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乞巧之俗也起源于西汉初的长安。《西京杂记》曰:“汉彩女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20]53又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20]57西汉初,七月七日长安宫中要穿针以显示针织技巧,这是现存最早的穿针乞巧之俗的记载。显然,汉彩女乞巧正是对织女星的崇拜。东晋偏安,文化南移,穿针乞巧之俗传播江南。梁顾野王《舆地志》曰:“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17]卷31从开襟楼的汉彩女穿针,到穿针楼的齐宫人穿针,乞巧之俗由此承传。《荆楚岁时记》曰:“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针线,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18]76穿针已定在晚上,且要在月下进行,这说明牛女神话完全渗透在七月七日这一“良日”。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七夕诗》曰:“迎风披彩缕,向月贯玄针。”[18]76这是最早以穿针为题材的诗歌。梁简文帝萧纲《七夕穿针诗》“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19]77,则饶有情趣。其后又有穿针题材的应制诗的产生。梁刘孝威《七夕穿针诗》曰:“故穿双眼针,时缝合欢扇。”[19]78汉代的“七孔针”,发展为南朝的“双眼针”,用来缝制“合欢扇”,则七夕穿针之寓意,除乞巧外,尚有求爱的要求。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描绘唐代长安城郊穿针乞巧的风俗。显然,西汉长安形成的穿针之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演进,唐初风靡全国,而京师长安尤其繁盛。唐德宗贞元十四年,长安修织女庙(俗称“石婆庙”)设案供奉。百年来,长安石婆庙香火一直很盛,至今仍保留着七夕祭祀牛郎、织女大规模的民俗活动,而石婆庙庙会(乞巧市的一种样式),成为传统的七夕节俗的生动载体。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曰:“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21]50北宋汴京之节俗一仍唐城长安。《月令广义》卷14“乞巧市”注引《岁时杂记》:“东京七月一日置乞巧市。”[14]783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曰:“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妇女望月穿针。”[22]209举国上下千家万户在七夕纷纷乞巧,表达古代人民对织女星神的崇敬之情和妇女们提高技艺、追求幸福的迫切愿望。明清时期,穿针乞巧的仪式改在白天举行,花样更多翻新。古代女性崇尚灵巧的生活理想,在这一节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综上,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以及七夕节俗最早产生在西汉初的长安,其后广泛流传。牛女神话和七夕节俗在长安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广泛的群众基础。长安既是牛女神话的起源地,又是七夕文化的发祥地,而长安斗门附近的牛女二石雕以及石婆庙,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而且也是今天弘扬七夕文化的宝贵资源。 [参考文献] [1]茅盾.茅盾说神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茅盾.茅盾评论文集: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陈奂.诗毛氏传疏:中册[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 [6]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孙谷.古微书[M]∥钱熙祚.守山阁丛书存经部.上海:博古斋,1922. [9]陈直.三辅黄图校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0]萧统,李善.文选: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严有翼.艺苑雌黄[M]∥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白居易.白孔六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891-89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3]韩鄂.岁华纪丽[M].影印津逮秘书.上海:博古斋. [14]冯应京.月令广义[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64册.山东:齐鲁书社.1997. [15]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16]宋敏求.长安志[M].灵岩山馆,乾隆甲辰年. [17]李,等.太平御览[M]∥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1985. [18]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9]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0]葛洪.西京杂记[M].西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1]王仁裕,等.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邓之诚,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原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