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的1937年11月,处于战时的中国人除了关注国内战局,目光也移到万里之外的布鲁塞尔。11月3日,九国公约会议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计有中、美、英、法、意等19国代表出席会议。日本是九国公约缔约国,知道会议将于其不利,拒绝参加。德国虽被邀请,也未出席。 当时,蒋介石认为,日本全面侵华,破坏了九国公约,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必然会遭到列强的谴责,他期望九国公约会议出现列强指责日本,支持中国的局面。蒋介石在10月底的个人日记中,写下对会议的三项预期:各国谴责日本,进而作经济制裁,甚至促使英、俄参战。为使中国的情况为世界瞩目,增加中国在会议上的发言权,他不惜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继续增兵上海。 然而,日本拒绝出席会议,蒋介石理想中各国群起批评日本的情景不会出现。他曾让各国力促日本出席,但也坦然接受日本缺席会议的结果:“九国公约会议以倭寇拒不参加,则于我国之形势有利”。蒋介石在11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 一、发表对九国会议意见。二、宗旨只要第三国参加保证,则可调停,若中倭直接妥协,则任何条件皆不愿问,惟有抵抗到底,虽至灭亡亦所不惜。三、停战必有保障与撤兵日期。 对比之前他的期望,可以说低了不少,只希望第三国调停,担保中日停战。 出席布鲁塞尔会议的中国首席代表顾维钧在会上控诉日本侵华罪行,驳斥日本的各种无稽论调。顾维钧表示:“中国人民希冀和平,但日本之侵略一日不停,吾人决抵抗一日。”他代表中国政府要求与会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停止对日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 然而,与会各国出于各自的利益关系与战略考虑,除对日本侵华发表空泛的谴责之词外,都不敢提出制裁日本的方案,遑论执行。11月24日,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会议报告书》,要求中日停止敌对行动,蕴含对日本侵华的谴责。但是,会议拒绝了中国政府制裁日本的要求。蒋介石的希望再次落空。 蒋介石在等待布鲁塞尔会议消息的同时,也积极争取第三国调停的可能。当时,德国虽与日本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但中德关系亦颇为密切,蒋介石聘有德国军事顾问,德国也向中国提供军械,蒋介石希望德国能在中日战争中保持中立态度,并调停中日战争。 11月5日,蒋介石会见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陶德曼转达日本媾和条件,想拉中国签“防共协定”,蒋介石当即“严词拒绝”。蒋在日记中表示:“外交方针以第三者加入谈判为目的。”他之所以强调第三国的介入,是因为想多重保障,让日本不能轻易背信弃义。 因为陶德曼背后是德国与希特勒,蒋介石对他的调停所传达的信息非常重视。他与陶德曼见面后,即与下属讨论应对,并于当晚主持国防最高会议第四次会议,说明外交方针: 一、应得一致之决定,以指导舆论,使适合内外情势。九国公约会议正在举行,中国不宜过示强硬或表示怀疑。 二、中日问题,利于国际参加,绝不能与日本直接交涉。中国代表要对与会各国代表力持谦和,破坏会议之责由日负担之。 淞沪战局至11月5日更趋恶化,当天,日军强行登陆金山卫。蒋与国军将领关注的重点一直为“苏州河阵地”,没料想日军选择在金山卫登陆,击中了国军防守的软肋,也是掐准了蒋介石等人的战略盲区。蒋在11月5日的日记中自责道: 今晨金山卫敌军登陆。我军以换防疏忽,战阵重点移于苏州河南岸,而不注重侧背之海岸与交通重要,是见识不足之过也。 在其后“上周反省录”中,他又深痛反思: 今次金山卫被敌登陆,以致牵动沪阵全局,亦蹈此覆辙,此皆思虑不精,幕僚乏材,铸成大错,应切戒之。 蒋介石在日记中很少就政策、决策与战略方面的错误承担责任,多是诿过于部属。这次承认自己“见识不足”、“思虑不精”,可见错误实在太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