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耿波]“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食利性与文艺学的反思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文艺学网 2008-03-17 耿波 参加讨论

    新近学术界内一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浪潮闹得沸沸扬扬,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鸣,并且在争鸣中,一个显然更加重大的问题———文艺学学科的合法性问题,被卷了进来,这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越来越不可等闲视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学术在当代文化生产中日渐显露出来的庸俗的一面:食利性。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首先起源于西方,正式为之命名的是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全面的理论阐述则是集中在德国学者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和美国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这两部著作中。“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西方社会在进入后工业社会(或者消费社会)以后,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这种“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并非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人人吃饱穿暖,而是物质生活丰富到“充溢”的程度,这意味着不再是我们伸手去取物,而是物在积极包围着我们,逼迫着我们,就像美国艺术家沃霍尔有名的复制品艺术《汤罐头》一样,满坑满谷的都是排山倒海而来的“物”———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人的内在精神所产生的影响在于:这样一些鲜活的、充满质感的“物”,事实上在不断地以一种充分符号化的形式涌入人的心灵世界中,重新整合着人的精神世界。与之相比,艺术就逊色多了:艺术,尤其是高尚艺术,总是一种在有无之间闪现的精神灵光———于是发生的情况必然就是,人们从自己能够体验到的心灵感受出发,开始质问那种艺术高高在上,物质卑居在下的局面:捉摸不到,语焉不详的“艺术”,怎么能够比触手可及,巧笑倩兮的“物”占据更高的位置呢?于是自然产生了一种将“物”拔高向“艺术”的欲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的产生,就是这种真实的欲求的回应“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要义就在于“日常生活”的“艺术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敏感地把握到了在物质产品“充溢”的时代,人的心灵世界所发生的真实的变迁,并且对之作出了如实的描述。但是并不能因此说,这种真实的描述就是问题的最后解决,更不能因此将之无限地夸大为一种所谓“审美民主”的实现实际上,从民主的意义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冷眼旁观,我们可以看到,在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遍地开花,无往不“审美”的背后,魅影重重。在其中我们可以辨认出真正操纵着这个物质社会的主人:资本家、商人、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以及种种的文化掮客。实际上,正是这些人编写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代码,而这些所谓的“审美”代码毫无疑问是他们资本生产的一种形式,而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当审美成为某种经济集团或者文化意识形态的代言的时候,它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民主”呢?它又是谁的“民主”呢?
    因此,我们可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确是敏感地描述了在人的心灵世界中所发生的巨大变迁,但是,如果这种理论仅仅满足于这种描述,那么不仅从逻辑的严密上来讲,这种理论是不完整的;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时代———这样一个一切都可以被纳入资本生产叙事的时代———如果“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不向前走一步,走出勇敢的批判的一步,那么这样一种仅仅满足于描述的理论,最终会变成资本生产商的“超级广告”。而反过来,这种理论又因为它所谈论的“物”———商品的销售的扩大,名声日隆,成为一种“成功的理论”。只要稍微留意一下,我们就可以切实地看到,从所谓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可口可乐的学术研究,是如何显著地促进了可口可乐在全球的销售和知名度的提高,而这种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又是如何在各种学术场合备受关注的。资本家-学者,这一在通常意义上敌对的关系,在此处联姻了,学者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食利者”。
    可悲的是,这种情形在中国国内学术研究中正日渐漫漶开来,“日常生活审美化”不过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国内一部分学者认为在今天,研究《诗经》、《红楼梦》、莎士比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真正的审美已经来到了超市、街心花园、女性的身体、广告、麦当劳等领域,我们应该在这些领域中,而不是再在经典的艺术中谈论审美!这样的口号对于那些正在享受着麦当劳、超市、街心花园甚至是女性的身体的人来说,听起来的确是相当悦耳的。但是再往细处问:这些学者又是如何在超市、广告、街心花园中分析出美来的呢?揭开了看,他们其实还是在用着不新的美学批评术语和方法来谈论这些新对象,意象、形象、叙事、表现、再现……何其耳熟能详,其实就是从经典艺术的美学批评中产生出来的解读方法,那为什么又义形于色地要向经典艺术告别,拥抱所谓的“日常生活”呢?这种粗暴的唾弃自己的精神根源,向“他人”投怀送抱的姿态,只可能解释为这个“他人”能够满足他的私心杂念、个人利益。对于身在中国的“审美化”的倡论者来说,这个“他人”就是中国的商人,或者说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大款”。所以我们说,在中国这一部分人所提倡的“审美化的“日常生活”,其实是“大款们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美学”究其实是“北京三环以内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语而就在这些“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学者们在“审美”“大款”们的“日常生活”时,他们本身也变成了“大款”、“富人”。他们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学术研究本身成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部分。
    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本质:向富人们投怀送抱的“食利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