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店子秦墓地发掘的主要收获及其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秦汉文化网 田亚岐 参加讨论

    秦文化墓葬的首次发现始于本世纪30年代苏秉琦先后在陕西宝鸡对斗鸡台“十一座屈肢葬墓”的发掘,到现在为止的几十年间,以关中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域,辐射周边地区,已累计发现秦墓地有40余处,发掘出秦墓葬千余座,这些丰富的秦墓发掘材料成为秦文化研究中最为坚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陇县店子秦墓地位于陕西陇县西北3公里处的店子村,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宝中铁路建设,于90年代初,对该墓地约50万平方米的范围进行大规模全面、细致地钻探和发掘,共钻出308座古墓葬,实际发掘287座,除去西周、汉、唐至明、清时期的63座墓葬外,其余224座均系东周至秦统一后的秦文化墓葬[1],这是关中地区迄今为止所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较长,保存完好且又基本完整发掘的一处秦国国人墓地,这在秦墓发掘史上尚属首例。
    从既往各地所发掘出的秦墓地相比,店子秦墓地作为一座最为典型的墓地,它不仅能够聚合各期秦墓,而且又在其包容的各类型秦墓中,反映出秦墓所具有的综合性和规律性的材料。目前在各地发掘出秦国墓葬的各类形制,在店子墓地中都可以见到。店子秦墓地224座秦墓葬在形制上有竖穴土坑和洞室墓之分,竖穴土坑墓则以有无二层台形成差别。在洞室墓中,因洞室位置的不同亦形成差别。据此,可将这批墓分为四型:A型墓只有一个长方形竖穴土圹;B型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并在墓圹的下部设有生土二层台或双重生土二层台,多数二层台上摆放棚木,以作为台面之下形成的相对独立墓室部分的盖,少数二层台面上则没有摆放棚木,上下连通;C型墓系偏洞室墓,即在长方形竖穴土圹(墓道)下部长边一侧凿一长方形洞室,洞室与土圹(墓道)的方向相同,洞口一般用木质材料封者;D型墓系直线型洞室墓,即在长方形竖穴土圹(墓道)下部短边一端凿一平面为长方形的洞室,洞顶均为穹隆顶,洞门的封堵方法有的与C型墓相同,有的则以土坯封堵,还有的是在洞口以夯实土封堵。店子秦墓地亦能见到各类秦国人墓葬所采用的葬具形式,224座秦墓中,除少数墓葬无木质葬具,只以植物类的席、草敛葬,另有1座墓葬则以陶质瓮作为葬具,余皆为各类木质的棺椁葬具,棺、椁的使用可分为二椁一棺,一椁二棺、一椁一棺,一椁、一棺5种形式。采用葬具的形式则与墓葬的形制有着一定的规律性:A型Ⅰ式墓(此式墓壁略有收分,口小于底)全部采用一棺一椁;A型Ⅱ式墓(此式墓壁竖直,口底相等)则包括了上述所有的棺椁形式,其中主要以一椁一棺为主,其次是一椁或一棺;A型Ⅲ式墓(此墓壁略有收分,口大于底)主要采用一棺一椁形式,其次是一椁一棺,仅有1座,一椁有3座;C型和D型墓全部采用一棺作为葬具。秦人当时在采用葬具形式的时候,其主要目的是不让棺来承受外部土的压力,以椁护棺,基于这种目的,因而A型墓多采用棺、椁相套合的形式;B型墓由于有生土二层台,台上架棚木,来自二层台以上墓圹内土的压力主要用棚木来承受,所以棚木以下的葬具主要为一棺葬;C型墓和D型墓都有专门放棺的洞室,葬具无需承受来自外部压力,所以全部采用单棺作为葬具。224座秦葬中,除1个瓮棺葬外,有194座为屈肢葬,12座为直肢葬,而直肢葬式主要集中在战国晚期到秦统一,这将对有关秦人葬式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佐证。由于店子秦墓地均系国人墓葬,墓内随葬品主要以陶质器为主,而陶器的组合关系则与墓葬形制、期别间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综合店子秦墓地各墓葬的陶器组合关系,共有8类:A类组合以陶礼品鼎、簋、豆、壶、盘、 为主B类组合与A类相似,惟缺少鼎、簋、豆、壶、盘、 中的1~3件;C类组合以3~4类实用陶器为主,配以1~2类陶礼器;E类组合由4类实用器相配而成;F类组合由3类实用器相配而成。一般来说,A型墓主要采用上述A、B、C、D器类陶器组合;B、C、D型墓则采用E、F、G三大类陶器组合形式。透过这些不同的陶器组合形式能够看出各形墓年代关系:A型墓形成最早,流行时间最长;B型墓当晚于A形墓形成年代;C、D型墓则是由A、B两形墓发展演变而来的。陶器的时代性很敏感,所以店子秦墓地所出陶器的演变特征被当做对墓葬分期最直接和最充分的材料。店子秦墓地224秦墓,除9座墓葬没有足够的分期依据外,其余215座墓可分为6期。
