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需引用,请以纸版原文为准!) 提 要:本文对荷马时代战争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当时发动战争的基本意图是抢掠财富。战争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个人的私掠战,一是共同体之间的战争。不同的战争中,军队的组织也有明显区别。关于战车,本文认为,它是一种常见装备,但不具有决定作用。交战之时,士兵大多人自为战,方阵仅在偶然情况下出现。对被征服地区,从无设官治理的打算,因此希腊没有出现地域广阔的大国。它表明城邦形成初期国家机器不够完备,但也体现了城邦作为公民共同体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荷马时代 战争方式 城邦国家 战争是荷马时代经常发生的现象。《伊利亚特》的背景,就是希腊人对小亚细亚西北角城市特洛伊的远征。《奥德赛》中,有关战争的场面也不少,其中不但交代了特洛伊的陷落,而且奥德修斯本人在战后返回伊大卡过程中,几次攻击别的国家。在奥德修斯杜撰的故事中,也有他本人外出征战或者被他人击败的事例。遗憾的是,荷马既非历史学家,更非军事家。他关于战争本身的描述,对军队组织等与战争有关的事情,大多语焉不详,有些地方甚至让人难以置信。虽然史诗主要反映的是公元前8世纪的情况,但毕竟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的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包含不同时期的资料,难免相互矛盾。而公元前8世纪本身又是希腊历史上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新旧杂陈,所以,关于荷马时代战争的许多问题,学术界仍存在许多争议。[1]本文的目的,是根据荷马史诗提供的资料,结合考古成果和前人的研究,对荷马时代的战争和军事组织做一些尝试性的分析。 一、战争的基本目的——抢劫财富 关于战争的起因,荷马极少考虑。对希腊人发动特洛伊远征的原因,荷马只在两个地方提到。第一次出自涅斯托尔之口。他声称:“在每个人同特洛伊人的妻子睡觉,在海伦发出的一声声痛苦的哀叹和呻吟获得补偿之前,不要匆匆回家。”[2]第二次出自特洛伊人之口。作为希腊人撤军的条件,帕里斯提出归还从阿尔哥斯带来的财产,并愿意另外添上一份。可是他拒绝交出海伦。因建议被希腊人拒绝,战争继续进行。不过,对于这样的原因,似乎连古代希腊人都觉得难以置信。荷马借狄奥麦德斯之口说,“不要让人接受阿勒珊德罗斯(即帕里斯)的财产或是海伦。人人知道,连蠢人也知道,毁灭的绳索套在特洛伊人的脖子上。”[3]也就是说,即使特洛伊人愿意交出海伦及其财产,希腊人也不会撤军。所谓为海伦复仇,不过是借口,真实的意图,是要彻底毁灭特洛伊。到古典时代,希罗多德也对海伦是战争原因的说法公开表示怀疑。他否认海伦被劫的说法,认为“如果不是妇女她们自己愿意的话,她们是决不会硬给劫走的”。希罗多德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特洛伊真正的统治者是普里阿摩斯和赫克托尔。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为了帕里斯和海伦而置整个特洛伊于不顾。不过希罗多德本人的结论也不那么令人信服,他以为“天意注定特洛伊的彻底摧毁,这件事将会在全体世人的面前证明,诸神确实是严厉地惩罚了重大的不义之行的”。[4] 现代西方学者对古代希腊的战争进行过深入研究,但对战争的原因,尤其是荷马时代战争发生的原因缺少系统的分析。[5]在中国,只有胡庆钧对此做过比较多的探讨。他归纳出荷马时代战争发生的两大原因:“部落战争比较普遍而直接的目的首先是起自对奴隶劳动力的需求。”“劫掠牲畜与其他财物也是部落战争的主要目的。”作为例证,他提到了希腊人对特洛伊的远征以及涅斯托尔年轻时参与的战争。[6]不过,从荷马史诗给我们提供的资料看,抢夺劳动力并不是战争的主要原因。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看,主要的工作集中在土地和牧场上。史诗给我们的印象是:做这些工作的都是男性。奥德修斯的牧猪奴是优迈奥斯;牧牛奴是菲洛提奥斯;牧羊奴是墨兰提奥斯;在拉埃提斯的农场上,多里奥斯一家陪着他,另外还有一个女仆。[7]在其他场合出现的农业劳动力,大多也是男性。可是,战争中抓到的俘虏绝大多数是女性,男性基本被屠杀。