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无限 前段时间,听说鼓词艺人季海华自费刻录鼓词光盘,颇受一些乡镇村民的喜欢,大家争先购买。这其中自有其独到的吸引力。择日不如撞日,赶上了一户人家请季海华前去唱词,记者也兴致盎然地前去聆听,希望能一饱耳福。 现场,鼓声配着铃声、快板声,词句缓缓溢出,动听富有节奏,给人一种听觉的享受,使听者如痴如醉地陶醉其中。这出《陈十四夫人》的词,把古代传奇女子陈十四娘收妖降魔的传奇故事通过说唱弹奏的形式中表现出来,平添了许多风趣和雅致,再现了鼓词这一艺术瑰宝的璀璨。 道具虽不多,但见季海华演奏时一手击拍,一手敲鼓,鼓拍结合,板式丰富,有快板、慢板、散板、叹板等十多种。节拍快慢有序,缓急有别,急如暴风骤雨,缓如和风细雨,音调时高时低,高低分明,听后使人赏心悦耳。说唱时一人扮演多种角色,塑造多个不同性格的人物,模仿各种不同声音,集唱曲、说书、相声、口技、独角戏于一体。并且根据故事内容及场内具体情况,随机应变来点插科打浑,加点笑料,吊起听众的胃口……座下,赞叹声不绝口,认可了季海华的表演技艺。 记者总算领略到了青田鼓词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它的最大特色是单人表演,手中敲两种以上的乐器,口中仍然唱念自如,有声有色。一个人扮演各种角色,不但要细致刻画人物,使人物的个性、神态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并要吐字清楚,情节交代详细。塑造多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并且还会模仿各种不同声音,用以渲染气氛。 这就是青田鼓词,它将历史长河遗留下来的艺术经过岁月的沉淀,通过艺人们不断地改良创新,自成一格,品味起来“纯正香甜”。 艺人追梦 能有这番才艺的鼓词艺人自然很不简单。这位天生弱视的艺人在鼓词行业能有此番造就,跟他从小的兴趣和努力是分不开的。面对这条从艺之路的过往,季海华侃侃而谈,甚至未忽略其间的细微之处。 从小就对鼓词有着浓厚兴趣的季海华,在16岁时师从海口镇白岸村的鼓词艺人陈兵琪,如今在这一行业也算小有名气。 据季海华回忆,他从小就对鼓词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村里哪户人家邀请唱词艺人,他总是喜欢从家中搬个小板凳,坐在唱词艺人的身傍,目不转睛地盯着唱词艺人脸上变化莫测的表情,竖着耳朵听着富有节奏的唱词,听着听着甚至有些醉了。那时对季海华来说,这是一种享受。正是这种熏陶,为他日后的从艺生涯奠定了基础。 此外,季海华那喜好鼓词的外公周宝庚也影响着季海华。颇有闲情的周宝庚偶尔会小露才情,唱上几段,季海华耳濡目染,自然加深了对鼓词的喜爱之情。 真正将季海华走向鼓词从艺之道的是他初三的班主任。由于季海华天生低视力,班主任建议他学一门技艺以谋出路。虽爱好读书,但季海华经过深思后,发现这一建议挺有道理,自己天生弱视,将来肯定对学业和工作造成影响。还不如另谋出路。在这种情形下,季海华走上了鼓词这条从艺之路。就是在这条从艺之路上,季海华将他的人生发挥到了极致。 回顾往昔,季海华有着诸多感慨。这条从艺之路,他走了13年,在这13年里,他从无名小卒成了家喻户晓的鼓词艺人,技艺越发精湛。但鼓词行业面临着传承断档的危机,令其心急如焚。现今他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对鼓词行业进行创新,将鼓词推向市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从而将这一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但令季海华感受最深地是,从事鼓词行业,他从唱词中学会如何为人处事。而唱词中所讲述的为人处世之道,也迎合了广大喜好鼓词的人们的口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