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姑娘 “唱山歌,一人唱来万人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湾又多。”提到壮族,人们自然被壮族歌仙刘三姐那优美动人的歌声所陶醉。 美丽而神奇的祖国南疆,自古以来就是壮族人民劳动生息的民族家园。“壮即旧越人也。”①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的“岜莱”(花山),那雄伟壮观、神秘古朴的群体欢歌酣舞巨幅图像,为世界所罕见,是壮族先民原始宗教活动场景的艺术展现;红水河流域壮乡开春敲铜鼓迎“蚂拐”(青蛙)神圣祭典,是千年骆越铜鼓遗韵的迥响②;民间流传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③,颂扬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创造世界万物的丰功伟绩,体现了创造、有序、和谐的宇宙观和生活理念。壮族文化成为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明中独放异彩的文化遗产。 当你来到壮乡,也许会对遍布冠以“那×”④的齐头式地名而大惑不解。其实,“那”是壮语的音译字,意为“水田”。壮族是古老的稻作民族,据“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为本,凭“那”而乐,故沿用“那×”为聚落区划命名,形成独特的地名文化景观。它不仅是壮族聚落分布的历史印记,而且也成为研究壮族稻作农业史的“活化石”。被誉为世界奇观的龙脊梯田“那雷”,便是壮族创造“那”文化即稻作文化的壮丽画卷。有俗语说:“吃饭要珍爱田地,吃鱼要爱惜河水。”反映了壮族的生活哲理和生态观念。壮族的传统节庆活动,也是围绕着稻作的生产周期来开展,独具特色。如:蚂拐节、陇峒节、牛魂节、稻魂节、田糍节等;同时还有相应的节庆民间舞蹈:舞春牛、蚂拐舞、草裙舞、打砻舞、扁担舞、舂米舞、捞虾舞等,美化劳动生活,欢娱祷祝丰稔。而特色传统食品,则以大年粽和五色糯米饭最著名。 人们常说“广西是歌海,歌圩是集中的表现。”“歌圩”是节日性的群体会唱活动形式,多在春秋两季举行,尤以三月三歌圩最为隆重,大的歌圩场人山人海,场面壮阔。有唱道:“一路唱歌一路来,一路唱得百花开,妹是花开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人们以歌会友,以歌交情,依歌择配,赛歌赏歌;同时,还举行抢花炮、抛绣球、斗鸡、碰彩蛋、演壮戏等各种游艺文体活动,成为展示壮族传统文化的盛会。近年来,《壮族大歌》、壮剧《歌王》和舞剧《妈勒访天边》等荣获全国大奖。新时期壮族文化艺术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壮人爱彩,心灵手巧。壮族服饰因地域环境的差异,各支系的服饰样式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壮锦,在宋代便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织锦工艺在民间代代相传,并开发出新产品。工巧精美的壮族绣球,原是歌圩场上男女抛接示爱的信物,现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工艺品,是壮家赠送贵宾表示美好祝福的吉祥物。壮族民居为楼式干栏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宜而别具风格。壮医壮药自成体系,成立有壮医医院,高校开设壮医药学专业。古老的民族医药得到科学升华与传承弘扬。 自秦汉统一岭南后,壮族便接受汉文化教育;自唐宋开始就仿汉字的构字法,创造了表达壮语音义的“土俗字”即古壮字。民间流传的古壮字抄本典籍《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8卷本)等已整理出版。1955年,国家又帮助壮族人民创造了拼音壮文,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在民族杂居的桂中地区,为适应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壮族民间歌手既唱壮语歌又会唱汉语歌。壮族与其他11个世居民族和睦相处,互相通婚,有多民族聚居的村寨和多民族组成的家庭,社会和谐,团结奋进,携手共建民族家园。 壮族人民有着光辉的历史,英雄的业绩,为卫国御敌和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明代壮族土司瓦氏夫人率壮兵远征抗倭前线,威震东南沿海,成为名留青史的巾帼英雄;太平天国革命中有肖朝贵等一批壮族英杰;在抗法战争中,边疆的壮族人民为保家卫国立下功勋。辛亥革命时期,黄和顺等一批壮族先觉者,参加孙中山在广西发动的几次起义和广州黄花岗起义;大革命时期,韦拔群领导的右江农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他与邓小平等领导百色起义和创建红七军,成为人民军队的早期将领之一。在解放战争中,壮族人民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12月11日,把红旗插上祖国的南大门镇南关(今友谊关)。 