唯一的例外是涅斯托尔对伊利斯的劫掠,那一次他们获得“五十群牛,还有同样数量的绵羊,同样数量的猪群和分散放牧的山羊,此外还有整整一百五十匹栗色马……”。在分给国王涅琉斯的战利品中,有“一群牛和大群绵羊”,“此外还挑选了牧人三百。”[8]诗人没有提到这些牧人的性别,但从奥德修斯家的情况看,他们很可能是男性。可这句话让人生疑。一是它出自老人涅斯托尔之口,而且是在回忆他年轻时的光荣,所以很可能是对遥远过去的回忆。二是现实情况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牧人。奥德修斯家参与放牧的奴隶非常少。国王涅琉斯居然挑选这么多的奴隶,只怕把那些牲口全部都拿来供养奴隶都不够。所以,即使他们真的抢到那么多人,更合理的做法是把他们卖掉,而不是留在家里。这样,在巴赛列斯拥有的奴隶中,女奴仍是多数。这些女奴隶中,虽然不能说全部,但至少主要是在家内从事纺织或者家务。[9]还有一些则成为首领的侍妾,如布里塞伊斯、克律塞斯的女儿等,和生产基本无关。[10]当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程度实际上非常有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纺织女奴。[11]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多数俘虏一旦来到主人家里,往往和生产的主要领域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抢夺劳动力是战争的主要目的,显然难以让人信服。 胡庆钧认为,战争的另一个原因是劫掠财物。可惜他只举了两个例子,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12]笔者以为,对财富的追求,恰是当时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首先,在荷马社会,决定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并不是他的勇敢或者演讲才能,而是他拥有的财富。[13]可是,这些财富并不能完全靠自己生产得来,而要依靠乞讨或者抢劫。史诗中有关抢劫牲口的例证比比皆是。赫淮斯托斯为阿克琉斯打造盾牌时,都没有忘记抢夺牲口的场面。[14]奥德修斯在一个编造的故事中自称克里特人,而且是一个富翁。他致富的经历很有意思。因为在分割父亲的遗产时没有得到多少,他后来与一个富人的女儿结了婚。婚后,他不是在家里劳作,而是外出劫掠。在远征特洛伊之前,他已9次率领战士和迅疾的船只侵袭外邦人民,获得无数战利品。“我从中挑选我喜爱之物,然后按抽签又分得许多,于是我家境迅速暴富,在克里特人中既令人羡慕,又令人畏惧”。从特洛伊回国途中,他沿途抢劫,甚至在独目巨人那里遭遇危险形势而逃离时,也没有忘记赶走羊群。在打败求婚人、发现家中财库空虚时,他说道:“高傲无耻的求婚人宰杀了许多肥羊,大部分将由我靠劫夺补充,其他的将由阿凯亚人馈赠,充满所有的羊圈。”[15]这样一种心态,势必促使那些所谓的英雄们为追求财富(当然也包括人口),到处抢劫,引起大大小小的战争。 其次,从当时人们的道德观点来说,对那些依靠抢劫致富的人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制约。阿克琉斯在攻陷特洛伊同盟者的城市后,将其中的部分丁壮杀死,其他的卖掉。吕卡昂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从阿克琉斯的口气看,他卖掉的显然不止一人。[16]对于这样的行为,似乎没有任何人谴责他们。在《奥德赛》中,人们开始批评抢掠行为,[17]但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甚至到荷马时代以后,人们对海盗仍不以为耻。修昔底德说,沿海一带和岛屿上的希腊人及蛮族都把海上劫掠作为共同的职业,“在那个时候,这种职业完全不认为是可耻的,反而当作光荣的。”他援引荷马的诗句说,“对于由海上来的人,总是问这个问题:‘你们是海盗吗?’被这样询问的人从不畏缩而否认曾经作过海盗的事实;询问他们的人也不会因为他们曾经作过海盗而谴责他们。”[18]为证明他的观点,修昔底德提到了古典时代某些部落如罗克里斯人的行为。 最后,荷马时代战争的直接原因,也让我们相信战争以抢掠财富为目的。特洛伊战争是因为帕里斯拐走了希腊第一美女海伦,并劫掠了麦涅拉俄斯的财产。派罗斯和伊利斯之间的战争,是因为抢劫牛群而发生的争执,进而演变成两个城邦之间的战争。