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鲜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古文明的关系。 按照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的历史口传来看,我们中国人是由女神女娲创造的。炎帝和黄帝是上古的两个著名的具有伟大功绩的部落首领,故我们现今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而在同一个时代,朝鲜民族也有自己的起源传说,根据传说公元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有可能是一个以熊为图腾部落的女子)所生的后代檀君王俭,在平壤创建了古朝鲜国。最早的成熟的中华文明可以说起源于黄河流域,所以对于一些东方的民族,包括现今的河南、山东、东北三省、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原始民族和部落有着共同的称呼,东夷!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东夷这个众多民族的统称所包含和代表的民族和地域也在不停的变化。所以,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讲,朝鲜和日本应该算是中国在亚洲版图和范畴内,上古文明中的两个少数民族。只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世界风云变换,朝鲜,外蒙古,日本,南越、中亚、藏南等各少数民族根据所在地域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甚至建立了国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里只是要说明历史上亚洲各民族文明的关联性,并不是说当今世界上的这些民族和国家都应该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也绝非网络YY。 二、历史上第一次中原文明、朝鲜半岛原始文明的结合与中原政权对朝鲜半岛的占领。 进入奴隶时代,经历了夏商两朝之后,“武王伐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西周。按照传说,纣王焚火自尽。而纣王的兄弟箕子率领余部进入了朝鲜半岛,根据《史记》的记载,在箕子进入朝鲜半岛建立国家之后,西周王朝承认了他的地位,并且成为诸侯。这一点笔者认为是可信的。因为在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在人口上还是在生产力上,都不需要统治阶级扩充大量的土地,另外由于武王伐纣的战争刚刚结束和战役的正义性,因此,西周政权并没有远涉千里、赶尽杀绝也是说的通的。但是,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为了避免与箕子发生冲突,主动南迁了,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这一点笔者认为值得怀疑,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一个政权要取代另一个政权,一种文明要取代或融合另一种文明,一个军队要占领别人的土地,是不可能没有激烈的斗争的。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朝鲜和韩国的史学界并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从朝鲜半岛两个国家对待历史问题的前后矛盾上看,笔者在这里揣测有可能这只是朝鲜民族的一个无奈的捎带着点无赖气息的谎言。无论在历史上“箕子朝鲜”的建立经历了多少艰辛、斗争,在有限的历史资料里都很难考证了。唯一可以得到的结论就是,在西周王朝创建的同时,同样作为炎黄子孙的商朝后裔箕子带领着自己战败的余部,带着商朝的礼仪和制度,取代了朝鲜半岛原始部落在朝鲜北部地区的统治地位,迈出了中原文明融合进朝鲜半岛的第一步。在军事上来说,应该算是中原政权对朝鲜半岛的第一次“侵略”或占领。 三,随着中原地区春秋到南北朝的时代跨越和政权更迭,朝鲜半岛上发生相应的历史变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政权的更迭随着时光一般转换。朝鲜半岛上的历史动荡和变迁,无一不是应和着中原政权和形势的改变。期间无数的征伐又形成汉民族与朝鲜民族交错的局面。。公元前194年燕国将军卫满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而朝鲜的第二个王朝依然是由中原政权的部众建立的。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功灭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从这个时期开始,代表着中原的封建王朝在朝鲜半岛上的建立了统治。而这一历史习惯延续了千年,一直到另一个殖民帝国的侵入,日本。随着汉王朝的兴衰,汉四郡的范围和数目也在不断变换。而在这一时代,朝鲜的南部地区,由原土著的韩人吸纳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和北方的古朝鲜人,建立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灭亡,三国鼎力,两晋归隋,中原政权在这一时期的争夺和更迭非常激烈、复杂和迅速。从而中原政权逐渐丧失了对朝鲜北部地区的统治,在时间和空间上催化了朝鲜民族高句丽王朝的建立。