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湖南郴州飞机坪东汉砖室墓

http://www.newdu.com 2017-11-08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罗胜强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1995年5月,湖南省郴州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基建过程中,发掘一座东汉券顶砖室墓。由于该墓被盗,随葬品数量较少,有陶器、铜器10余件,墓葬年代约为东汉中期。此墓出土陶屋建筑模型,与郴州其他汉墓出土的陶屋建筑模型不同,在长沙和广州汉墓中均未发现此类模型。
    【关键词】郴州 砖室墓 东汉中期
    1995年5月,湖南省郴州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北湖区政府办公大楼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东汉券顶砖室墓葬(编号为M1),经上报省文物部门批准,随后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该工地位于北湖公园南侧,北临人民西路,南接东风路,东侧为国庆南路,西侧与东风体育场相邻(图一)。此地原为民国时期的军用飞机场,“飞机坪”一名由此得来。现将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一 墓葬形制
    因M1早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扰乱或破坏,发掘时墓葬已暴露于野,发现一处盗洞。该墓平面呈“凸”字形,方向292°(图二)。墓道因条件限制未进行清理。封门单砖错缝叠砌,宽1.8、高1.6米。墓室全长5.5米,由甬道、前室和后室组成。甬道长0.8、宽1.2、高1.6米,距墓底部1.1米处起劵。前室为长方形,长1.4、宽4.2、高2.1米,距墓底1.87米处起劵。后室门洞,长0.4、宽1.06、高1.36米,距墓底0.9米处起劵。两个后室,并列一排,形制相同,长2.9、宽1.46、高1.55米,距墓底1米处起劵;两室间隔墙宽0.4米。甬道、前室、后室门洞和后室均为单砖错缝叠砌券顶。后室高于甬道和前室两层平砖。甬道和前室铺地砖为倾斜错缝平铺。后室墓底前半部分为横向铺地砖,而后半部分为错缝竖向铺地砖。墓壁为单砖错缝平砌。前室券顶有一盗洞,长1.4、宽0.8米。墓砖呈青灰色,质地坚硬,分为墓壁砖和券顶砖,墓壁砖长40、宽20、厚6厘米,一侧面带三线菱形纹;券顶砖为楔形,一侧为4厘米,另一侧与墓壁砖厚度相同(图三)。棺木和人骨已朽,因墓室积泥和人为破坏,难辨棺木和人骨痕迹。
    二 随葬器物
    M1出土遗物数量较少,均放置在前室,包括陶器和铜器,共计15件。其中,陶器11件,铜器4件。
    1. 陶  器
    陶器均为泥质红陶,有罐、壶等生活用具以及厨房、井栏、作坊与猪圈、粮仓、屋等模型。
    罐  4件,分三型。质地坚硬。
    A型  1件(M1:8)。侈口,宽沿,鼓腹,平底。腹外部带麻布纹。口径10.6、底径5.4、高9.8厘米(图四:4)。
    B型  1件(M1:7)。侈口,窄沿,鼓腹,底微凹。腹部带麻布纹。口径9.6、底径8.8、高18.8厘米(图四:3)。
    C型  2件,形制相同。M1:9,直口微敛,圆唇,带两系,平底。口径10.4、底径12、高16.6厘米(图四:2)。
    双系壶  1件(M1:6)。质地坚硬。小口,带双系,鼓腹,底微凹。口径4.6、底径13.2、高19.6厘米(图四:5)。
    厨房模型  1件(M1:12)。房为两间,有门相通,前墙无墙体,左间内有一陶俑,作休息状,屈膝而坐,一狗卧于旁,靠后墙置四层物架;右间内有一陶俑坐于灶前,作观火状,其右墙开一门洞。房屋前、左右墙体和屋底均压印圆圈纹。面阔21.2、进深17.9、高16.4厘米(图五)。
    井栏模型  1件(M1:13),残甚。长方形,井口圆形,带架。
    作坊与猪圈模型 1件(M1:11)。两间房屋,一间为舂米间,一间为猪圈,房屋用柱子支撑。舂米间内有三陶俑,分别作休息状、喂猪状和舂米状,另有一陶狗趴于臼上。猪圈为半边露天、半边屋顶,内置二猪,一猪作进食状,一母猪作哺乳状。面阔26.7、进深19.3、高14.3厘米(图六)。
    粮仓模型 1件(M1:14)。前墙开一门洞,门洞下一小圆洞。左右墙上方各有两个小圆洞。面阔9.3、进深9.5、高11.1厘米(图七)。
    干栏式屋模型  1件(M1:15)。屋底下六根蹄形柱子。房屋周围有廊,置栏杆。前墙开一门洞和窗洞。房檐为瓦当形状。房屋墙面压印圆圈纹。面阔23.2、进深17、高20.5厘米(图八、九)。
    双层屋模型  1件(M1:10)。两层建筑,楼梯相通,第一层屋顶由悬山顶和平顶组成,第二层是在平顶上建筑单间的房屋。第一层房屋前有走廊,置栏杆和柱子,前墙开一门洞和窗洞,门洞安置两扇半掩的门,没有后墙,用两根柱子和楼梯支撑屋顶。第二层为单间,前墙开一门洞,左墙开一窗户,并在门前和窗前置栏杆。面阔34.3、进深25.1、高22.7厘米(图一○)。
    2. 铜  器
    铜器4件,其中铜锈蚀较轻,残铜器锈蚀严重,呈白粉状。
    1件(M1:5),略残。环钮弧形盖,盖与壶身有活栓相连。扁圆腹,圜底,三蹄足。腹有鸡首形流。一侧带鋬,长方形,中空。腹部带两道凸弦纹。口径8.2、腹径18、高16.4厘米(图四:1)。
    残铜器  3件。残损严重,器形难辨。
    三 结 语
    砖室墓M1四周为竖穴长方形坑,其建墓顺序是先挖好墓坑,再砌砖室。墓坑自上至下打破生土层。该墓形制、结构及随葬器物等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可以与周边发掘的东汉墓相比较。券顶双室砖墓和砖纹在郴州东汉墓中经常见到,同时在资兴发现相同的墓葬和砖纹,时代为东汉中期[1]。郴州近三十年考古发掘的同类型墓葬数量较少,仅发现7座[2]。铜与衡阳蒋家山东汉中期墓出土同类器物相同[3],直领罐与侈口罐等与资兴东汉中期墓出土同类器物相似。此墓出土的成组陶屋模型造型别致,较为少见,与郴州汉墓出土其他的陶屋建筑模型不同,在长沙和广州汉墓均未发现形制类似的陶屋建筑模型[4]。综合以上分析,初步判定该墓时代为东汉中期。墓中出土的一组陶屋建筑模型,为研究汉代南方建筑形制、结构提供了实物资料。
    发掘者秦小军、龙福廷、雷子干,器物修复者谢晓玲、谷小红,摄影段坚。
    注释:
    [1]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资兴东汉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
    [2]  郴州市文物管理处内部资料。
    [3]  周世荣:《湖南古墓与古窑址》,岳麓书社,2003年,第133页。
    [4]  罗胜强:《湖南郴州出土东汉陶屋建筑初探》,《湖南考古辑刊》第9集,岳麓书社,2011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