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翅膀——读《先秦社会思想研究》
思想的翅膀——读《先秦社会思想研究》 |
| 【作者】王青 | 【关键词】 《先秦社会思想研究》(晁福林 著) | 鸟振双翅奋飞,思想得两翼而翱翔。这思想的两翼,从思想史资料的载体上看,可以说,文本与口述是思想得以传承与传播的两种最主要的形式。从社会阶层来说,这两翼便应当是“精英”与民众两者。由此看来,文本思想与口述思想、精英思想与民众思想亦可谓思想的两翼。“思想”有其两翼,乃能飞翔。近年关于“口述史”,学者们研究颇多,成果亦甚丰,然而深入讨论“口述思想”者尚不多见,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口述思想”的问题。先秦是中国思想的起源和激荡发展的时期,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学者格外关注的时段。提起先秦思想史,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灿若群星的思想伟人的精英思想。这些精英思想在先秦思想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这些毕竟不是先秦思想史的全部。所以我们要强调“社会思想”这一提法。社会思想应该是既包括社会上层(即精英)的思想,也应该包括社会下层民众的思想。 社会思想有其自身的广博性,也有其自身的传播途径。社会上层精英的思想通过文本传播,社会下层民众的思想通过口述传播,所以精英的思想较完整地被保留下来,而下层民众的思想由于资料少,很难掌握,但也不是不可以做到的。上古时代的思想资料,由于条件的限制,具有十分广泛性质的社会民众的思想,只能在文本的角落处才可以找到。我们可以通过精英与社会下层民众思想的互动性透析社会的一般思想。如,《尚书·盘庚》篇商王盘庚谓“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予若观火”;“若颠木之有由蘖”。为说服旧贵族,盘庚作了很多比喻,举了很多例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条不紊”、“洞若观火”、“枯木再生”等成语,皆源自于此。 另外,先秦典籍中保留有大量的以“语曰”、“语云”、“古者有语”等形式的俗语、谚语,其中不乏有出自民间百姓之口的“鄙语”、“俚语”,这些都是以口述思想形式表现的社会下层民众的思想。这些社会下层的思想被上层精英们认可并加以改造,成为当时社会普遍流行的思想。但是也有不被社会上层或“精英”所认可的思想,要研究它难度更大。反过来说,社会上层精英的思想也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下层民众所接纳。如精英们对世界本原、社会运转之类的高深的哲理思想就只流行于上层。所以说,研究社会思想,关注社会上下层思想之间的互动,关注一个时代社会上具有普遍性质的思想,是思想研究一个新的趋势。《先秦社会思想研究》的特点与意义即在于此。 社会思想的翅膀有两只,一只是社会精英的思想,一只是社会下层民众的思想。当今学术界关心的是社会上层精英的思想,而对下层民众的思想(亦即“口述思想”)关注不够。《先秦社会思想研究》一书在许多方面弥补了学术研究的这一不足。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必定会推动古代思想史的研究。 《先秦社会思想研究》(晁福林 著)商务印书馆 |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