同时也带来了朝鲜民族少有的历史反击和复兴。 四,中原地区多民族融合与斗争的过程中,朝鲜民族迎来了辉煌的高句丽时代。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秦汉是中国社会有奴隶时代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开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频繁。汉朝以来,我国北方和西北的匈奴、鲜卑、羌等少数民族陆续迁移到长城以内,黄河流域。山西,辽宁,山西,甘肃等地,各少数民族逐渐与当地的汉人融合在一起。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力,连年争战。西晋灭亡后,五胡十六国更始使中原大地生灵涂炭。这些都为高句丽王朝的建立和起步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力因素。高句丽王朝被当今的朝鲜民族视为自己的祖先最辉煌的时代,鼎盛时期,高句丽控制的范围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当今中国的领土。而每年到吉林长白山,吉林集安,辽宁丹东旅游朝圣的韩国民众更是络绎不绝。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称高句丽。公元3年迁都都山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公元427年迁都平壤。高句丽在强盛的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了中国吉林省的东部、辽宁省东北部和朝鲜半岛的北部。公元668年,被唐朝所灭。建国705年,在这个阶段,中原政权从西汉一直过渡到了唐朝。这个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月,政权更迭频繁,封建社会走向成熟和繁荣,北方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连年的争战中,在文化和农业、科技生产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融合和交流。在这个时代,高句丽的政权对待中原政权采取的是变脸的态度。当中原政权稳固的时候,它就称臣纳贡。当中原发生战乱的时候他就趁火打劫。东汉与高句丽打打停停,三国的公孙氏与高句丽先和后反目,公孙被魏国灭,先是司马家族无暇顾及东北,高句丽又一反常态频频侵扰,后被毋丘俭东征降服。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也是反复无常。在这段乱世里,高句丽几次近乎亡国,但是都因中原政权的激烈争夺,得以喘息。一直到隋唐,中原地区进入了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中原政权才有余力彻底消灭了这一反复无常的辉煌王朝。朝鲜民族认为高句丽是其祖先,也许这正是当今朝鲜半岛,内忧外患,反复无常的神经特质和历史遗传吧。 五、隋唐盛世与高句丽的灭亡。 五胡十六国与东西两晋的时代变成了历史的尘埃。杨坚建立的隋朝使分裂了将近三个世纪的中国复归统一。隋唐两带把中国带入了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个时候,中原政权终于有时间和精力来解决东北的问题了。隋文帝时期,中原的主要力量还是用在了南北统一和战后恢复上,对于高句丽采取的也是安抚政策。然而高句丽王于598年又一次按耐不住,趁火打劫。文帝震怒,率兵争讨。降服后罢兵。骄横跋扈的隋炀帝却没有给反复无常的高句丽以报复的机会,先后三次争东,然而却又一次由于中原地区根基未稳的原因,没有彻底消灭高句丽。公元611年,炀帝率兵100多万争东,却无功而反。613年,隋炀帝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却因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不得不班师回朝。614年,隋炀帝发动第三次攻高句丽之战,此时的高句丽已经精疲力竭,主动请降。炀帝既班师回朝。文、炀帝两帝先后4次争东,都取得最后军事上胜利,但是并没有完全的消灭高句丽王朝。唐朝建立后,先是对高句丽采取的安抚政策。贞观后期,中原政权空前强大,四海微服。这时的高句丽也得到了隋末农民起义这一时间上的喘气机会。然而面对强大的唐朝,高句丽凭着自己的神经特性当然是不敢造次,连年进贡。贞观十七年,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占其40余城,并与高句丽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遭高句丽权臣、莫离支泉盖苏文拒绝,而后唐太宗既下了彻底消灭这一祸患的决心,以“为中国报子弟之仇”之名,遣李绩、薛仁贵等名将,终于在668年9月12日,夺开城,俘男建,高句丽终于全部平定。唐平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任命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高句丽王朝历经705年历史,疆域曾包括当今辽宁,吉林,朝鲜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在宗教、文化、农耕、科技等方面融合了很多汉民族的财富。与中原政权的多年争战,互有攻伐。无论是在时间上,空间上,综合国力都是在朝鲜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空前绝后的一笔,因此现今的朝鲜民族把高句丽时期的历史篇章作为自己想当然的史学资本。