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任崇岳:金兀朮魂归何处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爱思想 任崇岳 参加讨论

    金兀朮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金代军事家、政治家,又名完颜宗弼,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人称四太子。他死后窀穸何处,公私史乘均未见著录,成为一大谜团。
    汝州完颜氏是簪缨之家
    河南省汝州市有完颜姓居民350余人,其中,纸坊乡完庄村有270余人,其余则零星分布于焦村乡和尚庄乡。他们自称是兀朮之后,家族供奉的神主牌位上第一位是完颜阿骨打,第二位便是兀朮(完颜宗弼),第三位是完颜正叔。
    当然,仅凭一纸神主牌位,并不足以证明这些完颜姓居民是兀朮之后。即使能够证明这一点,尚不足以证明兀朮就卜葬于此,因为甘肃省泾川县的完颜氏也是兀朮之后。据景爱先生考证,甘肃泾川完颜氏是兀朮之子完颜亨的裔孙,当地有完颜亨墓(景爱:《历史上的金兀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11—217页),但没有金兀朮墓。河南汝州则相传有兀朮墓,墓主是否确系金兀朮,现予以论证。
    纸坊乡完庄村西300米处有一巨冢,相传为金兀朮之墓。该陵墓占地十余亩,坐北朝南,墓前有石碑一通,上面镌刻着“金四太子兀朮之墓”八个大字,上建青砖碧瓦碑楼一座。墓前神道宽阔,用条石铺路,神道两侧立着翁仲、石马、石羊、石猴、石鸡及石望柱,神道入口处建有石牌楼。整个墓地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可惜,在“文革”中,墓冢几被夷为平地,石兽、石碑亦不知去向,仅余两个石望柱。石柱乃是天子、诸王陵墓的标志物,人们从很远的地方便能望见,故又称望柱。庶民百姓及低级官员的墓冢不得使用望柱,否则便有僭越之罪。从望柱便可断定,墓主是金代一位显赫人物。在当地一户完颜姓居民的家里,仍保存着一块硕大碑盖,上面镌刻着“完颜氏先茔碑”六个大字,系用篆字书写,而记载完颜氏历史的那通石碑,则不知流落何处,使人无从得知这支完颜氏的崖略。但是,从硕大的碑盖也可判断出,河南汝州完颜氏是簪缨之家。
    兀朮葬于河南系情理之中
    完庄村村民虽然异口同声说此墓确系兀朮之墓,但除了望柱外,该陵墓未见其他实物,且不见于汝州方志记载,未免使人生疑。不过,从另一角度看,兀朮埋葬于此,也并非不可能。第一,史书未见有兀朮葬于何处的记载。据《元一统志》载,燕京仙露坊玉虚观(位于今北京市宣武区)建有故太师梁忠武王(即金兀朮)祠堂,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八月,道士高守冲立碑,户部主事庞铸撰文。但是,祠堂并非埋葬之地,金兀朮未葬于此。第二,从金兀朮的生平来看,他从天会四年(1126)率兵夺取北宋的汤阴县(今属河南),至皇统八年(1148)十月病逝,与河南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别是天眷三年(1140),兀朮受命复取河南、陕西地。同年夏天,兀朮还军汴京,当时河南已被金军平定。从这时起直至去世,金兀朮掌握着行台尚书省和都元帅府的军政大权,驻在汴京,很少回朝。《金史》卷55《百官志》载:“行台之制。熙宗天会十五年,罢刘豫,置行台尚书省于汴。天眷元年,以河南地方与宋,遂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天眷三年,复移置于汴京。”
    金朝在覆亡北宋后,先后立张邦昌、刘豫为傀儡。在灭掉刘豫之后,置行台尚书省于汴京,统治齐国旧地。后来,宗磐、挞懒把河南之地归还宋朝,汴京的行台迁到燕京,于是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天眷二年,宗磐、挞懒因谋反伏诛,行台大权归兀朮掌握。河南复归于金之后,行台又迁回汴京。
    杀掉挞懒之后,熙宗命完颜宗弼(金兀朮)领行台尚书省,并兼都元帅,同时下诏:“诸州郡军旅之事决于帅府,民讼钱谷,行台尚书省治之。”从此,燕京以南直至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的军政大权,统归兀朮一人掌握。皇统七年,兀朮已届垂暮之年(按:《金史》不载兀朮生年,景爱先生推测他的生年为1085—1094年),请求致仕,熙宗不许,仍命他“领三省事,都元帅,领行台尚书省如故”。可见,兀朮此时仍在汴京。次年八月,熙宗才以尚书左丞相完颜勖领行台尚书省事。十月,兀朮一病不起,驾鹤西去。当时金国都城仍在上京(黑龙江省阿城),尚未迁入燕京(北京)。汴京与上京山水迢递,兀朮不可能归葬上京,埋葬河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完庄村西巨冢当系兀朮陵墓
    兀朮没有厝葬汴京,而是葬在河南汝州。个中原因是,宋金划淮河而治后,双方止兵息戈,汝州是金国南部边境的冲要之地,兀朮为表示已征服宋朝北部疆土,在汝州东十余里的留王店西北修建了一座北岳行宫,占地20余亩,当地人称北爷庙或背爷庙,整个行宫金碧辉煌、雄伟壮丽、庄重威严。又在今登封市大金殿镇中街修建了一座南岳庙。北岳行宫在元朝初年已颓圮不堪,兀朮的裔孙完颜正叔曾加以修葺。新发现的《至元壬午(至元十九年,1282)十月吉日中奉大夫参知政事行中书省事完颜正叔重修北岳行宫碑之记》记述修葺经过时说:“汝州距城二十里有北岳行宫,屋老畿压,士农无以庇,神不安灵。予少贱时一经此祠下,见之悚然,祈祷曰:使予有寸进,当撤神宇而新之。自是神之相之,所向无前,王师南征,得以勋名……自岁在辛己(至元十八年,1281)七月,乃捐赀聚工,一新庙像,以报隆施,予亦不负于神矣。”
    这通石碑庋藏在完庄村。完颜正叔虽然官职显赫,《元史》却没有为之立传,无法查询其生平。他少贱时即经常在北岳行宫前行走,足证他就是完庄村人;他幼年时就见到北岳行宫颓圮破败。可见,此宫建立甚早,当在兀朮把行台尚书省复迁入汴京之后不久,即天眷三年前后。完颜正叔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从另一侧面证明他就是兀朮的裔孙。北岳行宫在“文革”中被毁,如今只剩下巨大的柱础和3间配殿。南岳庙规模略逊于北岳行宫,占地约20亩,如今尚保存于登封市大金殿镇小学内,建筑为金代风格,配殿尚存,1986年被批准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云:“相传金兀朮占领中原,全国五岳已居四岳,惟有南岳尚未达到,为表示要统领全国,遂令‘位配南岳’而建北庙。”兀朮已征服了中原,故建北岳行宫以庆祝胜利,而南岳衡山在南宋版图之内,不在金国辖区,当时“绍兴和议”已经签订,短期内金兵不可能再渡过淮河南侵,故建南岳庙以示已统领全国。兀朮生前常往北岳行宫小住,死后葬于斯地,也就顺理成章。至于北岳行宫、兀朮墓为何在汝州方志中没有著录,最大的可能是,修志者认为兀朮是入侵者,不能为他歌功颂德、树碑立传,于是便付之阙如。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