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6月14日,“201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结果在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景德镇揭晓,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霍宏伟博士、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史家珍院长主编的《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一书入选。 图书评选推介活动自2013年11月14日《中国文物报》发布有关通知后正式启动,到参评图书报送截止时间2014年4月30日为止,共计收录2013年出版的文化遗产参评图书327种。评选活动邀请评审委员会专家库中抽选的专家评委,在认真审阅参评图书样书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实名投票,评选出了201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10部。据悉,这项活动自2001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13届,在学术界、出版界引起较大反响,并已成为我国文博考古界的品牌活动。 《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一书之所以能够入选“十佳图书”,在于该书有着较高的学术性、资料性及科学性。它从开始编写到正式出版断断续续历时17年,主要收集了20世纪以来洛阳地区发现的铜镜资料,特别是整合了新中国成立后有关出土铜镜的田野考古资料,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洛阳铜镜的发现与研究现状,为学界提供了一部资料详实、利于检索、图文并茂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为上、下册,共计75万字篇幅,2013年1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出版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研究员特意发微博表示祝贺。在今年5月召开的“《洛镜铜华》出版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白云翔研究员对该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 “是迄今所见我国最高水平的一部区域性铜镜著录和研究著作,成为我国古代铜镜研究的最新成果,其做法值得各地铜镜图录的编写者和铜镜的研究者学习和借鉴。”著名铜镜专家、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孔祥星研究员指出:这本书“是中国古代铜镜研究的新成果,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其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再次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国铜镜研究水平,必须深化前人的研究成果,既彰显此前的成绩,也不囿于过去的看法,才能提高和创新。要有扎实的学术基础知识和研究根底,才能为学科发展和读者需要提供有价值的著作。”(李秀娜) 附:《2013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获奖名单》 1.十佳图书 明蓟镇长城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 文物出版社 西夏六号陵 宁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科学出版社 澳门黑砂玉石作坊 邓聪著 澳门民政总署 民国文物法规史评 李晓东著 文物出版社 白山黑水海东青:纪念金中都建都860周年 首都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编 文物出版社 稻作与史前文化演变 吕烈丹著 科学出版社 鼎盛中华:中国鼎文化 河南博物院编 大象出版社 科技考古进展 王昌燧编 科学出版社 新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2001-2010 《考古》杂志社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 霍宏伟、史家珍主编 科学出版社 2.优秀图书 博物馆陈列艺术总体设计 徐乃湘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秦汉城邑考古学研究 徐龙国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 郑岩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博物馆绘本:青铜器、玉器、元青花 陈燮君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渤海文物集萃、女真文物集萃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 文物出版社 中国古代壁画保护规范研究 王旭东等著 科学出版社 茶胶寺庙山建筑研究 温玉清著 文物出版社 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建筑遗产再利用研讨会论文集及案例汇编 国家文物局编 文物出版社 陶瓷手记:陶瓷史思索和操作的规律 谢明良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兵二十讲 李力、杨泓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