆曲前不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近年在各地愈演愈火。一个江南小镇,何以成为昆曲这一“百戏之祖”的发源地?我们真想一探究竟。 沿石板街南行不远,见一扇大门上方挂有“顾坚纪念馆”牌匾。入内,一层是一个介绍中国戏曲发展史的展馆,二楼则设有一个相当别致的古戏台,戏台顶部为中空的“藻顶”,里面交错排列着凤头与龙头状的木“仰”。“这种装置既能吸音又能扩音,就是古代的‘音箱’”。见我们看得好奇,出资建造这间舞台的秦峰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坚清解释道。 一男一女两位评弹演员登台,清嗓,拨弦,一曲《秋思》弥漫开来。那种缠绵的曲调,和着窗外“淡著烟云轻著雨,竹边台榭水边亭”的环境,显得特别和谐。我们忽然领悟:那软糯如丝的昆曲,为何偏偏会诞生于这温柔水乡。张坚清见我们听得入迷,又叫演员补唱一曲《君子之交淡如水》。 “让外地人游千灯听昆曲,不是更好么?”我们婉转地提出意见。 “演昆曲,演员化个妆,起码得用三四个小时。再说,找演员也难。不过,演员我们已经找好了,你们下次来,肯定能听到昆曲啰。”张坚清笑着答道。 听老张介绍,昆曲源自千灯,不如说是千灯一带的独特地域文化成就了昆曲。在昆曲发展史上最值得一表的人,一是元末明初的顾坚,他原是精于风靡江南的南曲,最早把南曲改造成“昆山腔”。后来当地民间音乐家魏良辅借鉴江南民歌小调,把曲调平直简单的昆山腔打磨得像水磨糯米粉一样细腻软糯。张野塘等人又把箫、笛、拍板、琵琶、锣鼓等乐器用在昆曲的伴奏之中,从而形成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而见长的“水磨腔”。16世纪末以降的200多年间,昆曲一直占据着中国剧坛的中心地位,“三岁孩童学戏文”便是那时的写照。 当前,令千灯人最为自豪的,是流传至今的许多中华曲艺,都与自己脚下的这方水土有着源流关系。镇党委副书记顾菊明递给我们一份手稿,是一位学者刚刚完成的研究论文。文中说,《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万历十一年中进士221名,巧的是,千灯人徐应聘,同年中进士222名,两人遂成至交。汤翁辞官回到老家临川创作出《杜太守还魂记》,立刻带着剧本到千灯徐家老宅“湓渎新居”试演。这徐家老宅不但有株残而忽复烂漫的传奇牡丹,附近又有池榭花园与亭台楼阁,当地更不乏名人诗篇。论文据此大胆假设:汤翁日后将自己的剧本改名为《牡丹亭还魂记》,且加入大量清词丽句,应与此次的千灯之行有着因缘关系。 此等能说明昆曲与其他剧种源流关系的故事很多,因此昆曲称之为“百戏之祖”是十分贴切的。而且,当今的昆曲发源地,每年举办一届越剧票友大赛,及至在顾坚纪念馆每日上演评弹,都再自然不过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