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博物馆年鉴的编纂实践与理论思考——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编纂为例

http://www.newdu.com 2017-11-08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李向平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200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年鉴编纂工作,至今已出版了五个年度的年鉴。根据作者的经验,编纂实践重点把握三个要点:以发展定位统领年鉴;通过设置多种栏目,体现全面记述重点突出的特点;在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注重各年鉴间风格上的一致性。在上述编纂实践中,作者对博物馆年鉴的特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规范化问题、校对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博物馆 年鉴 编纂
    年鉴是按年度连续出版的,记录一个日历年内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等事物发展运动和发展状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的主要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个日历年内某一范围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人们借此了解事物现状和研究周期发展趋势。它所收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年的文档记载和媒体报道等。因此,年鉴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作用,具有资料权威、反应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年鉴是随着现代国家的建设进程出现的。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年鉴》,是较早的一部综合性年鉴。1949年以后,有着为数不多的几种知识性年鉴和外国年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年鉴编纂进入爆发期,各类年鉴已达数百种。发展至今,年鉴已经成为行业、单位自我总结和对外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年鉴作为当代的志书,也是修史最扎实、最可靠的基础。
    作为为公众服务的文化机构,世界各国的博物馆都极为重视对本馆年鉴的编纂。博物馆年鉴可以说是最权威的信息披露,最直接的沟通交流,最完备的资料检索。每逢重要客人或同行来访,博物馆年鉴几乎是博物馆必赠礼物之一。在博物馆的业务中,无论是向社会筹资,向董事会报告,向政府备案,向捐赠者致敬,还是与观众、志愿者、友好机构交流,博物馆年鉴都是最正式、最容易被接受的交流形式。早年间,我国的博物馆工作者在海外交流时最多的感慨之一,就是对方年鉴编纂的精良,信息披露的充分,读者使用的便利。
    我国博物馆年鉴的编纂起步较晚,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开始编纂正式的年鉴。《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编纂时期正值改扩建工程建设期间,在编纂过程中,充分调查研究了已有的博物馆年鉴的经验,博采众长,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所以起点较高。在博物馆年鉴编纂原则、年鉴的编纂体例、年鉴的规范化处理等方面有所创新,在短短几年内探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年鉴体系,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在几年的年鉴编纂过程中,笔者对博物馆年鉴的特点、编纂原则、编纂体例、规范化处理、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均有所认识。下面主要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年鉴编纂实践为例,谈谈对博物馆年鉴编纂理论方面的思考。
    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的编纂实践
    2006至2010这五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性五年。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于2006年底获国务院批准,2007年3月动工。经过近四年的工程建设,2010年底工程竣工。改扩建工程期间,也是国家博物馆明确发展定位、调整完善组织机构、为新馆开馆各项事业发展进行精心筹备的时期。2007年工程动工之后,国家博物馆开始组织编纂年鉴,成立了年鉴编纂委员会,决定启动2006年国家博物馆首部年鉴的编纂工作。在确定编纂原则和编纂体例的过程中,年鉴编纂委员会参考了《故宫博物院年鉴》、《中国文物年鉴》、《北京博物馆年鉴》等国内文物博物馆类年鉴的编纂体例,结合国家博物馆的实际,首先研究确定了记录全面、突出重点和有学术性的编纂原则,及特别记载、工作纪事和学术研究的三大体例结构。当时的考虑主要是,博物馆的年鉴,其内容是以记述一年内发生的事情为主,但在体例结构上,要体现出博物馆各项业务发展的思路。考虑到国家博物馆组建以来,尤其是改扩建工程期间,逐步确立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发展定位,其工作思路主要是以高质量的业务工作筹备新馆开馆,年鉴在编纂上应当体现出这种新的发展定位。因此,《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在编纂实践上重点把握了三个要点:
