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时间:1979年2月21日下午2:30—3:30左右 地点:北师大校园 摄影者:[日]乾寻(Yinui Hilo) 老照片的故事三(组图): ![]() 钟先生养成在师大校园散步的习惯,应该是在1977年前后,师大正式恢复招生的时候才有可能。按道理讲,最早应该始于1955年先生全家迁入北京铁狮子坟地段师大新校新建教师住宅以后,但是实际上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先生在校园内安闲散步的身影几乎没有:因为1957年一场“反右斗争”,58年“大跃进”,接着一场“反右倾”运动,再接下来一场“史无前例”的“文革”,师大校园内可爱的老教授们闲庭散步的群像被“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巨帚彻底清空!1978年10月我奉钟先生之召到师大协助先生筹备编民间文学教材的事,曾经多次和许钰先生一起陪钟先生在校园散步,边走边谈准备编教材的计划、推荐编写人员、商量安排住宿伙食等等杂务。只可惜,那时没有相机,也没有想到把老师的休闲生活情景拍录下来。 1979年2月21日进修班开班,这个机会来了! 这一组老照片的产生时间,和先前上传的那张北师大民间文学教师进修班、《民间文学概论》教材编写组全体师生合影,只差四个多小时,所以故事也得从上一个故事的结尾接下来讲。 ![]() 也就是在照完了合影之后,我立即让这名留学生拜见了钟老师。钟先生及时指示我:当天下午两点钟,把班里原来师大研究生毕业的几名同志召集起来,到钟先生家楼下等候,钟先生想和当年身边的学生一边散步,一边聊聊各人多年来的情况;同时钟先生还说:下午陈秋帆老师也出来和大家一起散步,顺便还要向这位日本女学生了解一些日本现代文学的状况。因为,钟先生和陈先生早期从日本留学回来,已经很久不了解日本的情况了,此刻很想知道。就这样,这名日本女学生就随我出席了当天下午钟老的校园散步,并担当了拍钟老休闲照的照相师! ![]() 果真,钟老出现了,从楼门里快步走来,笑着和大家打招呼,钟先生随后问我:同学们还没有到齐吧!我告诉先生:汪玢玲下午因人民日报社的老同事约她有事,大约5点以前能回来;屈育德中午回北大了,家务太重,下午不能参加了,只有张振犁、巫瑞书、和我3个人。钟先生说:许钰和陈子艾过一会儿也来!我们几个老同学一边走一边议论钟老师的装扮,说上午钟老师头上戴了一顶加厚毛绒的冬帽“老头儿乐”,好像还在过冬天,下午换了一顶春秋常戴的布夹帽,立刻显得精神抖擞,有点儿踏春的味道了!组图一的画面正是刚刚从教师家属楼下出发,向校园深处走去的场景! 这天下午散步的过程中,有两个话题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个话题是:师母陈秋帆先生兴致勃勃地边走边向我们介绍近些天来钟先生的兴奋心情,因为各地大学前来参加编写教材的同志们,纷纷来信问候钟先生,介绍个人的情况和所在大学的教学状况,有的是本人很想来学校领导不大支持,还需要钟先生帮助敦促;有的是本人所从事的教学不是民间文学,担心以后回去不好安排工作等等。陈先生介绍钟先生对每位同志都非常关心,鼓励每个人前来进修,帮助有困难的同志向所在大学的领导做协调工作。多次找许钰先生商量解决办法,说到钟先生多少天来兴高采烈、不怕麻烦的一些有趣的小事时,钟先生还当场做了一些诙谐幽默的解释,引起了在一旁听讲的弟子们阵阵欢笑。图二、图三把这个有趣的谈话场景活灵活现地记录了下来。 ![]() 就这样一路走走,一路谈谈,时而笑笑,(见图六)时而吵吵,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最后,我带领日本学生乾寻陪送钟先生结束散步回家。其间,陈先生和乾寻已经交谈了很久,时而中文时而日语,十分融洽。钟先生还热心地嘱咐乾寻在剩下的一年半留学时间里,多做些日中民间文学交流的工作。先生的谆谆教导深深地感动了这名异国学子。图七纪录了这一段感人的时刻。 ![]() ![]() 2008年11月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