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太学里的教科书

http://www.newdu.com 2017-11-08 《文物里的古代中国》中 王永红 参加讨论

    
    “熹平石经”残石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高45厘米 
    河南偃师佃庄,在今天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在东汉时期则是全国最高学府太学所在地。公元183年,这一带更是成为全国各地文人注目的地方,46通刻着经文的石碑,吸引着当时的读书人纷纷前往瞻读摹写,每日车来人往,填街塞陌,成为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开始在京师所在地设立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东汉时,汉光武帝在洛阳偃师一带建立太学,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公元126年,汉顺帝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建成240个房间、1850室,所招学生被称为太学生。其后,太学生人数多达三万人。当时太学生读的经书都是互相间反复抄写。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公元175年,汉灵帝命令蔡邕等人以隶书写定《诗》、《书》、《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经。公元183年,写定的经书被刻到了石碑上,立在太学,以便读经人校对是正,这就是有名的“熹平石经”。“熹平石经”是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故又称“一体石经”,它集汉隶之大成,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端美雄健,恢宏如宫殿庙堂,不但在当时被奉为书法的典范,而且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在汉字字体由隶书变楷书的过渡中,“熹平石经”起了桥梁的作用。
    “熹平石经”的出现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汉代虽然发明了造纸术,但对文化传播起决定作用的印刷术并没有发明出来。“熹平石经”是官定儒家经本,是当时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读经范本,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亲临太学瞻读摹写,这样,一种新的方法—传拓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早年练习书法,“熹平石经”就是他临摹的范本之一。所以说中国拓墨技术的发明与对“熹平石经”经文的需求有密切的关系。而正是由于人们受拓墨技术的启发,才促进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这也是“熹平石经”间接的、更为深远的影响。 ( 王永红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