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接力”柳暗花明 2005年8月下旬,佟涛接到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通知,他当即把目标定为处境堪忧的“喀左蒙古族民间文学”。2006年新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公示,《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入选首批5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列为第19位。喀左县文化馆被确定为项目责任单位后,随即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蒙民间故事”的普查采录工作。 工作人员在普查采录过程中发现,东蒙民间文学的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很多人健康状况不佳,令人担忧。 他们曾寻访到一位90多岁的蒙古族民间女歌手,可是那位老阿嬷的思维已经不太清晰了,不能完整唱出任何一首民歌,但每次采录时,她都唱得入神入境、泪流满面,每次当大家要离开时,她都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不让走,说她还有唱不完的歌。为了传承她的民歌,工作人员专门请来营子里蒙汉双语都能唱的欣嬷向她学唱。 平房子镇平房子村的马建友在童年时因意外事故双目失明,村里的长辈们看他可怜,就经常讲故事来哄他高兴,久而久之,数不清的故事印进了他的脑海,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故事大王”。 2006年,文化馆工作人员见到马建友老人时,他的牙全掉光了,说话都很难听清了。为了保护他的健康,县文化馆立刻为他镶上了满口义齿,还为他买药、做衣服。后来,马建友陆续为工作人员讲了147则故事,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百则故事家”。 后来在《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定稿时,工作人员再去看望他,但他已与世长辞。马建友老人双目失明,打了一辈子光棍,既没有什么财产,也没有子嗣,但他却在《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蒙汉双语十二卷中留下了整整一卷的精彩故事,确实让人敬佩。 喀左县的历史和人文积淀十分深厚,东蒙民间故事“储量”极为丰富,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常常会有丰厚的回报。有一次,工作人员来到该县平房子乡时,先是70多岁的刘永兰为工作人员讲了100多则故事,接着她63岁的妹妹刘永琴又一下子“补充”了210则故事。2009年,刘永琴被评为“喀左东蒙民间故事项目”唯一的国家级项目传承人。“我们需要这个奖” 为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佟涛拜访了已调出县文化馆20年的靳宏琴老师,并邀请她出山,担任《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的执行主编。 历经18个月加班加点的采录撰写、逐字逐句的编纂修订,《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蒙汉双语十二卷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完成了编辑工作。 2008年8月,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批准《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蒙汉双语十二卷作为自治县成立50周年献礼珍品,拨专款50余万元支持出版。当月,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其中包括3卷“综合卷”、7卷“故事家专卷”、2卷“喀左风物传说”,每册容纳蒙语、汉语故事各80余则。 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评委会把《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蒙汉双语十二卷评定为民间文学作品奖的首位,这让靳宏琴感触颇多。 “我们需要这个奖,因为通过它,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所从事的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靳宏琴说,“但我从来不认为这枚‘山花’只是奖给我和我们的团队,也绝不是只奖给喀左县,它是奖给喀左及东蒙各族人民的,正是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创造、传承,才有了光辉灿烂的东蒙民族文化。”筹划创建东蒙民间故事基地 2005年以来,“喀左东蒙民间故事项目”克服了诸多困难,高效、有序地制定并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规划,并着手在南哨镇白音爱里村创建东蒙民间故事基地。 2006年,为了确保全县规模的大普查少走弯路,文化馆首先选择南哨镇白音爱里村进行试点普查。试点工作刚开始时,经费十分紧张。为了不给乡政府、村委会和老百姓添麻烦,他们下乡时就带上方便面、小咸菜,坐着一路颠簸的蹦蹦车。但是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但发现了宝颜巴图等“超百则故事家”,还寻访到了许多民歌、好来宝和谜语的传承人。 在第一个五年里,《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蒙汉双语十二卷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今后他们不但要继续做好全县规模的大普查,还要筹备和开办国家级理论研讨会,编辑《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第十三卷至二十四卷。 眼下,该县正计划创建“东蒙民俗文化博物馆”,并在酝酿下一个五年规划,力争使喀左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东蒙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心。(来源:辽宁日报;鞠新树 记者/郭宝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