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评《腐败与罗马帝国的衰落》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读书 李永斌 参加讨论

    简介: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拉姆塞·麦克莫兰所著《腐败与罗马帝国的衰落》一书,以崭新的视角分析了腐败在罗马帝国衰亡过程中的作用,深刻剖析了罗马帝国中后期政府的私有化和权力的出售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有着深刻的历史警示意义。
    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为何而衰?这是千百年来人们都在探寻的一个历史之谜。腐败在罗马帝国的衰落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拉姆塞·麦克莫兰所著《腐败与罗马帝国的衰落》一书,以崭新的视角分析了腐败在罗马帝国衰亡过程中的作用,深刻剖析了罗马帝国中后期政府的私有化和权力的出售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有着深刻的历史警示意义。
    西方有句民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罗马也不是一天就毁灭的。
    罗马帝国曾经是古代世界最为强盛的帝国之一。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控制了西欧绝大部分地区和西亚北非的大片土地,其领土达到590万平方公里,整个地中海都成为罗马帝国的内陆湖。然而,这样一个庞大而强盛的帝国,最后的结局却是在内忧外患中被蛮族人所灭亡。罗马帝国的衰亡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腐败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本书作者麦克莫兰指出,政府层面的腐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权谋私,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最终成为私人牟利的工具;二是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半公开化,政府沦为私有化,完全失去了控制力。
    罗马帝国中后期,一些富裕的、有影响力的、有来头的和有名望的富人和强者控制了各级政权。这些人有的是直接当官,有的并无一官半职,但是凭借他们的财富和势力勾结和控制政府官员。很多时候,整个帝国所服从的是他们的决策,而不是服从法律或者皇帝。并且,这些决策都是非常重要的,关乎个体的财产、交往、择业,也关乎某个地区农业、商业和银行业的成功与否,有时甚至涉及人身安全问题。这些豪强经常扰乱帝国或地方政府所作的决策,甚至可能施加压力,将其扭向完全相反的方向。当然,他们对政府决策的干扰,归根结底是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
    其中一个案例是罗马城的地方长官辛马库于公元384年审理的一件非法扣押财产的案子。执政官奥利布里乌斯置法院的判决于不顾,强行封锁了一位名叫西耶提斯的公民的一块地产,逼他离开。为了防止该地产上的租户们提供证据,就把他们带到了奥利布里乌斯的庄园里软禁起来。然后向法院反诉,企图证明该土地是西耶提斯送给奥利布里乌斯的孩子们的。奥利布里乌斯是前禁卫军长官,后任执政官,对这样一个等级的罪犯,罗马城地方长官辛马库对他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把这片土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麦克莫兰还提到一个名叫米克希德慕斯的人,这是个非常善于见风使舵和投机取巧的家伙。作为一位享有荣誉称号的前总督,他为不善表达的诉讼当事人辩护或起诉,并且篡改证据,从中捞得一大笔财富;他一大早就拜访法官,送上钱,打听些小道消息,然后出卖这些小道消息,这为他带来“黄金、白银、衣物、奴隶、马匹或饱口福的东西”;通过在一个村子购买零星的土地,他以地主身份进入村子,在那里发号施令,以威胁和骇人的咆哮主持所有税收的数额和分配。由此,他又赚了一笔。他所做的这一切都与行政官员和军官们勾结着。他因此越来越富有,然后又凭借这些不义之财,以不公平的价格进行一系列强买强卖的活动。
    罗马帝国政府层面的贪赃枉法主要体现在一个重要的领域:官员的任命和官僚机构的设置。罗马帝国曾经设立过一些称为协理的官僚机构,他们的成员充当着行政官员们跟班的角色,协助行政官员做一些出公差、发通知、传递信件、付款记账等事务。这些人的正式薪水比较低,只相当于挖地沟的工人,约合每天3塞斯特斯(罗马帝国时期一种小额铜币)。尽管如此,每当有人即将从这些职位退休,或他的继任人要出售这个职位时,求职者还是宁愿节衣缩食攒钱去买这样一个职位。因为这种职位是一个有价值的财产。根据相关碑铭资料,有些协理成员非常富裕,甚至到了骑士等级,这一等级的最低财产价值是40万塞斯特斯。不用说,仅仅凭一个人的工资,不管多少年省吃俭用,也积攒不出那么多钱财。那他们是如何拥有这笔财富的呢?一个主要的进项就是在各种项目中吃回扣。