[19]奥德修斯说他9次率领战士外出抢劫。其他如埃托利亚人和库瑞特斯人之间的争斗,不过是因为争夺野猪头和野猪皮。[20]连阿家门农和阿克琉斯之间的争执,在某种程度上也和财富有关。虽然阿克琉斯拒不出战的表面原因,是阿家门农抢走了布里塞伊斯,但真正的原因则是,阿家门农作为军队统帅,只是躲在自己的船只后面,而把阿克琉斯劫掠来的战利品的大半据为己有。[21]类似的例证我们还可以继续罗列下去。但上述事例应足以说明,几乎所有的战争,都和对财富的争夺有关。因此,对财富的掠夺,应当是荷马时代战争频发的主要原因。 二、军队的组织 一旦战争发动,军队的组织问题随之而来,但关于这一问题,荷马给我们提供的资料更少。在《伊利亚特》的第2卷中,涅斯托尔这样建议阿家门农:“把你的将士按他们的部落和胞族分开。阿家门农啊,让胞族帮助胞族,部落帮助部落。你若是这样做,阿凯亚人都会服从你,你知道将士中谁是懦夫,谁是勇士,他们将为自己的行列勇敢作战。”[22]学者们历来对这段话争议颇多。安德鲁斯认为,涅斯托尔的建议表明,胞族是公元前9世纪后期和公元前8世纪前期新产生的社会组织,所以荷马非常熟悉,但“在整个《伊利亚特》中,军队本质上是没有队形的。如果荷马心中真地认为如此组织是个新奇思想的话,那他不可能按照诗中那样的方式对待它:在一个关键时刻发明出这样一个计划,随后就把它忘记了”。[23]安德列耶夫的观点正好相反。他注意到,涅斯托尔是希腊军队中年龄最大的将领,总能回忆起一些以前的战争方法。而他所有关于战斗方法的建议,几乎都没有被采纳。涅斯托尔的建议,也许只是提出了当时的一个常识,因此并没有为阿家门农重视。它说明氏族制度已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为更加重要的社会组织如家庭、家庭集团、朋友、侍从等取代。在战场上,是首领和其朋友组成军队核心。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较松弛,战时为了共同目的联合在一起,战争结束,旋即解散。[24]唐兰认为军队的组建主要依靠首领个人的威信。当首领出征时,他会发布通告,召集自己的朋友,组成临时军队。战时他们一起吃喝,所得战利品按抽签分配。一旦战争结束,军队随即解散。他根本没有提到胞族和部落作为军队单位的意义,觉得laos才是军队的基本单位。不过,他并没有对laos的基本内涵做出界定,也没说它究竟是个什么单位。[25]这些学者无疑都注意到了当时军队组织的某些方面,但笔者以为,要了解军队的组织情况,必须弄清荷马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组织,并结合战争的特点,才能得出相对有说服力的结论。 荷马时代,希腊领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类型各异的共同体。从内部构造来说,它主要有贵族、平民以及少量奴隶、依附民(主要由逃亡者组成)等阶层。从政治组织的角度看,氏族制度已经解体,那些所谓的部落、胞族等组织,可能并非血缘关系组织,而是在黑暗时代的贵族中产生的。[26]当时主要存在以巴赛列斯为代表的早期王权、以长老为代表的贵族权力和以人民大会为代表的民意机构。3个主要机构中,巴赛列斯和长老无疑占据优势,重大决定往往先在长老会上进行讨论,然后付诸实行。只有在贵族与巴赛列斯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事情才会被提交到人民大会上。即使如此,那些在人民大会上发言的贵族,往往也只是相互争吵,很少向民众呼吁。因此,人民大会只有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对贵族和巴赛列斯形成有效制约。在个别重大问题如对外战争、敌人来犯上,人民大会的集体意见显然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在伊大卡的人民大会上,因为人们认为会议要讨论的是私人事务,所以拒绝干涉。但在会议召开之际,埃格普提乌斯提到了人民大会的权利:讨论公共议案或者遇到敌人来袭击。在奥德修斯编造的一个故事中,他提到自己本不想去特洛伊,但“我们无法拒绝委任,国人们的委命严厉难推辞”。可是,这种以共同体名义公开发动的战争数量似乎不多,更多的是贵族即荷马的英雄们用个人名义召集军队发动的抢劫活动。例如,在远征特洛伊之前,奥德修斯故事中的那个克里特人已经发动过9次远征。特洛伊远征结束后,他回到克里特,但不安于和平生活,又“装备了9条船”,召集同伴连续吃喝6天,然后发动对埃及的远征。[27]这些活动,我们很难说是以共同体名义进行的。