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廉·巴斯科姆:《口头传承的形式:散体叙事》,见【美】邓迪斯编、朝戈金等译:《西方神话学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37页。 [2]同上,第14页。 [3]邹明华:《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4]“都市传说”可参:张建军、李扬《都市传说》,《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3期。 [5]【日】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紫晨校。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6、49页。 [6]张志娟:《论传说中的“离散情节”》,《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第5期 [7]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第10页。 [8]《孟姜女故事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第7-24,55-96页。 [9]施爱东:《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40页。 [10]陈泳超:《民间故事的记录史和生命史》,《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1]【英】杜德桥(Glen Dubridge)著,李文彬等译:《妙善传说——观音菩萨缘起考》,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0年,第98页。 [12]陈泳超:《“写本”与传说研究范式的变换——杜德桥<妙善传说>述评》,《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5期 [13]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14]施爱东:《故事的无序生长与最优策略——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 [15]陈泳超:《地方传说的生命树: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身世传说为例》,《民族艺术》2014年第6期 [16]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7]相关研究如:刘志伟《祖先谱系的重构及其意义——珠江三角洲一个宗族的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陈春声、陈树良《乡村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赵世瑜《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明清国家的形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日】菅丰:《地域资源与历史的正统性——从传说到历史》,《民族艺术》2014年第5期;龙圣:《地方历史脉络中的屯堡叙事及其演变——以四川冕宁菩萨渡为例》,《民俗研究》2014年第5期;等等。 [18]王尧:《凡人成神的传说模式》,《民族文学研究》2015年第5期;《信仰资源的建构与首次分配》,《民俗研究》2015年第6期。 本文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