    在4世纪60年代,罗马帝国明确地允许公职人员从自己经手的公共事业中提取回扣。比如,公元349年,亚历山大里亚负责调集运往首都粮食的官员被允许从中提取不超过1%的回扣,然而实际经手人却虚报数字,甚至高出帝国授权的数字数倍。即便如此,这些人的贪婪之心仍不能满足,公元386年,双倍回扣得到帝国政府的批准。在朱利安皇帝统治时期,兴起了地方官员给领导送礼的风气,钱通过中间人给领导送上去,中间人提取1%的费用。如果送的是物品,则中间人提取的回扣大致翻了一倍。公元362年,公布在努米底亚的提姆加德一座公共建筑物上的一份价格表,充分证明了这种不正之风已经到了公开的程度了。这个价格表的原件是青铜的,立在努米底亚首府。它明确规定,在诉讼案件中,开始起诉时就要先给总督的幕僚长付点小费,如果案件不需要任何办事员或法院传票送达员走上1英里,则付5蒲式耳(谷物计量单位,1蒲式耳约合36升)的小麦或按等价付钱;否则,就要付7蒲式耳的小麦,并且每增加1英里路程,再多付2蒲式耳的小麦(涉及海外旅途的案子要付100蒲式耳的小麦)。付给幕僚长副手的小费折半。对司法部门的律师成员,根据案子的不同类型,要付给5、10或15蒲式耳的小麦。
    这类贪腐之事之所以能够公开发布,甚至一定程度上合法化,其原因就在于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公元368年,一位作家特米提乌斯指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你监督你的行政官员们吗?监督他们可能的偷偷受贿、或者收取超额的税收吗?皇帝怎么能允许这种情况呢?”那些接近他的人劝说他,“皇帝的显赫为重,私人的恩怨琐事不理也罢”。把本来是事关法纪存废、国家兴亡的事情,说成是私人恩怨,可见当事人根本没有任何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之意,也可见当时罗马帝国的腐败已经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
    麦克莫兰主要从军事上阐述了腐败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他引用古典作家马塞尼努斯的作品说,腐败导致了军队的堕落,罗马正规军无精打采、军纪涣散、灰心丧气,军队只“醉心于掠夺”。再也见不到曾经雄赳赳、气昂昂、枕戈待旦的军队;普通士兵装备良莠不齐、缺少操练、纪律松弛,豪饮狂醉屡见不鲜。各级官员有过之无不及,只知道在时髦的温柔乡中穷奢极欲。另一位古典作家利巴尼乌斯说,“后期的罗马军队缺乏军事训练,在战场上又不全身心投入。于是,在战斗中,只要敌人一声呐喊,他们就全身哆嗦,望风而逃”。这样的军队,失败必然接踵而至。约公元260年,罗马帝国第一次失去了自己的领土,莱茵河与多瑙河上游之间的土地被勃艮第人所占领;约公元275年,失去了达契亚;3世纪80年代失去了毛里塔尼亚;298年失去了埃及的大片土地。晚期帝国在对外战争中已经毫无疑义地胜少败多了。麦克莫兰明确无误地把这种颓败归于军队中无处不在的贪腐。
    不过,《腐败与罗马帝国的衰亡》一书并未论及腐败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帝国政府民心尽失,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公元3世纪初,一位名叫布拉的人曾率领一支六百余人的起义队伍在意大利纵横驰骋;公元238年,北非掀起奴隶、隶农和当地土著居民(柏柏尔人)的起义;263年,在西西里又发生了大规模奴隶起义;273年,罗马造币工人发动起义,自由手工工人和国家奴隶联合抵抗政府军;公元3世纪中叶,在高卢地区爆发了由农民、牧民、奴隶、隶农等参加的起义,历史上称作“巴高达”运动;公元368-369年,在不列颠爆发了纳税人起义。到公元5世纪时,罗马在不列颠、高卢、西班牙的统治已经全部瓦解。
    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中,罗马帝国于公元395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尽管东罗马帝国一直存续到公元1453年,但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一直在不断丧失。到公元5世纪70年代时,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仅限于意大利半岛。公元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兵首领奥多亚克废黜了最后一个罗马皇帝罗慕路斯。腐败透顶的西罗马帝国终于在外族入侵和人民起义的浪潮中灭亡了。(作者李永斌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