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好奇心是最好的指引——关于《罗马人的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现在我就要开始写了,你也将开始阅读。在我们的意识里有一个相同的疑问,那就是:古罗马人究竟是一些怎样的人?”1992年,盐野七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她的罗马史写作。这套15册的书,她持续写了15年,从罗马建国一直写到东罗马帝国的覆亡,跨越千年。
    那么多的历史,为什么要看古罗马?为什么要了解古罗马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对我来说,选择这套书的原因在于,在法律人的世界里,古罗马是绕不开的命题。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法典》,罗马法的精神,哪本追根溯源的法学书能回避呢?怀抱这样的敬畏和景仰,没有任何理由对这段历史说不。
    想要了解古罗马,却是一件令人生畏的事情。关于古罗马的书很多,等到层层筛选确定那些有口皆碑的史籍名著,满怀期待的开始阅读,那些拗口雷同的家族人名、错综复杂的亲缘关系,还有似乎从不停止的战争,陌生的部族和地名,与现实交织的神话与传说,又太容易让人顿生挫败,有心无力,尤其是像我这样并不熟悉欧洲史和欧洲地理的人。大部头的史书,厚重得像砖头,砌成一道门槛,我在这头,遥想的古罗马在那头。
    在书店第一次看到陆续出版的《罗马人的故事》丛书,心中也有过犹疑,最后决定买下,是因为翻看了《致读者》序言和书末的参考文献、原始史料之后被打动。“别的研究者是写自己知道的,而我则是写我想知道的。”26岁游学意大利,然后定居罗马潜心研究罗马史,从55岁开始系统书写的盐野七生,为了她“想知道”的古罗马,始终带着好奇和问题感在寻找。是啊,为什么“智力不及希腊人,体力不及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技术不及伊特鲁里亚人,经济不及迦太基人”的罗马人却为自己是罗马人而自豪?“为什么只有罗马人能够建立并长期维持一个巨大的文明圈”?“为什么只有罗马人能成就如此大业”?
    盐野七生的文字质朴平实,但她能引领读者们抵达的古罗马,却绝不枯燥。不是大事年表,也不是长篇宏论,而是历史现场。大到公共建筑的肌理,小到货币的图案,衣食住行的日常琐屑,南征北战的激昂热血,还有主角们喜怒哀乐的命运,全部都由细节构成。她用有据可查的一手原始史料,用尽可能搜寻到的历史实物遗迹,重构了一个如3D电影般触手可及的日常世界,还原了一个有温度的古罗马。这种写作态度,在各种借史抒情、借壳穿越的伪史实写作大行其道的当下,何止是一种品质保证,简直高贵得发出光来。更难得的是,盐野七生的书写具有与现代人心有灵犀的时空方位感。她用史料的旁征博引,给了古罗马在整个地中海世界一个明晰的定位。书中不厌其烦的地图和注解,生动呈现出地中海世界的邻国关系,漫长的战争和复杂的征途于是都有了坐标。
    从罗慕路斯建立罗马开始,令人生畏的历史,在她的笔下从容流淌。原来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质朴刚毅、信守承诺、光明正大的如传说一般的高贵民族;原来比起斯巴达克斯这样被赋予了强烈意识形态的奴隶起义,丛林法则时期古罗马的开疆拓土才更加热血沸腾。原来力图将古罗马带入帝制的凯撒,是如此充满生趣、高贵而全能的存在。
    你可知道,古罗马人曾经可以在危难面前停止纷争一致对外,地位越高贵的人越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牺牲,他们用最光明正大的方式来赢得战争,他们惩罚叛徒,但宽容失败者,他们征服异族,却又可以接受他们的文化和自治;
    你可知道,古罗马与迦太基之战的坎尼战役里,7万罗马兵殒命,8000人被俘,元老院拒付赎金,以示绝不和谈,8000人悉数被卖往希腊为奴,20年后终于赢得汉尼拔之战的罗马人,又击退马其顿人,还希腊以自由,唯一的要求,只是遍寻旧部,最终找回1200人;
    你可知道,战术家的命运,仿佛都有魔咒,引领罗马赢得汉尼拔之战的大西庇阿最终却遭到驱逐,刚烈的他死了也不肯葬在罗马,他说,这样的祖国没有资格拥有他。赢得高卢之战,一心要引领罗马走向新的体制的凯撒也是一样,他秉承着“从我手中重获自由之人,哪怕再次用剑指向我,我也绝不后悔,我始终要求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而活,因此认为别人也应当以此为准则”,结果那些背弃了他的信任的人,在元老院里公然刺死了他……
    摈弃掉那些先入为主的陈见,你才会发现,从王政到奴隶制的共和国,再到帝制,抛开那些在大词口号下的优劣论争,一切都是古罗马人的现实选择,土地、税制和公民权才是核心。每一场战争,都是纤毫毕现的抗争;每一次变革,都是悲欢离合的命运。忘掉那些高屋建瓴的阖棺定论吧,回到历史的现场里去发现未知、寻找答案,这才是阅读的乐趣所在。
    这15本书,是盐野七生的寻找。她对古罗马的好奇与痴迷,在浩如烟海的史料里的追寻与发现,终于有了诉说的载体。对,就是诉说,以及分享。她不是板起面孔的历史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古籍学究,而是更像一个严谨又生动的现代说书人,引领着读者穿越时光。一本本读下去,不要被多达15本的书目吓到。这场旅行从零开始,没有门槛,不需要博古通今,博闻强识,即便对古罗马一无所知也没关系,你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好奇心,一点点求知欲,和从每日杂芜中抽出来的那么一点点时间,然后,就可以与她一同启程了。
    (作者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