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上现代化转型之路,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近35年来,“改革”才成为国家现代化追求的关键词,其他时间,除了在主流历史话语中一直被否定的清末“变法改良”时期,“革命”是主旋律和最高亢的字眼。 即便进入改革时期,改革和革命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未中断,成为现代化研究中一个巨大的纠结。 上世纪80年代初,30出头的钱乘旦加入了这一思考。他在一篇学术论文中提出:改革是现代化转型的一种可能方式。他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指出在现代化转型上,除了有法国的革命方式,还有英国的改革方式。 目前,钱乘旦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会长,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著有《英国通史》、《世界现代化进程》、《走向现代国家之路》等书籍。而他更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做了12集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学术总指导,以及10年前给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作《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的专题讲解。 在30年的学术生涯中,钱乘旦先生通过考察世界历史上主要大国的现代化进程,对改革提出了诸多不同于流俗的洞见。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改革的历史作用再次被肯定,并被确立为实现现代化百年目标的关键一招。为此,本报记者赴北京专访钱乘旦教授。他说,当下中国,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改革的价值其实仍然被低估。 改革与革命是不同的选择 钱乘旦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观点,在今天已是常识,但在当时却引起震动。 在中国的教科书中,人们热情歌颂起义和革命,肯定“彻底砸碎”旧枷锁的行动,把改革目为“改良”,又把改良与“革命的不彻底性”、妥协等联系在一起,被彻底否定。 于是有人总结说:改革在中国很少有成功的先例,造反有理,除了革命别无选择。人们相信暴动、起义和革命,直到“文革”结束,国家意识形态还强调“将革命进行到底”。 钱乘旦认为,在社会发展中,变化是常态,改革和革命,都是变化的方式。但在指导思想和行为方式上,改革是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去变更和改善,保留合理的,改变不合理的,而革命则是彻底否定过去重新开始,两者性质不同。 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曾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钱乘旦是其学术总指导。这部电视纪录片传递的价值是,通过改革,推动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与时俱进,是大国崛起的一般规律。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持续在政府主导下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全面改革。但同时人们声称,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从改革的意义、价值上说,改革的确等同于革命。我们提出社会主义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国家着手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从这种意义上说,它近乎一场革命。但从目标、方法、步骤上说,改革与革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范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和选择。 改革的时间成本不比革命多 在《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书中,钱乘旦指出,以英国为代表的改革道路,和以法国为代表的革命道路,都是转型的基本道路。 但在西方,以“法国大革命”为象征符号的革命道路是被否定的。英国思想家哈耶克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一种“自生自发的秩序”,如果有人想按照理性的设计妄图对社会生活作出彻底颠覆和重新安排,其后果可能是破坏性的。 钱乘旦基于对世界历史的考察指出,革命的跳跃可能很快,但不一定到位。比如法国革命和今天的中东和平进程,试图达到一个目标,很可能一跳就跳过了目标,于是又折回,反反复复,却老也到不了目标。而渐进的改革,看似进程很慢,但是最终也可以达到目标,花的时间可能也差不多。 改革的特点在于,一直在变,但每一次都是微调。保留了大量原有的东西,挑出最不合理的成分去改变。这种变化方式也许不会让人们马上就满意,但连续不断的微调,经过长时间累积,其变革的效应将会非常显著。 钱乘旦不否认革命是现代化转型的一种方式,但他认为:与革命相比,改革的优越性就在于造成社会动荡是最小的,付出的代价是最少的。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的对比,很能说明问题:英国顺利走向工业革命,法国却饱受政治动荡之苦。 走改革道路需要耐心 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两种转型道路,即改革道路和革命道路,并非孤立的特例。在《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书中,钱乘旦将它归纳为国家现代化转型的两种基本模式。 走英国式道路的,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美国在建国以后,一直采用的是和平渐进改革的方式,除了南北战争,美国历史上没有过巨大的动荡。在司法、行政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制度改革,美国采用的都是渐进改革的方式来推进,直到现在。奥巴马总统的政治口号是“Change”,这不是革命而是改革。 除了美国和一些原英属殖民地国家,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等北欧四国,以及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低地国家”,改革式发展道路都酷似英国。 中国选择了改革的现代化转型道路,但由于长期的革命思维的影响,对于改革,有些人可能还抱着革命的心态。