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世界民族 >

乌孜别克族:中亚人口最多的跨境民族(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族报 2016年7月1日 吴楚克 齐那儿 参加讨论

    四、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历史上,乌孜别克族同其他突厥语族民族一样,曾信奉过摩尼教、佛教等宗教。10世纪后,乌孜别克族逐渐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奉行哈乃斐教法学派,少数人属于苏菲派。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主要的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努鲁孜节等。努鲁孜节是乌孜别克族的春节,在公历3月22日举行。这时,还要举行“苏麦莱克”仪式,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歌舞娱乐活动,预祝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五、乌兹别克斯坦的乌兹别克族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简称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1991年从前苏联独立。9至11世纪,以突厥人、东伊朗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乌兹别克民族形成,建立喀喇汗国,伽色尼王朝等。13世纪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中叶,突厥人阿米尔·帖木儿建立以撒马尔罕为首都的庞大帝国。16至18世纪,乌兹别克人建立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汗国。19世纪60至70年代,部分领土并入俄罗斯。1917至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1991年12月8日得到承认。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由130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人口3007.5万。其中,乌兹别克族占80%,俄罗斯族占5.5%,塔吉克族占4%,哈萨克族占3%,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5%,鞑靼族占1.5%,吉尔吉斯族占1%,朝鲜族占0.7%。此外,还有土库曼、乌克兰、维吾尔、亚美尼亚、土耳其、白俄罗斯族等。
     六、乌孜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存在的矛盾
    哈萨克斯坦和乌孜别克斯坦同为中亚地区大国,又都是独联体和中亚经济共同体的成员国。两国之间多年来在友好背后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以致2000年初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在边界发生武装冲突。矛盾和冲突发端于苏联时期的领土纠纷。哈乌两国边界是苏联时期划定的,当时名为“国界”,实为行政区划界限。哈国学者认为,苏联时期划定的边界,没有反映出某些民族集团的历史分布状况。哈萨克斯坦于1920年建立了自治共和国。此后,它的行政边界几经变化。1924年苏联对中亚地区国家划界时将乌兹别克人较多的锡尔河省的卡扎林县、阿克梅切金县等地区划归哈萨克斯坦,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州在1925-1930年间隶属于哈萨克斯坦,后划归乌兹别克斯坦。
    哈乌两国领导人不止一次地向苏共中央提出归还领土的问题。1946年7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将哈方15.16万公顷土地以承租方式租给乌方10年,哈方也从乌方租了8500公顷土地,后来租期一再延长,直到1991年4月。此前,乌方曾要求哈方将租期再延长25年,遭到哈方拒绝,但这些土地至今仍在乌方控制之下。1956年和1963年,哈方分别将南哈萨克斯坦州的鲍期丹迪克区和南哈萨克斯坦州基洛夫区、马赫塔阿拉尔区、热迪萨区交还给乌。后来,经哈共中央第一书记库纳耶夫的努力,后3个区除两个国营农场外,于1971年重新归还哈萨克斯坦。不过,由于这些区早已住满乌兹别克人,因此,尽管土地所有权归还了,但当地居民仍认同乌兹别克斯坦。
    民族人口差异和民族政策带来的问题。乌国国土面积只相当于哈国的16.45%。1999年乌国人口2420万人,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乌国每年人口增长约50万人,每平方公里超过450人。哈国学者认为,乌国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土地、水资源和粮食不足,人口急剧膨胀使乌国有些人把目光瞄向土地辽阔的哈萨克斯坦。乌方采用先向边界地区移民,后让移民向邻国渗透,进而蚕食哈国土地的办法,达到领土扩张的目的。
    而在乌生活着约150万哈萨克人,在有些地方,哈萨克人占90%以上。在乌的哈萨克人需要更改民族成分,否则领不到通行证,在求职和获取社会福利方面都会遇到问题。哈萨克人在教育、政府机构任职以及职务升迁方面也受到限制。哈文报刊的发行范围和哈语广播的规模也在缩小。乌方采用公开排挤的方法迫使哈萨克人返回哈萨克斯坦。
    在贸易上摩擦不断。哈国是产粮大国,乌国是产棉大国同时又是缺粮国家。乌国天然气充足,可以大量出口,而哈国虽是产油大国却需要进口天然气。苏联时期可按计划相互调拨,问题不大。独立后,两国的粮食和天然气供应成了国际贸易问题。两国贸易不平衡,特别是乌国拒绝进口哈国的某些产品,而又用高于世界水平的价格向哈出售天然气。1997年初,乌要求哈预付天然气费用,每1000立方米120美元,而同期世界价格仅为40-45美元。天然气是乌向哈国施加的最大筹码,而哈没有报复手段。乌国农产品、某些种类的工业产品和乌国组装的外国汽车大举进入哈国市场。哈乌贸易出现不利于哈的形势。同时,也对哈国同类产品的销售构成威胁。未来两国在民族、人口、水源和经济方面仍然面临矛盾。
    【本文是北京市社科基金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跨界民族与周边关系”(项目号:15KDA007)成果,项目主持人:吴楚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