    第一,以发展定位统领年鉴。每年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其首要纪录的是对国家博物馆发展定位的阐述。发展定位统领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的体例,并贯穿了年鉴内容的编纂过程。国家博物馆确立的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发展定位之所以重要,在于这一定位是对原来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历史定位的重大转变,国家博物馆在坚持过去历史传统的基础上,着重文物的艺术内涵,使国家博物馆从过去的历史类专题博物馆转变为历史与艺术并重的综合性博物馆,营造出无处不历史、无处不艺术、无处不学术的新馆气象,增加了国博建设的内涵,对国博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国家博物馆还确立了“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称”的建馆方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建馆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建馆方向和目标,提出了“人才立馆、藏品立馆、业务立馆、学术立馆”的办馆方针。新的发展定位和办馆方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的内容上,在年度重点工作的阐述上,就主要是突出了这种变化。一是以发展定位为纲,二是在特别记载和工作纪事等条目中,除了记载各项业务工作的发展之外,所记载事情的重要性以是否促进“四个立馆”办馆方针为标准,主要选取在人才建设、藏品征集、陈列展览、学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这是一个贯穿《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编纂过程的指导思想。
    第二,通过设置多种栏目,体现全面记述、重点突出的编纂体例。《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由发展定位、现任领导、特别记载、工作概述、工作纪事、大事记、学术研究成果等栏目组成。这些栏目具有不同的特点。某些栏目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发展定位。某些栏目相互之间构成一个统一体,体现了突出重点、记述全面的编纂原则,例如特别记载、工作概述、工作纪事和大事记四个栏目之间就是这种关系。特别记载是选取年度工作的亮点和重点来进行专门的记述,这种记载往往较为详细,以展示年度工作中发生的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为主。这些点是年度工作中的亮点和重点。例如,在2006年首部《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中,详细记载了国务院批准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方案的过程,记载了子龙鼎等珍贵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这一事件。2007年特别记载了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的动工仪式。2009年对“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开展进行了专门记载。2010年特别记载了国家文物局划拨国家博物馆40万件文物交接仪式等。《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对年度整体工作情况的记述,这一内容主要反映在工作纪事这个栏目中。工作纪事栏目包括藏品保护与征集、陈列展览、学术研究、考古工作、美术设计、创作与研究、公共教育与推广、安全保卫、数字国博、图书资料、交流与合作、党的建设、工程管理、综合管理等分目,涵盖了国家博物馆行政和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较为详细和具体。特别记载和工作纪事两个栏目构成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的主体部分,形成相互补充,又重点突出的关系。此外,《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还设置了工作概述、大事记、光荣榜等,这是对年鉴主体部分的补充。
    第三,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年鉴的编纂工作,注意年鉴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形成一个风格较为统一的年鉴系列。年鉴编纂之初正值国家博物馆建设之时,因此,我们把国博新馆开馆之前(2006年-2010年)这一时期记载的重点主要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建设。馆舍建设的过程是这一时期《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的记述重点。为全面记录工程从筹备到竣工的全过程,在年鉴中特别设计了“工程纪事”这一部分,在重点记录历史性和关键性重要事件的同时,还全面详细地记录了整个工程的各个重要环节。例如,改扩建工程设计单位招标过程,工程设计方案五次专家论证评审过程,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批准情况,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的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方案设计修改情况等;二是围绕探索新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筹备新馆开馆这一中心工作,按年度记录了新馆发展思路、调查研究情况、制度建设情况、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情况等,并主要将人才建设、藏品征集与保管、陈列展览等业务活动以及学术科研工作等几个方面取得的成果作为年鉴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2008年,国家博物馆通过调研,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发展思路。