有人认为改革就是往好的方向一点一点地改进,有进步就好;有人认为改革应当“一步到位”。 《大国崛起》讲述的大国历史,其实并没有一步到位的先例。英国的历史,美国的历史,其实都是“与时俱进”的历史。 对于人民群众迫切期待、条件已经成熟的改革,我们当然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历史使命感来付诸实施。如果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也没有理由灰心丧气。 【访谈】 历史教育导致革命思维盛行 求知:您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改革是现代化转型的一种可能模式,在当时引起学界的震动,被视为是“异类”。人们为什么惊讶? 钱乘旦: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认为“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这个说法在建国后非常流行。 这与我们的历史教育有关。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只介绍革命、不介绍改革,向民众传递的信息就是: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唯一方式。事实上,在世界近代转型中,除了革命的方式,还有改革的方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 求知:这一思维定式是如何形成的? 钱乘旦:这就要说到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改革,一是洋务运动,二是戊戌变法,两次改革都失败了,许多人认为,要改变中国的命运,改革不是一条可行的路。 求知:那么出路在哪里?对人们的思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钱乘旦: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很多中国人热衷于介绍英国的情况,背后的动机就是学习模仿英国的改革,向君主立宪方向发展。但甲午战争的失败让人们对改革的期待破灭,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另一种模式,开始介绍法国经验,即革命道路。恰巧在这时又出现了俄国革命,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为,中国要改变国家的命运,一定要走革命的路。事实上,中国确实也是通过革命的方式才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这一思维定式,是和中国近代的国家历程紧密联系的,正是历史过程造成了中国人的思维定式。 求知:国内的历史教科书,讲到英国,就是17世纪的政治革命和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很多人印象中,革命是英国历史的主线。 钱乘旦:其实不是。英国人对17世纪政治革命抱有相当复杂的心态,而主流的思想倾向是更多否定,他们认为革命的出发点尽管是好的,结果却不让人满意,因为出现了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那以后,英国就不再发生暴力革命了,而是另找出路。“光荣革命”就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尝试,此后英国一直沿用和平、渐进、改革的模式,转变成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国家。 很多人对改革认识相当不足 求知:是什么决定了一个国家走革命或者改革的路? 钱乘旦: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当时所处的环境等等,让一个国家走上某一条特定的道路,其中没有好坏之分,历史本身不做“对”或“错”的判断。 求知:这两种道路的选择也与文化习惯和民族性格有关? 钱乘旦:是的,英国人与法国人在思想方法上有很大差别。英国是实用主义,法国是理想主义。在英国人看来,碰到什么问题就去解决什么问题,只要有所改善就很好。法国人喜欢预先设定一个理想,达不到理想的目标就决不罢休。他们希望一举解决所有问题,所以法国走上革命的道路毫不奇怪。 求知:您后来做历史研究,不断通过更多国家的经历验证您的结论,即改革也是一种可能的方式,其中的意图也是明显的。您认为现在我们对改革的价值有足够认识吗? 钱乘旦:我认为还没有。一般民众、甚至知识群体对改革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相当不足。这种情况是由我们历史教育的偏失造成的,人们只知道暴力革命,而不知道和平变革;以为革命可以“一步到位”,不知道和平、渐进、改革的方式可能更加稳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没有介绍这些情况,这是很不应该的。 其实,世界近代历史上有很多改革的先例,很多国家走改革的道路,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走改革道路的国家,美国一路走过来,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因此我们应该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近代世界发展的历史,了解和认同改革模式,知道改革模式形成的机制,在什么条件下才可能获得改革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比革命更难,更加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在这方面,公众历史教育是很重要的,我希望各相关方面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 “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 求知:关于改革,目前社会上有一种期望“一步到位”的倾向,认为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一种理想的状况。 钱乘旦:完全理想的状态是没有的,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历史也就走到头了。任何时代的人都不会满足于现状,所以社会的变革会永远持续。既然如此,“一步到位”怎么可能呢? 人们可能以为:革命的方式可以“一步到位”,这种想法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法国革命有没有“一步到位”?俄国革命有没有“一步到位”?相反,这两个国家都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过程,变化速度也不见得快多少。看看历史可以知道很多道理,不至于凭想象就随便说。革命和改革是两种不同的变革方式,也都不是唯一的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