而现今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形式,似乎使其民族特征与特质体现的继承更加淋漓尽致了。 六、朝鲜三国时代。 高句丽王朝绵延700多年的历史,而在同一时期的朝鲜半岛南部是什么样子哪?当高句丽王朝与中原王朝打打和和的同时,朝鲜半岛南部也出现了两个新政权新罗和百济。还有南部沿海一带的伽倻等政权。公元1世纪开始,朝鲜南部的辰国逐渐消亡,在其统治区域内出现了新罗和百济。史称朝鲜的前三国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高句丽王朝不但要面对与中原政权的诸多问题,同时在朝鲜半岛内部也存在着无休无止的互相征伐。高句丽王朝(前37年-668年),新罗(前57年-935年),百济(前18年-660年),伽倻(42年-660年)这四个政权当中,前三者的实力强大,互相斗争。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与中国保持了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文化、宗教诸多方面都从中原吸收了很多的内容。由于地理原因,高句丽政权与中国的交流是最早的,最广泛的。高句丽的权利中心在目前的中国东北期间,就曾先后与中国东汉、曹魏、西晋和十六国政权保持着政治上的朝贡关系。迁都平壤后,高句丽依然是在朝鲜半岛三国当中与中国政权交往最频繁的。百济和新罗分别于277年和377年与中原当时的政权西晋和前秦政权开始交往活动。三国与中原政权的交往都非常频繁,其原因就是三个国家都想通过中原政权的保护和联姻来遏制其他政权。在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南北两朝是处于对立的形势,然而三国却和南北两朝都保持着外交关系,可见三国与中原政权同好的原因就是得到更有力的支持。根据《北史》的记载,在这一时期,三国不但在政治和军事上得到了中原政权的保护。在文化上也吸收了大量中原文化的精髓。当今朝鲜半岛挖掘出的很多文物,和文化遗迹都是当时三国政权的外交使官从中国带去,或者是民间交流得到的。所以,当今韩国才会有很多伪证来证明,很多文化和发明的起源之说。而在这个时期,百济作为敲板,从中国吸收了很多文化,并向日本传播开去。伽倻的起源在历史上有过争论,一些日本人认为伽倻是早期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地,而朝鲜人和韩国人认为日本海滨的一些岛屿当时是伽倻等国统治的。这些无法考证,相信只能成为朝鲜和大和两个民族出于民族自豪感的口舌之争了。在朝鲜半岛经历了长时间的分裂和战争之后,也引证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和的历史规律,逐渐又走上了相对稳定的道路。660年新罗在唐朝大军的支持下灭百济、伽倻,668年灭高句丽,从而统一了朝鲜大部分地区。676年唐朝的大军因西线作战需要,把政权交还给了新罗政权,撤出了军队。新罗在朝鲜半岛上仿效了唐朝的做法对国家进行统治。朝鲜的三国时代宣告结束。朝鲜的三国时代是一个时间较长,国家政权的更迭并不迅速。但是随着各个国家的利益争夺,在这几百年间朝鲜半岛饱经战争的洗礼。正因为各个国家都需要得到中原政权的保护,因而这个时期是中原文化融合进朝鲜半岛的黄金时期。其中以百济为中点,中国的大量传统文化跨过了海峡,进入了日本诸岛。这个时期,为整个东北亚各个民族的文化融合和交流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文化、经济、军事、政治的繁荣和交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七、高丽王朝和李氏朝鲜,朝鲜半岛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从9世纪开始,朝鲜半岛上又出现了农民起义。900年,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朝鲜后三国时期”。朝鲜的后三国时期,时间并不长。918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高丽王朝的命脉同样掌握在中原政权的手中,随着中原地区宋、辽、金、蒙的变换,高丽王朝也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外交政策。高丽王朝在朝鲜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今年去朝鲜旅游的时候,唯一能看到的估计就是王建的陵墓。当今的朝鲜政府已经把高丽王朝和王建当成了实现南北统一的旗帜和坐标。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随后有两次军人政变分别发生在1170年和1173年,最终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建立了崔氏朝鲜。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1258年蒙古铁骑进攻朝鲜,灭了崔氏朝鲜。高丽开始成为元朝的藩属国。在这个时期内,华夏大地也正在遭受外族侵入。蒙古铁骑几乎踏遍了欧亚大陆,作为弹丸之地的朝鲜半岛当然没有幸免。反而,饱受践踏的朝鲜民族却增加了的自信心。因为由始以来第一次完全摆脱了汉族的通知,只不过换了新的主人。但是同为异族却让自己心里得到了很大的平衡。这也导致了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但是高丽国内仍然支持蒙古残余势力,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一次违反了未中原天朝之首是瞻的规律。