从2008年底至2009年初,国家博物馆又成立了物业管理、文物库房管理、公众服务管理、多种经营、安全消防、数字国博六个课题研究组,对新馆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从2007年开始,国家博物馆开展大规模的规章制度修订工作,以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0年国家博物馆编制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展规划》。这些工作是不同年度国家博物馆工作的重点,但这些工作之间有一个基本线索和思路,就是都归属于国家博物馆探索新馆发展思路、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筹备新馆开馆的内容,因此,这些记述就具有了连续性和统一性。在不同年度的年鉴中,也有意识地在内容编排上形成较为统一的形式。例如,在2008年年鉴的工作概述中,详细记述了国家博物馆发展思路;在2009年年鉴的特别记载中,对管理体制调研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工作进行了记述;在2010年年鉴的特别记载中,对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进行了记述。这些不同年度年鉴的内容,反映了不同年度国家博物馆工作的延续性,反映了事业的发展情况,也体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力求编纂成一个较为系统、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连续性,能够反映业务工作发展内在思路的高质量年鉴所作的努力。
    二 对博物馆年鉴编纂实践的理论思考
    《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的编纂工作从2007年正式开始启动,到2011年已有五年的编纂实践,在博物馆年鉴的编纂原则、编纂体例、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化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理论层面上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一)博物馆年鉴的主要特点
    年鉴是信息密集型的工具书。一般来说,其类型大体可分为综合性年鉴和专业性年鉴两大类,前者如百科年鉴、统计年鉴等;后者如经济年鉴、历史年鉴、文艺年鉴、出版年鉴等。博物馆年鉴属于专业性年鉴,主要记述年度博物馆业务发展情况、专业研究状况。但博物馆年鉴在内容上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博物馆业务涉及到历史学、艺术学、博物馆学、文物学、考古学、信息化技术、图书馆学等各种门类学科,具有天然的综合性,因此,博物馆年鉴的内容既呈现出专业性的特征,同时也具备了综合性的特征。《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在力求体现文博专业性的同时,也具备了内容上广泛综合的特征。因国家博物馆业务较为广泛,既包括藏品保管、陈列展览、宣传教育与服务等博物馆传统专业内容,同时也有安全保卫、信息建设、图书资料、考古、学术研究、外事交流、行政办公、后勤保障、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内容,涉及的行业领域和学科很多。所以这种内容综合的特点还表现在年鉴的文字叙述风格上。由于博物馆年鉴是一种较为通俗的事件读本,在编纂过程中要避免较为专业化的叙述,所以,年鉴的记述内容尽管具有文博专业的特点,但是没有较为深入的专业化文献特点。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博物馆年鉴在文字叙述上的专业深入程度都一样。曾经看到过国外的博物馆年鉴,有以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章来介绍一个展览或者介绍一件展品的修复过程等的例子,这样的年鉴在学科的专业性上就较强一些。但大多数国内的文物博物馆年鉴基本上是综合性要强于专业性。这种综合性主要是从年鉴编纂的内容上来说,是由文博行业的专业性特点决定的。从年鉴的分类上来说,博物馆年鉴整体上还是属于专业性年鉴,但我们要认识其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这对于年鉴的编纂、组稿和文字风格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博物馆年鉴编纂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博物馆年鉴的编纂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是年鉴保持客观性、如实记录、具备资料性和指导意义的基础。无论哪种类型的年鉴,其基本编纂原则是:
    1. 坚持年鉴的政治性。这里的政治性,不是指主观性,不是指对年鉴内容的任意取舍,是指年鉴的内容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年鉴的编纂首先要以对档案资料等信息的深入研究为基础,以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为依据,年鉴的内容要符合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档案资料的引用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注意文件的保密期限,防止发生任何失密违纪现象。公开出版的年鉴,应不涉及秘密事项。
    2. 坚持真实性。年鉴是具有史料价值的资料汇编,属于档案文献编纂的范畴,要力求所刊载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年鉴的内容应如实反映一个单位或行业内部业务建设的水平。年鉴的记述应客观,原汁原味,不加议论及展望,按社会公认的观点,不随意定性或判断,力求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年鉴的内容是经反复核实后正式发布的官方数据,代表了行业或单位主管者的信用和责任,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好的年鉴,会有较高的引用率,这是年鉴真实性的要求和体现。
