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国家档案局权威公布第三批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将毕摩文献等30件珍贵档案列入国家级名录后,立刻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 3月19日《人民日报》刊出《文化半月谈:在众声喧哗中倾听》,将第三批入选《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作为国家文化发展中的大事,指出:“一件珍贵的档案文献对于某些重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证明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重视对档案文献的保护。此次入选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毕摩文献记载了彝族百姓关于历史文化、哲学思想、人伦规范、天文历法等诸多内容,是彝族的“百科全书”。国家档案局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报“彝族毕摩文献”为《世界记忆遗产》。在此之前,清朝金榜、中国近代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纳西东巴古籍等4项文献遗产已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3月12日《四川工人日报》以头版显著位置刊出题为《彝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毕摩文献列入国家级遗产名录》;3月18日《成都商报》刊出《凉山毕摩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3月19日,《凉山日报》刊出《凉山彝族毕摩文献成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同时,人民网、中国网、中新网、新民网、中国文明网、中国民族宗教网、国家档案资讯网、中国彝族网、四川省政府网、凉山州政府网、四川在线、网易、新浪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 毕摩文献是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代毕摩们创造、整理、记录的典籍文献,数千年来,以手抄的形式流传于彝族乡土民间的祭司毕摩手中,并通过仪式生活得以传播。2003年以来,在四川省档案局和凉山州政府、美姑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凉山州档案局、州语委、美姑县档案局(馆)、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通力合作,历经多年的努力,由美姑县档案馆、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在规定时间内将《凉山毕摩文献》向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申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