然而,不同的民族特性决定了注定会存在识实物之人。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向明朝遣使称臣,遵照眀太祖朱元璋的旨意,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阳。1401年,太宗册封朝鲜国王,从而这种属国关系维持到了近代。在这个时代中原政权完全进入了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纸醉金迷的气氛无论是在皇帝大臣还是普通士族百姓当中蔓延开来。汉族逐渐失去了其尚武精神,同时北方的,契丹,女真,蒙古在生产力和文化水平上的提高逐渐强大起来,中原大地第一次形成了少数民族掌权的帝国。而朝鲜经过三国时代对中原文化的吸收和消化,封建社会制度也逐渐成熟。然而无法改变的是朝鲜政权的兴衰一直被中原政权的变化深深的影响着。 八、中国与李氏朝鲜这样一个朝鲜半岛上最后的封建王朝,在近代的坎坷命运。 1401年朝鲜太宗被明朝册封为朝鲜国王。然而在吸收和融合了中国大量的民族文化之后,朝鲜民族也试图摆脱对于中国的过分依赖,1443年,世宗国王创立朝鲜语字母“训民正音”。从而形成了现代朝鲜语言,并且大家可以注意到,在日语里会出现很多汉字,而在当今的朝鲜语中确没有了汉语象形文字的踪影。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李氏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近期笔者参观了朝鲜境内的唯一一座寺庙,估计朝鲜地区佛教的衰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加上朝鲜现今的政治氛围。可以说当今朝鲜和韩国的宗教氛围天差地别。由于古代战争的特性,海军力量薄弱,空军更始无从谈起,所以在明朝中后期,日本在自己的岛国上躲过了所有的战争,逐渐强大起来。1591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率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明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史称“万历援朝战争”。这也是东北亚历史上,日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战争。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前进,东北亚地区的局势进入了新的阶段。日本作为亚洲各个国家灾难的始作俑者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636年清军攻占朝鲜,从而李氏朝鲜又成为清朝的册封国。1863朝鲜的势力掌权者李是应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这一时期,世界上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打起了朝鲜半岛的如意算盘,美国开始垂涎朝鲜。但是,李是应击溃了前来抢劫的美国军舰。虽然这一时期,美国的国力远没有现在强大,但是也标志着美国对朝鲜半岛的窥测已经开始。可以说,朝鲜半岛今日的形式,从19世界中叶开始,就已经初见端倪了。1873年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签订江华条约,1882清朝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这时候,在中国大地上苟延残喘的封建王朝走到了尽头,中国人民开始了近代屈辱的历史,中国大地饱受各国列强蹂躏,自顾不暇。1894年日本进攻驻朝鲜的清军,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4月,清军失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同意放弃朝鲜的宗主权。从此中国彻底失去了宗主的权利,延绵千年的历史被改写。1896年高宗在俄国支持下称帝登极,成立大韩帝国,从此朝鲜改为韩国。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朝鲜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朝鲜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与中国一样,在近代百年的历史当中,朝鲜也饱受外国的奴役,经历了民族的大劫难。1919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先后在海参崴、上海、汉城成立临时政府。最后,三处临时政府并于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45年11月2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回国内,光复军也于次年返国。从1932年起,朝鲜共产党人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韩两国分界而治。随后在1950年爆发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朝鲜战争。多少中华儿女又一次断魂他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