    3. 坚持科学性。年鉴编纂中还要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从本质上、整体上和发展上去反映事物。年鉴的内容既包含反映单位或行业总体情况的资料,也包括单位或行业内部各从属部门的资料,例如科室的工作和活动等。后者不能反映单位和行业的整体面貌,但其工作有可能是单位或行业整体发展轨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年鉴编纂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研究年鉴的编纂体例本身,还要注意加强对年鉴内容的研究。这些研究,重点应该集中在单位或者行业的整体面貌和事业发展轨迹上,使散乱的工作和活动形成一种较为明晰的系统认识,反映出一个单位或行业的发展规律,这是年鉴编纂体现学术含量的重要方面。
    4. 坚持编纂的合理性。年鉴编纂要力争做到项目齐全,内容新鲜,文字精炼,读用方便。年鉴内容的归类应准确,恰当掌握各部分的比例,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各有侧重,体系完整,做到大事不漏,读者感兴趣的事不漏,结构合理,数据丰富,方便读者检索。
    (三)博物馆年鉴的规范化处理
    博物馆年鉴体例在构成上与其他年鉴没有区别,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栏目(有时称类目)、分目、条目。条目是年鉴内容的直接表现形式,是栏目和分目底下的主要内容。《中国国家博物馆年鉴》“工作纪事”这一栏目中,有众多的分目,包括藏品、展览、研究等。在藏品、展览、研究等分目下,主体内容就是条目,是各项业务工作的实际内容。比如,藏品分目下就包括藏品征集、藏品保管、藏品的文物科技保护等条目。条目的规范化处理,决定了年鉴的质量。
    在编写年鉴条目过程中,由于年鉴撰稿人基本上是由政府或单位的办公室或文秘部门的人员组成,因而相对熟悉各种总结、汇报、报告等文体。但在具体的编纂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总结、汇报等文体要求与年鉴是不同的。前者要求高度概括,说清事件的意义等,对于事件的过程描述往往较为简洁,而年鉴作为资料汇编,要详细记述事件的来龙去脉,需要进行资料的详细汇总。因此,在编辑年鉴文稿时应注意对年鉴条目和标题、内容和文体进行规范化处理,要与总结、汇报等文体相区别。
    1. 条目标题的规范化处理
    年鉴条目的标题,既是条目内容的聚集点,也是读者检索资料,获取信息的门户。标题虽小,但直接影响条目的质量和效果。条目标题要准确,高度概括出条目内容的信息点,同时具备新颖性和易于检索性。年鉴的条目标题要有一定之规。若是记述活动的条目,主要用动宾结构,例如“开展国博发展思路调研工作”。若是记述一般工作的条目,主要用名词词组,如“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等。语句的结构形式不宜过多,前后要统一。此外,标题的篇幅要严格控制,避免发生篇幅过长、文题不符、题意不明等情况。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条目是记述具体的工作,所以条目标题也应具体,有专门的指向性,不能太抽象,不用动员性的语言,不用大而空的描述语句。
    2. 条目内容的规范化处理
    年鉴条目的内容覆盖了相应领域的各个方面,内容各异,篇幅长短不一。要衡量它的内在质量,应从以提供资料为目的的条目入手,以其是否为有用信息作为标准。条目应记述一个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事件,尤其要注意完整记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体、内容等信息条目。当涉及到的事件只是一项长期工作中的一部分时,要说明该事件是否只是年度的阶段性成果。数据的使用要准确,避免模糊表述等。例如某项工作完成了60%这样的数据,就表述得较为模糊,应尽量避免使用。同时还要防止数据的前后矛盾。这种情况一般表现为工作综述或工作概况与具体工作条目内容之间的矛盾,包括个数相加不等于总数,相关栏目之间数据有矛盾,不同年度出版的年鉴之间数据有矛盾等。尤其是在年鉴的撰稿人众多时,更要注意数据之间的不一致这类问题。
    3. 条目文体的规范化处理
    年鉴的条目内容记载的是年度内的客观事实,其编写目的在于供人们查阅和检索。因此,年鉴条目的内容在叙述方式上基本采用说明体和记叙体。说明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年鉴条目以概说事物、人物,简介部门、行业和单位的基本情况为主要内容,所以大量采用说明体,主要形式就是以该体裁来介绍地方、部门、行业基本情况的“概况”。记叙体是以叙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章体裁,其特点是记叙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基本描述。多用来记述单一事件的前因后果等,是简明的记叙文。
    (四)年鉴的校对工作
    年鉴编纂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文体风格不一致,工作综述与概述重复、栏目与条目重复、本年度事件与上年度事件内容重复,某件事情在若干栏目和条目中交叉记述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强调年鉴的校对工作。一般来说,年鉴的校对工作要经过三校。校对内容主要是改正文字上的错误,符号和公式的错误,检查版式是否合乎要求,统一全书的标题等。校对是年鉴编辑工作的继续,是保证年鉴质量的重要条件。年鉴出版前,高质量的校对工作在保证年鉴的规范化处理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三 结 语
    作为记录一个单位和行业内部年度发展轨迹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年鉴事业已得到较快的发展,年鉴的数量和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博物馆界也越来越重视年度工作的总结和汇编,许多博物馆都在此基础上开始编纂本单位的年鉴,博物馆年鉴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但总体来说,博物馆年鉴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概括年鉴的编纂实践,规范年鉴编纂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博物馆年鉴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年鉴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