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自然灾害经验的积累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有局限性。实践催动理论,面向国际,从有限的经验中相互学习是很必要的,有利于人类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技术来抵御自然灾害。 ICAMT2008与新西兰 ICAMT是国际博协ICOM下属的建筑与博物馆技术专业委员会,全称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Architecture and Museum Techniques,(原译为:博物馆建筑与技术委员会)。ICAMT 2008年会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发展——大和小。会议将于11月12日至16日在新西兰的惠灵顿、奥克兰等地召开。会议主要研究探讨关于遗产大厦和地震保护的指导、自然灾害后的重建、流动博物馆等方面的专题,还有关于本土文化的陈列展示,博物馆的车间、工场以及对个案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研讨,专业委员会的计划与近期重点项目等。 新西兰属地震、火山频发地区,首都惠灵顿是在活跃的地震断层上发展起来的。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内有海洋地质和地貌展,在介绍地震科普知识的震感体验室里,观众可以从模拟地震的状态中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大地震时的情景。 ICAMT成立于1948年。ICAMT为所有对各类博物馆建筑和博物馆陈列展览感兴趣的ICOM成员们,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和专业技术的论坛,包括编制计划、设计、建筑、规划和复原等所有方面。中国还没有成立ICAMT的相应分会。苏东海先生曾指出:目前最严重的问题是博物馆建筑理论的滞后,最迫切的是加强博物馆建筑理论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在建筑与博物馆技术专业方面,一方面需要了解和借鉴国际上的理念与做法,另一方面期望国际博物馆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日本对北美西海岸博物馆地震保护的学习 在发生1989年7.1级旧金山大地震和1994年6.8级诺恩里奇地震灾害后,北美西海岸增强了博物馆展示的抗震对策。1995年1月日本兵库县南部发生阪神、淡路7.5级大地震,很多建筑受到严重损害,有的博物馆建筑虽未受损伤,但藏品库中很多贵重艺术品由于倾倒被损坏。这一年日本的博物馆考察,选择汲取北美博物馆的抗震展示经验,从而对建筑在地震时的安全、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重新认识博物馆免震对策的重要性。 1.地震时首先保护人的安全。考察报告的开头写到,当灾害到来的时候,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馆抗震工程的照片中,柱子的钢筋带间隔约10厘米,有的墙壁用钢骨架和钢筋交错而增加强度;旧金山近代美术馆建筑的墙壁厚约60厘米。为避免展柜的玻璃在发生灾害时因损坏伤及人和展品,将其全部换成了树脂材料;曾有报告说,在神户的水族园,放甲醛溶液(又称福尔马林)的槽损坏后,对人带来了损害;而在加利福尼亚科学馆,将空棘鱼化石放在古利亚林(glycerin)中保存展示,这样即使液体流出来对人也没有影响。 2.悬吊展示物体的安全。加利福尼亚科学馆为了避免天花板上悬吊的物体,在受到大的摇摆时掉下,使用飞机用的轻而且安全的金属线,将展品用两点式的V字形方式吊起来。在美术馆也用两根这种金属线悬吊绘画,大型的展品在墙上用一至三个点来固定。这种金属线的强度是,如果绘画有25公斤重的话,金属线的强度是它的7倍,即175公斤,而每根金属线的强度必须在88公斤以上。 3.重心下降与有效的轻微滑动。通常看来,为防止资料室的架子倒下,要将上部进行固定;但是,在资料室里上部没固定的电动密集书柜,完全没有受到地震的影响。格蒂美术馆曾为神户提供赈灾救援,那里有优越的抗震对策。考虑到展品会有损坏,为了防止展品倒下,要做使其重心下降的技术操作。这些抗震措施要花费的经费据说为展品购入费的1/10。 另外,地震冲击力的吸收很重要。大理石像等用金属卡子固定在台座上。由于展品高大,在台座里面放入了800磅的铅使重心下降;进而在石像的中心打一个1/4英寸的孔使其上下相通,在其中有金属线穿入;大型的塑像基本都使用分离台,备置的分离台带滚珠轴承,使之可以水平方向移动,上下方向也能移动;其下部有厚1厘米的铝板,再下面垫有特氟纶板以便于滑动;地板的铺设材料采用硅垫。为了让台座容易滑动,在周围涂有地板蜡。在神户的地震实例中,地板上能滑动的展品一点儿也没有受损害。由此可以认识到,轻微的滑动在抗震上是有效的。在壶等容易倒的器物底部装入铅袋,器物后面有随形的支柱但不与墙相连;壶和台座固定在一起,壶的下面还放有类似橡胶的材料。同时壶的底部在放入铅袋之前,用强度为物体重量10倍的钓鱼线围绕壶颈并同支柱系住。洛杉矶县立博物馆的小型展品,在木质的托座上粘着柔软的面料,效果很好;在加利福尼亚科学馆资料室的乙醇标本箱的下面垫着橡胶垫。为了防止物品从架上向外掉,还拦上了金属线。在洛杉矶县立博物馆,同样可以看到为了防止资料箱掉下来所用的金属线。 日本的建筑耐震设计标准不断修订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为应对地震灾害,日本政府用数十年时间建立了一套地震预防、准备、响应和重建的战略规划,并予以法律化、制度化,减震结构的建筑在日本很快普及。从村井勇《关于博物馆的地震対策》一文中可看出,1959年日本开始研究开发针对“动”的设计法,1981年新耐震设计法实施,在采用动的设计法同时,增加了保有耐力的设计。右面的表反映出从1891到1981的九十年间,日本建筑耐震设计标准的演变过程。 与博物馆防震保护相关的各种因素 日本的博物馆在抗震理念、对策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方面,从自身受害的实例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参照国外如北美博物馆的抗震做法,与该国实例作比较研究,从而运用科技手段改进对策。抗震理念由固定的刚性概念,转向动的柔构造设计,现在应用的包括具有切断震波作用和使地震能量衰减的免震建筑,利用机械原理的免震地板、免震展柜和免震展台。前面谈了与博物馆建筑及展示、藏品相关的地震对策,除此之外,展柜四周的玻璃和玻璃顶篷破损、自动灭火喷淋头损伤所带来的展品污染、地下藏品库因地基液状化所带来的水淹,伴随电器系统和排水管的损伤,馆内展品、设备受到影响等,必须考虑针对各种各样地震灾害的应对策略。这些问题包含:对全面的博物馆布局条件、环境、地震危险程度等的基本把握,以及对现实目标所采取的对策。从日本博物馆建筑的调查表看出,地质构造比较好的馆占1/3,处于软弱地质构造的占1/4,在平整后的土地上建馆的占20%,在填海造地建馆的占7%。地盘的不同,产生地震震动大小程度和特性差异,也关系到有无液状化的发生。在活断层上地震发生的概率较高,并产生地震增幅;由于周围环境引起二次灾害,特别是要警惕火灾的发生。由于各个博物馆的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对此应做全面的预案,提出具有各种适应性的对策。 注:液状化:在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的松砂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土颗粒之间有变密的趋势,但因孔隙水来不及排出,使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形成如液体一样,这种现象就称为土的液化。1964年6月日本新潟地震使很多建筑的地基失效、下沉,就是饱和松砂发生液化的典型事例。(引自郭继武《建筑抗震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