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胡立耘]彝族原始性史诗《梅葛》的展演分析(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文学网 胡立耘 参加讨论

    而“青年梅葛”、“中年梅葛”(含婚礼、做媒)则显示出更多的灵活性和个性特点,称为“慢腔”,曲调柔缓,行腔多。“青年梅葛”、“中年梅葛”(含婚礼、做媒)也是以问答的形式演唱,沿用了“老年梅葛”的语法句式,在某些内容上亦有关联,但主要作用是用于传情达意,自编自创的成份较多。“青年梅葛”有夜间“作相伙”(即男女青年在野外对歌相聚的活动)时演唱的,如相好调、传烟调、戴花调、诉苦调、离别调,也有白天在山上对唱的,称“过山调”,内容丰富,即兴发挥的成份多。山音在山野中生发,悠扬高亢。“中年梅葛”与“青年梅葛”没有大的区别,主要内容为妇女演唱的诉苦调。传统的“梅葛”行腔以五字韵句为主,句式工整、和谐,并可以衬词来使其押韵。歌词不固定,但基本内容有一定的规定性,歌手的水平体现在其熟谙基本意思的基础上的自由发挥,以绝妙的描绘、连珠般的比喻来曲折表达其意义,同时要饱含情感。这是智慧与才气的比试,也是对生活的认识深度的比试。即要有嘴皮功夫、有肚才、有倾诉的欲望。这些类型的“梅葛”强调对唱的胜负,唱输者无法接着往下演唱。如唱传烟调时,对不上来,无法使对方接你递去的烟,只能站着。男青年晚上串小房房(姑娘房)时需以对歌的胜利使姑娘为其开门。如果男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婚后从何方居住也需以对歌决定。做媒时需两位中年男人,一般要应变能力强,口才好,才能充任媒人,因为做媒时需对“梅葛”,唱输则要喝酒,所以出现有的媒人无法应对以至逃跑的情形。迎亲时亦有拦门对歌,若送亲队伍唱输,不得进门,需长时间对唱,乃至罚酒。“娃娃梅葛”活泼、整齐、旋律感强,易于记诵。 
    值得注意的是,“梅葛”用梅葛调唱,但不是所有用梅葛调唱的内容都可以归人史诗的范畴,“梅葛”之所以是史诗,是因为其核心内容已固定,被尊为根谱,是世代口耳相传,业已基本定型的那部分。从内容上看,其中以创世、造物、丧葬最为古老,充满神话色彩,体现着原始性思维方式,是“梅葛”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从类型上看,“朵觋梅葛”及“老人梅葛”为史诗的主要载体,其余为史诗的衍生部分。 
    史诗的吟诵不仅有曲调和内容的不同,同时还有传承场的规定。以“梅葛”为例,婚丧嫁娶,敬神祭祖,要吟唱不同的“梅葛”。人死后,要由朵觋主持仪式。在马游,丧葬仪式极其繁琐,有十大套数,朵觋在唱梅葛的过程中,主持相关的仪式,唱到哪一步,人们就照着朵觋唱的内容做。当地的彝族采用刻木的方式,做成祖灵牌,以祭祀父母。而朵觋在带领死者亲属寻找制作祖灵牌的小松树和安放祖灵牌时,就唱“怀亲”。据《蜻蛉梅葛》的整理者姜文荣介绍,在大姚,丧葬时朵觋唱“梅葛”可达三天三夜,全村人都去参与丧葬仪式,听“梅葛”的人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在马游的婚俗中,“梅葛”伴随始终。做媒需请会唱“梅葛”的中年老人担任,女方家则请来舅父及家族成员,围坐火塘与媒人对唱。订婚亦是在“梅葛”的演唱中宣布。男方到女方家迎亲,需唱“梅葛”,唱对了,方可进女家的门。迎亲队伍到了新郎家门口,男方的歌手就在路上“拦门”,开始对歌,新娘进入喜场时,需接受朵觋举行的退邪神仪式,在喜场门口放置一张桌子,上铺草席及布块,四角各置一枚拴有红线的方孔铜钱,新娘背对喜场,肃立在木桌之上,由朵觋演唱“退邪神梅葛”,并持松枝在新娘身上扫拂以驱邪神。同时,由头罩面具、穿着怪异的两男子扮就的“天聋地哑”用棍棒四处敲打,驱赶邪神。马游彝族认为,新娘沿途难免遇上邪神,尤其是真公仕人和桃花仙女这一对传说中情死冤鬼的纠缠,因此需通过该仪式来保证新娘的洁净。这可能是对外族成员进入本族的一种认同仪式演变而来的。新娘入门后当天晚宴上,歌手就唱“梅葛”中的“相配”,而晚上聚集在场地打跳,歌手则唱“梅葛”中的“抢棚”,老人们围坐在火塘边,对唱“梅葛”中的“采花调”。次日早晨,举行教亲仪式,由新娘舅父、新郎母亲及舅父代表双方对唱“梅葛”,教新娘如何主持家务,协调家庭关系,及一年四季如何安排生产等。而教亲之后,还要举行犁喜田仪式,又称犁虎或犁牛。由二人扮牛(虎),犁者边犁边唱“梅葛”,一人倒背锄头跟随。并将牛(虎)打死,以“红腰子豆子”象征牛(虎)的睾丸,给宾客品尝,事实上是一种希冀新人多子多福的生殖崇拜仪式。而第三天婚礼结束时,还要演唱“安家”等内容的“梅葛”。从恋爱到结婚整个的风俗仪礼都在“梅葛”中得到了完整的反映。在与农事活动的相关仪式中,“梅葛”的吟唱也是不可缺少的。每年开荒种地、进山打猎、放牧牛羊、祭祀龙神、羊神、养神等,都要有相应的仪式,并请歌手或朵觋来唱“梅葛”中有关内容。盖房子时,亦要祭祀木神,并由歌手边讲吉利的话,边上梁。然后吹芦笙打跳,歌手和客人边饮酒边唱“梅葛”。 
    在这些仪式中,神圣性和世俗性的场合是截然分开的,“梅葛”吟唱的方式和内容也因之而严格区分。“梅葛”在丧葬仪式和祭祀场上只能由朵觋诵唱,没有丧事时在家里不能唱;丧葬场合除朵觋外,其他人不能唱“梅葛”;老年、中年、青年“梅葛”一般是在红事场合演唱。在姑娘房唱“梅葛”时只能轻声,以免惊吵家人;“青年梅葛”不能在家里唱,特别是有长辈在场时儿孙辈不能唱,或儿媳在场时长辈不能唱。辈分不同的人之间不能对唱“青年梅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