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李长林:真正的学者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湖南师范大学网 胡斯妤 参加讨论
      李长林,1931年出生,辽宁沈阳人,著名学者,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1953年,进入东北师范大学第一届世界古代史研究生班学习,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林志纯(日知)先生,毕业后分配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从事世界古代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任历史系教授、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治学以来,勤于研究,笔耕不辍,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是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领域富有成果的著名学者。代表著作有《采蜜集》、《世界通史·古代卷》、《〈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辨析》、《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第一卷》等。
    (通讯员 胡斯妤)那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拄着手杖,步履已有些蹒跚。他缓缓走近了教师休息室,手中抱着一本《浙学研究》,每一步都走出了学者的重量。他生长并求学于祖国的东北,却将人生大部分的时光献给了潇湘大地。他是李长林教授,他用85年时光完成人生这一皇皇巨著。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李老坐在沙发上,午后的阳光透过他背后的窗户洒入房间里,照亮了李老和蔼的脸庞。他将手中的书置于桌上,亲切地让我们都坐下,年龄与学识的差距没有造成距离感,然而他身上的学者风范依旧令我们肃然起敬。
    “我一直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提起最近的生活,李老如是说。多年来,李老在图书馆、学校和家之间往返的生活一直没有改变,从艰苦求学,到严谨治学,再到教书育人、桃李天下,李老的生活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节奏,丝毫不被外界的浮躁打乱。即使已经退休,即使已有85岁高龄,李老依旧广泛阅读,不放弃研究,甚至一年内借阅了127本书,成为学校借书数量最多的教师。
    回忆往昔,这位早已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老人,脸上浮现出少年搬的灿烂神情。李老出生于辽宁沈阳,1953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便被推荐为研究生,师承林志纯先生,主要研究世界古代史。提起恩师林志纯先生,李老的言语中满是赞赏与感激。“林老师最主要的学风就是严。”李老说,他的恩师林先生最大的特点便是严于治学。李老回忆,他和当时的同学们写的第一篇论文就被全部退回,林先生对论文的批评也是丝毫不留情面的。林先生并不是吹毛求疵,而是治学的严谨作风让他对学生要求严格,而李老也继承了老师这种严谨的作风,在此后的漫漫史学研究之路上,秉持着严格严谨的研究态度,对待学生也是如此。
    说到恩师林先生的另一特点,李老语气中的敬佩更甚了。“林先生的勤奋我们确实比不上。”据李老的回忆,林先生常常读书读到半夜,天刚蒙蒙亮时就会来敲李老的房门,大声喊着“起来看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林先生的话被李老铭记于心,之后的几十年人生中李老都始终坚持着勤奋的精神,抱朴守拙,勤勤恳恳。不浮躁,不浮夸,李老埋头在稀缺的史料中“苦干”,在长期的钻研中积累经验,即使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学者中的地位也不断被肯定,李老还是一如当初。
    愿做史海中的一叶扁舟
    “历史是探寻之道,学历史必须勤于读书。”访谈的过程中,李老反复提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学习历史,读书乃基本功,只有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思考。多年以来,李老都不断地大量阅读,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即使已经退休,每天绝大部分的闲暇时间还是在读书、做学问。“学历史,一定要博览群书,博古通今。”李老强调,学习历史并不能止步于阅读史学专著,而要广泛涉猎,如文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书,并用它们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自身。除了知识的了解范围要延伸,李老还认为研究的目光要放宽,应广泛吸收各国的研究成果。西方学者抑或是邻国日本的研究成果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只有在学习他人的成果基础上,自己才能有所提升、有新的思考与新的探讨。对于这一点,李老又指出了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历史学者还应多懂几门外语。”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就是考究第一手资料,为了读懂资料,必须要过语言关。李老掌握了中、日、俄、英四国语言,能熟练应对几个国家的原始史料。他希望现在的学者能继往开来,努力学习各国语言,更真实地还原历史,并对各国历史做更深刻的研究
    说及此,李老欣然与我们分享了他学习历史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于读书、勤于思考是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只有读书才能拓宽眼界,只有思考才能更有深度。除此之外,李老还认为任何学者都应勤于请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请教,把留有疑问的地方一一弄清,不可把问题遗留下来,更不可固执己见、不听取他人意见。左传中有所谓“三不朽”,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立言”,而李老对“立言”也是十分看重。李老说,学者应当勤于写作,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字后,还必须要经过多次修改与润色。中国文人一向注重著书立说,当代史学研究者也应如此。
    我的灵魂里没有一丝白发
    学海无涯。李老在历史研究这条路上已走了几十年,步伐渐渐缓了,青丝换了白发,却没有哪怕一瞬的放弃,而是继续迈进着。从最初对世界古代史的研究,到后来将目光转向对中外交流的研究,李老不断发掘着有价值的研究内容。马雅可夫斯基曾面对世界疾呼:“我的灵魂里没有一丝白发,没有老人的温情和憔悴!”李老的灵魂正如这位诗人所描述的,没有一丝白发,没有一点憔悴,而是保持着研究的热情,保持探索的希望。在李老的心中,湖南是他的第二故乡,他下一步的计划便是研究湖湘文化。他说,长沙是座文化古城,潇湘大地是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这里埋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他要去发掘,让它们向世人展现绚烂的光彩。
    “我想去世后埋葬在岳麓山。”李老的面容安详,采访的最后,他向我们表露了心声。他的一生没有太多的物质追求,即使到人生终结也是如此。他希望在岳麓山下走到人生的尽头,希望与这里的历史共眠,化作一抔土,留下一些故事。回望人李老与历史学相伴的人生,真如风一般轻柔。尘世间的美好不过是午后阳光下的一本书,一杯茶。真正的学者莫过于此。
    编辑 谢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