所以,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战争中,军队的组织应当也有所不同。 以共同体名义发动的战争首先要由人民大会讨论通过,然后是类似征兵的程序。一般的情况也许是每家一人。因此,我们看到,埃格普提乌斯有4个儿子,其中安提福斯随奥德修斯前往特洛伊,其他3个都留在家里。[28]当普里阿摩斯前往阿克琉斯营帐赎取赫克托尔尸体时,遇到神使赫尔麦斯。后者自称是一个富有的米尔米冬人的儿子,有6个兄长。可是看起来谁也不愿参加这场吃力不讨好的战争,因此只好抽签。他中了签,随阿克琉斯来到特洛伊。[29]如果有人不想去,要向负责征兵的巴赛列斯交上部分财物。西库昂的埃克波罗斯不愿前往特洛伊冒险,“宁愿在家中安静地生活,因为宙斯赠给他许多财富,在广袤的西库昂居住”,于是,他将自己的名马埃特赠送给阿家门农,以代替军役。[30] 军队征集后,因为一般规模较大,应有一定的组织。特勒波勒摩斯率领的罗德斯人就分成3个部落。[31]不过,因为罗德斯人后来在战场上没有突出表现,我们没有看到它在战斗中的具体作用。涅斯托尔在战斗中曾经把战车集中起来,配合步兵,而把胆怯的士兵夹在中间,逼迫他们积极作战。[32]这样看来,部落这种制度,如果说在平时有什么作用的话,在战场上是不被重视的,或者至少可以被打散配置。在帕特洛克罗斯率领米尔米冬人帮助阿凯亚人时,阿克琉斯指挥军队集合。诗人告诉我们:“宙斯宠爱的阿克琉斯一共率领50条捷速的快船来到特洛伊城下,每条船配备50个强壮的桨手船员。他任命了5个首领作为属下辅佐,分别指挥队伍,他自己统帅全军。”[33]然后他依次列举了5个队长的名字。在进攻阿凯亚人时,赫克托尔接受了波里达马斯的建议,把特洛伊人及其盟友的军队分成5队,每队各有将领统帅。[34]可见,至少在发动进攻时,战场上的军队有基本的组织。对首领一词,诗人使用了hegemonos。这个词有首领、领袖之意,不仅出现在米尔米冬人中间,还曾被用来称呼其他重要人物,如特洛伊方面的赫克托尔、阿革诺尔等。与hegemonos意思接近的还有poimena laon, agos, orhamos laon, orhamos andron等。这些词语的准确意义,因为史诗提供的资料有限,我们只能推测,但它们既然都出现在战场上的军队中,应当都与战争有这样那样的联系。[35]对于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最高领袖巴赛列斯之间的关系,我们连可供推测的资料都没有。因此,对于这样大规模军队组织的详情,只能付之阙如。 有些时候,因为战争的需要,不同城邦之间还会组成联军。联军的组成只是为某一特定目标。希腊人为远征特洛伊,以阿家门农为首组成了希腊人的联军。特洛伊人为保卫自己的国家,组成了以赫克托尔为统帅的联盟。联军统帅一般由实力最强大的共同体的首领担任。所以,虽然阿克琉斯是希腊军队中作战最勇猛的将领,但他的军队实力不及阿家门农,仅有50条船,只能充任将领;麦涅拉俄斯虽是斯巴达的国王,战争又是以夺回他妻子海伦的名义发动的,可是他实力有限,只能满足于一个一般将领的地位。阿家门农不仅自己带来了100条船,还给阿卡狄亚人提供了60条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统帅。[36]在特洛伊人方面,赫克托尔不仅是最勇敢的将领,也是最富有组织才能和实力最为雄厚的,因而他取代普里阿摩斯出任统帅。在某些情况下,联军统帅还要为全军提供给养。当波里达马斯提出,面对阿克琉斯复出的形势,特洛伊人应当放弃进攻,退进城内坚守时,遭到了赫克托尔的拒绝,因为普里阿摩斯家的财富已经快被战争消耗光了。[37]但像希腊人那样劳师远征的,统帅恐怕就无法提供给养了。修昔底德分析道,“给养的缺乏使他们不得不减少人数,使他们能够在进行战争的国家中维持生活。就是在他们登陆获得胜利之后,他们似乎也没有用全部军队作战;他们耕种克松半岛的土地,并且因为给养不足的缘故,继续劫掠。正因为希腊军队的分散,特洛伊人才设法支持了10年的战争,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力量来对付那些当时在战场上作战的一部分希腊军队……假如他们全部军队安定下来,同时进行围攻的话,他们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在遭遇着更少的困难中,把特洛伊攻下来的”。[38]事实可能正如修昔底德所说,因为阿克琉斯就声称,他在海上和陆地上都攻陷了许多城市,劫掠得大量财物。这些财物都被交给阿家门农,然后按照流行的办法抽签分掉。[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