八桂大地,生机盎然。获得新生的壮族人民,于1958年又迈进地方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新阶段,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更是生机勃勃,日新月异。“壮族的母亲河”——红水河上的多级水力发电站,一座座巍然耸立,气势磅礴,迸发出她蕴藏万古的光和热。壮族聚居的桂西是有色金属矿产之乡,将建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 风生水起北部湾。合浦早在汉代就是开通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宋代广西对外贸易著名的有钦州、永平寨和横山寨三大博易场。如今,高速公路贯穿全区东西南北,南昆铁路的建成,北海、钦州、防城三个港口成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关津。环北部湾经济区纳入国家的战略宏图,壮乡的前沿地位优势凸显,成为国内外投资开发的一片热土。 壮学研究搭起睦邻友谊桥梁。壮学作为新兴学科,为改革开放大潮所推动而蓬勃发展,各个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同时,由于壮族与东南亚的岱侬族、泰族、老族等民族,母语同源,稻作为本,习俗相类,在历史文化上有如“贝侬”(兄弟、亲戚)的密切关系,壮学研究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互相了解,举办了首届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壮族学者与泰国、越南和老挝等国家的学者,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如《壮族和泰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的出版,就是其中的成功范例;在曼谷举办“壮泰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办“壮泰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壮学研究走向世界,犹如搭起了睦邻友谊的文化桥梁。 半城绿树半城楼。有“绿城”之称的壮乡首府南宁市,曾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每年举行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由壮族传统歌圩节发展而来的。南宁被誉为“民歌眷恋的地方”。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每年举行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搭起了国际经济交流、合作双赢的平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南宁这座千年邕州古城,焕发青春,生机勃发,正朝着展现亚热带风光和民族特色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大步迈进。 奇山秀水尽欢歌。壮族和全国人民一道,正乘着时代的巨轮,沿着现代化的航道高歌奋进! ── 潘其旭为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广西壮学学会副会长。 北路壮剧人物头饰 注释: ①先秦时期长江以南为古百越族群所居,其中分布在今广西的是西瓯、骆越部族,为壮侗语民族的先民。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说:“壮即旧越人也。” ②《后汉书·马援列传》载:马援征交趾时,“得骆越铜鼓”。汉朝政区设交趾剌史部,治所在广信县(今广西梧州市),辖今广东、广西和越南的北部、中部,为古西瓯、骆越部族分布区域。广西是我国出土和收藏铜鼓最多的地区,铜鼓文化在壮族民间历代传承。现广西的馆藏铜鼓有近500面,民间传世的铜鼓达1500多面,堪称“铜鼓之乡”。 ③布洛陀是壮族神话中的创世神、始祖神、宗教神和道德神。民间流传有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和麽教经书《麽经布洛陀》古壮字抄本,唱颂布洛陀创造天地和世界万物,安置社会秩序,为民消灾祈福,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创造、有序、和谐的朴素哲学观念和民族精神。 ④壮语地名,是按壮语“中心词+修饰词”的构词方式并采用汉字音译标记,如:“那(水田)+排(水坝)”,意即“近水坝的水田”。在壮族地区,从各种田块名称到村屯、乡镇、县城均有冠以“那”字的地名,如“那雷”(梯田)、“那亮”(旱地田)、“那劳”(大块的田);“那毕”(养鸭田)、“那马”(牧马田)、“那坡”(坡地田)等等,形成一种“齐头式”的“类名+专名”地名文化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