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沙窑白釉绿彩狮形烛台 高20cm,口径3cm,底径15cm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 这件长沙窑瓷器是一件用于插放蜡烛的烛台,在圆座之上有一狮形塑像,狮子背上立一圆柱,蜡烛正好可以插于圆柱之上,烛台可以起到稳定蜡烛,托承蜡烛,以及便于移动烛火的作用。 以鸟兽形象作为器座装饰,在长沙窑的烛台上可以看到许多,常见的鸟兽形象有狮子、凤鸟、独角兽等,此件长沙窑白釉绿彩狮形烛台就是典型的以狮子作为主体造型塑造的一件日常器物。狮子的形态采用了静态的姿势,呈趴伏状,整个狮身立于具有一定高度的圆座之上,虽然狮子四肢下趴,但是依旧可以看出狮身的魁梧和健壮,相对于狮身,狮头体态显得小而精悍,狮子尾巴细长,并且贴服于狮子臀部。不知陶瓷匠人是否有意而为之,在处理狮子体态时,明显将狮头的体量缩小,而将狮身的体量放大,至于一些作为“旁枝末节”的四肢和尾巴则简单处理,于是整座烛台最精致也最显精气神的部位,便是那只从庞大身躯中探头而出的狮子头,狮头引颈向上,两耳下耷,鼻头高挺,嘴紧闭,须毛长卷,脖颈处还系有一圈挂有铃铛的项圈,狮头下颌部微微向上抬起,双目炯炯有神,正警觉地注视着远方,似乎正在等待何方的召唤。在这件烛台的施色上,也可以看出工匠的刻意为之,整座烛台的色调以乳白色为主,中间夹杂着一些青绿色和黄色,以及少许或由绿色和黄色调和而成的深蓝色,烛台的施色看似随意洒脱,但实则意在笔先,点到为止,绿色釉的面积稍大,主要集中在狮身部位,并且恰好很好地表现了狮毛一缕缕贴服下垂的状态,釉色的浓淡晕染甚至将略带飘散的毛须也体现了出来。当然,着墨最多的地方,还是狮头部位,不但明亮的黄色和青碧的绿色交相辉映,形成冷暖对比,而且对于狮子眼部浓墨重彩的一笔深色更加是点睛之笔。整座烛台的施釉上,色彩并不驳杂,但是用笔都是精到巧妙,将狮子的形、色、神高度统一,使得一件日常器物也散发出极其美妙的艺术感。 狮子在中国古代其形象被人们广泛运用到建筑、木雕、陶瓷、刺绣上,狮子形象高大凶猛,被认为具有驱邪的作用。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在我国,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立冬之后,天气更加寒冷,昼更短,夜更长,在漫漫长夜中,蜡烛的照明作用延长了人们的活动时间,具有极大的意义,遥想千年前的万家灯火,你是否有想过古人点燃的蜡烛下是一盏怎样的烛台呢?我国古代将立冬的三候定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与“立冬”节气相关的古诗词: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参考文献: 李效伟、吴跃坚主编《南青北白长沙彩》,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