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张碧波]长白山与太伯山考论(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民俗学博客- 长白恒端的金 张碧波 参加讨论

    “东京龙原府辖境为今图们江下游及江口中、朝、俄交界地区,今朝鲜咸镜北道的会宁、罗津、清津等城镇均在其内。”“南京南海府辖境为今朝鲜咸镜北道南部和咸镜南道,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永兴皆括在其内。”“西京鸭绿府辖境为今鸭绿江两岸,即两岸之中朝边境地带。朝鲜一侧则为今两江道、平安北道、平安南道之大部地区,括有惠山、江界等城镇。”
    公元918年新罗王建建高丽国,935年高丽统一全国。
    辽代,“中朝疆界表现为辽与高丽的交界以及中国少数民族女真与高丽之交界。”由于王氏高丽向半岛北部扩张领土,“辽代,中朝边界已由唐时的浿水(大同江)为界,北退至清川江为界。”“而臣服于辽、宋的中国女真鸭绿江部、长白山部也与高丽交界,他们居住在今朝鲜西北部、东北部,其中,女真长白山部与高丽交界为定州,其南部为高丽,其北为女真。”
    金代,中朝疆界大体依如辽代。“唯一也是最大变化是,公元1130年(金太宗天会八年、高丽仁宗八年)金将鸭绿江下游入海地段南岸的保州赐予高丽。于是,保州为高丽所属。金时,鸭绿江下游入海口则为中朝疆域的分界。”
    金末,金辽东宣抚使蒲万奴叛金,建东夏国。其南境与高丽接壤,即相当于金朝曷懒路与高丽之分界。“具体应为以今朝鲜定平为高丽东北界之关门,以定平为中点,西逾大岭,东接连浦路之高丽古长城东段为东夏与高丽两国之疆界。以此南为高丽,以北为东夏。”
    元代中朝疆界几经变动:
    公元1234—1269年元与高丽之疆界:“元辽阳行省开元路南部及双城总管府与高丽接壤。”“元与高丽之疆域为鸭绿江下游入海口地段为中朝边界。高丽长城的西端起,至雪寒岭,为元与高丽在朝鲜半岛西北部之疆界。而双城总管府南界则为元与高丽在朝鲜半岛东北部之疆界。”
    公元1270—1290年元与高丽之疆界:“以西京(平壤)为中心的朝鲜半岛北部,西起慈悲岭,东至铁岭,为元东宁路。元之东宁路南端与高丽接壤,慈悲岭和铁岭以南为高丽,其北为元所属。”
    高丽利用元末之机,积极推行北进政策,向北扩张领土。元末,元与高丽之疆界又发生重大变化。公元1356年元之双城总管府为高丽所占,“元与高丽在朝鲜半岛东北部之疆界为元之开元路合兰府与高丽交界,即以定州(定平)为界。其南为高丽,其北为元。1363年之后,元与高丽之疆界再次北移,即朝鲜半岛西北部之泥城为高丽所据,其南为高丽,其北为元。朝鲜半岛东北部,定州(定平)、咸州(咸兴)、勿面(洪献)、三撒(北青)等城为高丽占据,三撒(北青)以南为高丽,其北为元。两国疆界此后至元亡未变。”
    明朝初期因高丽执行亲明反元政策,“遂默认原元之开元路为高丽属地”,高丽进一步加剧向半岛西北部扩张领土,沿鸭绿江下游南岸向中游南岸拓展。明与高丽遂以鸭绿江为两国界河,但“此时图们江流域南北地带依然为明之疆,直到公元1329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高丽灭亡。”
    李氏朝鲜大力向东北、向图们江岸扩张领土,公元1440年之后,明在图们江南岸疆土尽失,图们江始成为明与李朝的界河,整个鸭绿江始成为明与李朝的界河。经上述疆域的变化,最终以鸭绿江、图们江为两国界河。至清代依如前朝。
    综上可见:直至15世纪中叶,鸭绿江、图们江方成为中国与朝鲜的国界,而直至这个时期,王氏高丽与李氏朝鲜也从来没有到达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地区。
    从上述可知,金得榥等人的“满洲是我们的土地”,长白山是其民族的所谓“圣山”等种种论点不攻自破;而太伯山——妙香山的檀君朝鲜也只是一个神话罢了。
    以金得榥先生为代表的朝鲜半岛学者围绕长白山文化又提出一个“明亮文化圈”的命题。
    “我们民族很早就形成了先进的特殊文化圈,并给予东北亚的其他民族以影响。即可以举出日本把天神制造成最高神灵,同时崇拜自然神和人格神;蒙古族祭天、崇拜日月山川等自然神,利用巫觋降福与避厄;还有女真族在祭天的同时,又举行把自然物神化的祭祀。使巫在神与人之间具有重要的位置等这些都属于‘明亮文化圈’民族具有的宗教形态。阿伊努族、鄂伦春族、维吾尔族、达斡尔族都属于这个文化圈。属于这样的明亮文化圈的民族共同点是,绝对相信主宰神的存在,崇拜升起太阳的东方,相信并崇拜自然的精灵和清净,相信灵魂的作用等。满洲族神化并信仰之长白山,蒙古族神化并信仰罕山,大都植根于明亮文化。属于这样的‘明亮文化圈’的所有民族的精神祖祭之家,叫古朝鲜。”
    金得榥等人提出的“明亮文化圈”及其涉及的民族、文化内涵,令人感到荒唐可笑。他们不仅把中国东北古族都划到这个文化圈中,把我国西北地区民族维吾尔族,北方古族蒙古族划到这个文化圈中,甚至把日本列岛北方古族阿伊努也划到这个文化圈中,并说这个文化圈的“所有民族的精神祖祭之家,叫古朝鲜”,令人吃惊。
    人类社会大多经历过巫史文化、萨满文化阶段,金得榥所说的自己文化特征正是属于巫史文化与萨满文化。中国上古时期也经历过巫史文化与萨满文化阶段,而巫史文化与萨满文化又长期保存在中国古代北方诸民族文化史中。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把世界分成不同的层次,其中主要的便是‘天’和‘地’……中国古代许多仪式、宗教思想和行业的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这种世界的不同层次之间进行沟通,进行沟通的人物就是古代的巫、觋,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古代文明是所谓萨满式(shamanis-tic)的文明,这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12](P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