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廖明君]铜鼓文化与稻作文化(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网 2006年11月11日 廖明君 参加讨论

    (三)铜鼓音乐与稻作文化
    1、铜鼓歌谣与稻作文化
    明人汪广洋《岭南杂咏》云:
    村团社日喜晴和,
    铜鼓齐敲唱海歌。
    都到一年生计足,
    五收蚕茧两收禾。
    东兰县三石乡四合村一带的壮族,在除夕之夜要杀猪杀羊举行“招铜鼓魂”的活动,请麽公来吟唱歌谣,祭祀铜鼓,造回铜鼓魂以求来年风调雨顺:
    呵——呀!
    话不讲不明,
    话不说不知。
    讲才明,
    说才知。
    在此地建寨,
    占此地立房。
    住过百代人,
    长住九百年。
    百代人安康,
    九百年兴旺。
    古时候人孝父母,
    家里挂着老铜鼓。
    有个人无知,
    用石头打鼓。
    铜鼓破裂成三块,
    铜鼓魂哭泣就逃离。
    逃下大河深潭,
    逃到地底层。
    随着天干旱,
    三年不下雨,
    四年烈日照。
    老公公在河边也死,
    老婆婆在家里也死。
    老公公在河里被渴死,
    老婆婆在家里被晒死。
    村人齐商议,
    去找铜鼓魂。
    挖下地层九百丈,
    请回铜鼓魂。
    杀猪来敬祭,
    认罪一回又一回。
    得回铜鼓魂。
    重新造铜鼓。
    前人造铜鼓,
    古人制铜鼓,
    造得铜鼓来保护,
    请得铜鼓护庄稼。
    别地无云雾,
    此地云雾降,
    别处不落雨,
    此地雨滂沱,
    滴雨大如鼓,
    阵雨铺天来,
    田不耙泥土也烂,
    不放肥料也丰收。
    三百二十种稻病不生,
    四百种虫害不来。
    玉米蔸大如桃树,
    禾苗杆如甘蔗粗。
    一包玉米两人抬,
    一包玉米三人扛。
    一蔸秧苗发百株,
    株株皆茁壮。
    一穗长谷百二粒,
    粒粒都饱满。
    米粮满山坡,
    大家不愁吃。
    养不育猪也生崽,
    养母猪就受孕。
    母猪一群群,
    公猪一大帮。
    小猪满猪圈,
    头头卖高价。
    千年无瘟疫,
    出卖得大钱。
    鸡鸭满庭院,
    牛羊满山坡。
    魔公讲好就好,
    大人说吉就吉。
    十句无一句假,
    百句无一句错。
    择得今日兴旺,
    择得今日吉利,
    择得今日良辰。
    天上阳光暖和,
    地上燕子造窝。
    大官今日起新房,
    王子今日娶媳妇。
    我们今日挂铜鼓,
    我们今日打铜鼓。
    明日入新岁,
    铜鼓响连连。
    喊雨就得雨,
    喊风就得风。
    天下老百姓,
    世代乐陶陶。
    大吉大利!
    白裤瑶《铜鼓歌》也这样唱到:
    我们相邀在一起,
    我们欢聚到一堂。
    大家辛劳了一载,
    大伙勤苦又一年。
    猪羊养满圈,
    米粮装满仓。
    今日我们共度欢乐的节日,
    今天我们同享幸福的时光。
    在这美好节日到来的时候,
    在这嘉庆时辰降临的时候,
    我们把你从祖仓里抬出来,
    小心翼翼悬挂在鼓架上;
    在你旁边摆上酒,
    在你旁边烧上香。
    对着你把话讲,
    对着你把歌唱。
    铜鼓呵,铜鼓,
    你是瑶家的古堡;
    铜鼓呵,铜鼓,
    你是瑶人的福音。
    你的响声,
    赶走瑶家的祸难;
    你的节奏,
    预告未来的吉祥;
    使我们不愁饭食,
    使我们不愁酒浆。
    你的声音轻快迷人,
    你的声音清脆锵锵。
    瑶山年年充满快乐,
    瑶人岁岁不断歌唱。[⑤]
    在上面的两首铜鼓歌谣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铜鼓文化在壮瑶群众心目中与稻作农耕生产的密切联系。很显然,在这里,只有铜鼓文化,才有可能保障风调雨顺,保障农业生产的丰收。
    2、铜鼓打击乐与稻作文化
    在使用铜鼓的地区,人们通常把铜鼓悬挂于堂中,然后用鼓律击鼓三声,细听铜鼓音色和余音的长短。如果铜鼓声洪亮圆浑,余音长,则预示着来年世界太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健康长寿。如果铜鼓声坚硬、燥音徐青短,则预示来年世界不太平。如果铜鼓沙哑,余音短,则预示来年则风不调雨不顺,会有疾病、地震、洪涝、干旱、虫灾之威胁,粮食颗粒无收。
    天峨县都隆村宁氏家族铜鼓十二生肖鼓点也充分说明了铜鼓音乐与稻作文化的联系——老人们根据铜鼓的特征,结合一年四季季节性变化,通过敲击鼓腰和鼓面,以节奏的快慢和声音强弱的变化来体现一年四季季节变化及特征:春季——春光明媚,百鸟争鸣,鼓声阵阵,大闹春耕。夏季:风调雨顺,大地一片郁郁葱葱,人们忙于护理农作物。秋季:稻穗金黄,百果飘香,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冬季:庆丰年,迎新岁,喜气洋洋,吉祥如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