    一期:共6座墓葬。定为春秋中期。其中M15的年代比同期的另外几座墓葬要偏早一些。
    二期:共13座墓葬。定为春秋晚期。
    三期:共47座墓葬。定为战国早期。
    四期:共52座墓葬。定为战国中期。
    五期:共40座墓葬。定为战国晚期。
    六期:共54座墓葬。定为秦代。
    各期所包含的墓葬形制、葬具、葬式、随葬器类组合等因素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而且各期墓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演变关系都能够明显地表现出来。店子秦墓地能够延续存6期墓葬,这在秦墓发掘史上尚属首例,亦是此次店子秦墓地发掘和研究的最大收获。店子秦墓分期结果,更进一步佐证了过去学术界所普遍公认为有关秦墓分期标准推理的坚实性[2]。
    通过对店子秦墓地的发掘,为今后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而且对整个关中地区秦墓的分期、墓葬结构及随葬器物的特点、秦文化的渊源、分区特征以及秦文化与其它文化关系方面的综合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距店子墓地约5公里处曾发掘出了边家庄秦墓地,综合比较这两处墓地,在边家庄地所发掘的33座秦墓葬[3],其中有8座墓葬的青铜礼品为五鼎四簋随葬器类组合,墓葬等级高,墓葬年代集中在春秋早期到春秋中期,而店子墓地所发掘出的224座秦墓则没有一座出青铜礼器。显然,店子墓地秦墓的等级低于边家庄秦墓。据古文献记载,秦国曾在此署
    汧邑,根据历年几次考古调查和钻探,在距边家庄不远处的陇县磨儿塬村,有一座秦的城址[4],根据出土器物判断,其始建年代当与边家庄墓地早期墓葬的年代吻合,可以推定边家庄墓地是秦人置这座块邑期间埋葬王公贵族的“公墓地”,即“邦墓”,而店子墓地则是与边家庄相对应的“族墓地”,即“国人墓地”,从各墓地延续时间的情况推测,春秋晚期,秦的城置东迁之后,王公贵族亦随之全部东迁,因而边家庄墓地不会再有春秋晚期以后的墓葬,而原先生活在这里的秦国国人,则仍然生活于此地,因而店子秦墓地一直被连续使用。
    与关中地区其它秦墓地比较,春秋晚期以前的店子秦墓,基本上都表现出秦文化的面貌,从战国早期开始,除相当多的秦墓仍然完整地表现出纯正的秦风外,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化因素,主要从个别墓中所出的绳纹罐、双耳罐、绳纹鬲、素面鬲、素面双耳陶壶、彩陶扁壶等,即与正统的秦文化器形差别较大,而且它们之间亦相差迥异,对此虽无明确地进行界定,但起码可以肯定,它们来自不同的文化系统。据文献记载,在当时秦人统领的周边地区,生活着诸如戎、狄、羌等少数民族部落,他们与秦人保持着一定的关系,有的完全保留着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有的部分保留,而更多的则吸收了秦人的文化传统,店子秦墓中夹杂着其它较多的文化成份,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以店子秦墓地与户县宋村、风翔八旗屯、高庄、西村等秦墓地做比较[5],店子秦墓结构简单,没有见到墓内殉葬者或者基复杂的椁室结构,再从所出随葬器物的制作工艺观察,店子秦墓的同类器多数造型不规范,工艺粗糙等,这标志着偏居河上游的秦人生产力状况及生活水平远不及都城附近甚至关中中心地区的秦国国人。
                           
    [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陇县店子秦墓》,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笔者参与主持了陇县店子秦墓地的发掘工作,系该考古发掘报告的主要编写者。
    [2]韩伟:《略论陕西春秋战国秦墓》,《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
    [3][4]参见张天恩:《边家庄春秋墓地与邑地望》,《文博》1990年第5期。
    [5]参见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吴振烽、尚志儒:《陕西凤翔八旗屯秦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三辑;雍城考古队吴镇烽、尚志儒:《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雍城考古队李志智、尚志儒:《陕西凤翔西村战国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