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国家图书馆,是一座大型综合图书馆,也是我国的总书库。目前,该馆馆藏文献达2160余万册(件),居世界上国家级图书馆的第五位。在浩如烟海,收藏极丰的馆藏中,有关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藏品以其独具特色,藏品质高量多令世人瞩目,各界人士盛赞国图是“民族文献的宝库”。 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师图书馆,建馆之初,就非常重视收集和整理少数民族文献。1909年,为筹建京师图书馆,清政府将内阁大库的一批图书拨交给学部,其中就有相当数量的满蒙文书籍,从此开了国图收藏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的先河。 早在20世纪20年代,国图就设有专门从事收集与整理少数民族古籍和图书的机构,限于条件,仅收藏满蒙文图籍。而今,国图的满文图书共有16000余册,无论是收藏数量还是质量,在全国都位居前列。即便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国图还委托著名学者马学良、万斯年到云南地区收集彝文图书。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民族享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图书馆的民族图书的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收藏现行的民族文字出版物成为国家图书馆的重要日常工作。到目前为止,国图共收集40余家出版社的29个文种图书10余万册,期刊207种,报纸5种。此外,图书馆继承了收藏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云南、贵州、新疆等地收集了大量的傣文、水文、察合台文等民族古籍。历经大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该馆已经成为我国收藏少数民族古籍文种最多,收藏数量最大的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履行着搜集、加工、存储、研究、利用和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馆藏民族图籍品位之高,载体形式之多样化,在世界上是少见的。馆藏中最早的藏品是公元5至7世纪的焉耆——龟兹文写经残片;馆中藏品的区域甚广,覆盖从敦煌藏经洞到云南西双版纳地域广袤的民族地区。馆藏中的西南地区民族古籍文献丰富,有著名的纳西族东巴经,老彝文经和傣文的贝叶经等。国图还是我国收藏西夏文献最多的单位,有400多件藏品。珍贵的藏品深深吸引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目光,研究藏文的法国专家史泰安,研究满文的德国专家海西斯,研究西夏文的日本专家西田隆雄等都专程来到国家图书馆;国内的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机构的专家更是视国图为民族图籍的宝库,从这里汲取知识的精华。 据考证,我国少数民族古文字总数不少于30种,遗传下来的文献形式多种多样,有图书、碑帖、档案、符牌、钱币、印章等;文献载体除纸张外,还有石玉、金属、树叶、木材、丝织品等。保护少数民族图籍任务重大,国家图书馆对馆藏文献和各出版社缴送来的民族类图书备加爱护,确保入馆的图书永久不会遗失。 北京少数民族古籍收藏量居全国首位,国家图书馆除作好民族图籍收藏工作外,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承担起民族古籍的保护工作。近年来,他们与北京市民委合作,成立了“北京地区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 满文编辑部和蒙文编辑部,负责满蒙文古籍的编纂工作。他们还举办了“馆藏民族古文献珍品展”,把少数民族文化瑰宝向世人推介。做好少数民族图籍的收藏和整理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工作,事关我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民族图籍的保护工作会做得更加优异。 □本报见习记者 贾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