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按:庆祝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暨新版《美国演义》研讨会,5月10日下午在北大召开。《美国演义》是曹先生的代表作,第六版三卷本的《美国演义》(插图本)今年初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即将跨入90高龄的德高望重的邓蜀生先生,作为特邀嘉宾致辞。下面是黄安年根据录音整理的邓蜀生先生即席讲话内容。) 主持人李剑鸣:我们现在请两位前辈学者致辞,先请邓蜀生先生致辞。 邓蜀生(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 我这个讲话没有很好的准备,原来玉圣告诉我说星期四开会,我记成下个星期四了。昨天他给我打电话,说要今天来,所以我匆忙上阵。 曹德谦先生跟我的关系确实是渊源很长的。我们是新华社的同事,政治运动当中同样是受到冲击的,而且又是同行。所以应该讲有些话今天应该对您说的,但是很遗憾,有些话今天恐怕就不能说得很多了。我也想到我在来的车上,我就跟满云龙先生说了,我对曹先生的书(指《美国演义》(插图本第六版)是八个字,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文字上他是别具一格,跟我们一般搞学术文章都不是一套路,别具一格。这个格字,不是那么简单地画在一个格字里去的,是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在搞外国史的人当中,恐怕曹德谦先生是第一人了。他将这些复杂的历史,用这种演义的体裁写出来。演义在中国是很有传统的,从古到今,演义向来是受欢迎的。为什么易中天他那么的出风头啊?他不是就吃演义饭吗?演义这个东西,不能小看他。当然有些演义阿,是太离谱了,他就不叫演义了,叫胡说了。演义他是要有所本,以正史为本,才能搞出演义出来。我在通俗读物出版社啊,时事手册也干过几年,,我就知道搞通俗文字啊,不是很简单的,不是个容易的事。甚至于比写学术文章还麻烦。所以我认为曹先生他这个书,出了六版,不简单纳,在我们搞出版的人都知道,一本书能够印到六版,这不是那么简单的啊。很不容易的阿。能够印到二版、三版,这就算就很不错了。当然不能用领袖书的数字来比,像毛泽东选集印那么多版,那没法比,那是特例。(笑声)所以六版就说明书受到读者欢迎的程度。北大出版社,出这个第六版的书啊,很有眼光,很有眼光。(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谢谢)我认为这个书花的成本是相当大的。从这装帧设计看得出来。这装帧设计我拿来一看,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对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满意。因为我是搞出版的,这本书按他的文字,是成功的。再有这本书他是常备书,他不是印了一次就完了,以后还可以再印,是不是?还可以再充实,再修改,再补充,还可以再印下去,是不是?所以我觉得这个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是很有眼光的。 但是,我现在身体看上去好像不错,不过,我眼睛不行啊,不像现在曹先生还想写杜鲁门传,好家伙,真了不起。(笑声)我现在连看的视力都没有了,要用放大镜看。我的眼睛得了黄版变性,眼底神经萎缩,限制了我,我几年来都没有写过东西,没有动。有些东西,都是老黄来访问我,我自己在那里被答、被答的说,他来整理(黄安年插话:那是跟剑鸣一块儿访问的), 剑鸣,就是他(指黄),他们两位,到我这儿去访谈。这个访谈,实际讲吧,我是不够格的。我哪有够访谈的资格。访谈应该放在大师、大家的面前。我也没有办法了,我不能写了,怎么办呢。 曹先生,不仅仅你年龄我们俩个都是同一年生的,但是你比我大几个月,你还是我老大哥。(黄插话:大九个月)大九个月,对。现在我想学习你啊,学习不了了。下辈子吧。(笑声)现在年轻人有这个兴趣的人啊,不是说条件,条件你们都有,甚至说你们比我们这个不知道要好多少,有些兴趣的人,不妨老把曹先生的书看一看,特点在什么地方。现在我们这个年轻人呐,应该讲吧,外文基本上都没有问题,一般的学识吧,粗点说也够,但是从社会阅历来讲,从经历的阅历来讲,当然年龄不到,慢慢的继续。现在像美国著作高深的学术著作有,通俗一点的有,现在学美国史比以前方便得多了,以前,我们搞美国史的同志都知道了,学来学去,就是说得不好听的话,就是一本黄绍湘的一本《美国通史简编》。就是这个简史,没有多少书。现在应该讲,曹先生的这一套书,补充了我们对美国史的认识。我的话没有准备,我事先也申明我不会讲话,只能够杂七杂八地说一下我的感想。曹先生大该也不会怪我,是吧。(笑声)好了,不耽误时间了,结束了。(热烈鼓掌) 主持人李剑鸣:邓先生思路清晰,口齿清楚,您还认为自己不会讲话,您要会说那我们就不敢说了。(众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