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莫一大王》型传说中,英雄能腾云驾雾,让太阳升起再落下,被砍头后还能骑马返乡,埋掉后的头化生为藏有兵马的竹子。这些奇异情节引起覃桂清、农学冠等学者的注意,他们曾对该传说中英雄被砍头后不死的情节作探讨,指出这一情节与古代文献记载的“飞头”传说和我国少数民族中曾有的猎头习俗有关。笔者不同意将《莫一大王》型传说中英雄断头不死的情节与“飞头”传说相联系,以为上古神话《刑天与帝争神》才可能是该传说的原型。 [关键词]《莫一大王》型传说“飞头”传说《刑天与帝争神》神话原型 《莫一大王》型传说在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中被称为《蜂王》型传说。[1]该类型传说包括《莫一大王》的传说、《独子王》的传说、《金伦》的传说、《稼》的传说、《高天雾》的传说,等等,广泛流传于岭南壮族、仫佬族等各民族群众中。与《莫一大王》型传说相应的是,在岭南地区民间还广泛流传着《莫一大王》史诗、戏剧或舞蹈;《莫一大王》传说中的一些英雄人物还被广西等部分地区的群众作为神灵敬奉,在一些地区有敬奉他们的庙宇,祭奠他们的节日。由此可见,《莫一大王》型传说在岭南各民族中的影响之大,也可见对《莫一大王》型传说及相关习俗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必要。该类型传说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大致有覃德清的《莫一大王原型显、隐结构内涵与壮族民族文化心理》;[2]覃桂清的《试论莫一大王的“飞头”》,[3]顾乐真的《壮族师公土俗神“莫一大王”考》;[4]杨树喆的《桂中壮族民间的莫一大王崇拜及其内隐意蕴》[5]等数篇,此外还有多部著作涉及该类型传说的研究,如农学冠的《岭南神话解读》、[6]廖明君的《壮族自然崇拜文化》、[7]金丽的《世界文学视野中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学》,[8]等等。这些研究,有的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莫一大王》的深层内涵,见解颇有一些独到之处;有的运用文献学的方法考证传说中的英雄莫一大王这一形象的人物原型,或认为莫一大王是宋代广西南丹莫氏开创人的后裔莫世忍,或认为是莫世忍之孙莫公佞;覃桂清、农学冠等则从传说英雄断头而不死的情节入手,探讨该类型传说与其他传说间的联系。这些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启发,但其中也有一些观点有可商榷之处。今本人不揣冒昧,拟就覃桂清、农学冠等先生关于《莫一大王》型传说的某些观点展开讨论,并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就该传说发表一点自己的浅见。 艾伯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中将《莫一大王》型传说归纳为以下情节单元: 1.一位在朝供职的官员每夜必用魔力返归家乡探望他的妻子。 2.父母得知她怀孕后,要求拿出她丈夫夜夜家宿的证据,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件事。 3.妻子偷偷留下丈夫一只鞋。 4.丈夫上朝迟到,被斩首。 5.如果有人能向他说死人也能复活,他就可以起死回生。 6.他得到的是一个否定的答复。 7.如果长时间喂养他的头,他仍能复活。 8.可是过早地用热粥浇死了生在头上的蛆。 9.他可以从变成的竹子里重新复活。 10.竹子被卖掉,所得钱少于原定数目。买主在这些竹子里发现了尚未生成的人和小马。在最后一根竹子里发现一只蜜蜂。 11.蜜蜂去螫皇帝,他被允许在宝座上坐三天,最后被封为蜂王。[9] 由于接触到的材料的有限,艾伯华对《莫一大王》型(《蜂王》型)传说情节单元的归纳可能有一些不确之处,同时,《莫一大王》型传说异文很多,不仅因主人公而异,而且即使关于同一位英雄人物与其相关的传说在不同地区民众的口头也往往有一些不同和差异,但粗略地看,大多《莫一大王》型传说的文本都具有上述情节单元。 《莫一大王》型传说具有奇异的幻想色彩,譬如英雄能够腾云驾雾,可以让已经升起的太阳降落下去,被砍头后还能骑马返回故里,头置于瓮中化生为甲兵,头被埋掉后化生为竹,竹中藏有兵马、蜂,等等。这些情节因其想像奇异而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覃桂清、农学冠等就曾着力于对传说中英雄被砍头后不死的情节的探讨。覃桂清在《试论莫一大王的“飞头”》一文中指出:人的头被砍断了,还能生还,“似是古代先民的巫术。”[10]随后,覃氏指出《莫一大王》型传说中英雄断头不死的情节可能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飞头”传说或过去我国少数民族中的猎头习俗等有关。农学冠则指出:“蜂王本体的英雄都有一个断头而不死的情节。如驾二、简宜、莫一、侬智高、高天雾,都曾经历断头未死,但因未闯过第三关(母亲关或妻子关)才断了气。这与古代巫术仙术文化影响有很大关系。”[11]农氏随之也列举了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飞头”传说,以之说明《莫一大王》型传说中英雄“头断犹生”的情节源于民间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