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春蚕到死丝方尽——纪念季羡林先生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2009年7月11日,早晨,中国百年学术地图第三代学者的重镇,季羡林先生平静离世。尽管先生已经九十八岁高龄,内心依然受到不小的震动,先生对自己的身体一向自信,今年初还说过,要活到一百零八岁。
    (一)滋养季羡林的文化生态
    按理说,外患频仍,战乱不已,很难形成良性的文化生态,至少不利于学者的健康成长。国族争取自由,个人也争自由的时代,正是季羡林成长的历史背景。
    这位一九一一年在齐鲁之邦出生的季羡林,出生不久,就碰上了晚清到民国的大转折。饥饿和贫困一直缠绕着少年季羡林,好强的他得遇良师——胡也频、董秋芳先生,两位老师都擅长新文学,对于年轻的季羡林自是很大的启蒙,季羡林喜欢通过散文抒发自己的性情和悲欢,渗透着两位良师的心血。民国时期,不少学者曾在中学教书,比如朱自清和钱穆先生,中学老师才情和学问,对于,中学生的耳濡目染,功莫大焉。目前,中等教育总是喜欢呼喊改革的口号,总不如多几个胡也频、董秋芳这样的良师来得实在。
    一九三〇年,季羡林由山东省立高中考取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叶公超、吴宓先生皆博雅之士,但是,季羡林不想以此自限,与林庚、吴祖襄、李长之友善,号称“清华四剑客”。四剑客都是具有理想和激情的文学青年,少不了一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曾一起到燕京大学旁听谢冰心和郑振铎两位新文学巨子的课程,在谢冰心的课堂吃了闭门羹——闲人免进。但是,却受到郑振铎先生异乎寻常的欢迎,郑先生主持《文学季刊》,把季羡林的名字写入撰稿人的行列,文学青年所受的鼓舞,难以用笔墨表达。
    清华大学在中国大学教育史上,具有有特殊的地位。季羡林一九三〇年入清华的时候,国学研究院的传奇,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王国维一九二七年自沉昆明湖,梁启超一九二九年不幸病逝。但是,注重古今贯通、中西融通、文理会通的清华传统,流淌到学子们的心田,塑造季羡林人生道路的导师出现了——陈寅恪、朱光潜。朱光潜先生在清华兼课,开设选修课——《文艺心理学》,朱先生的学术理念和学问路数,让季羡林非常神往,总觉得意犹未尽。陈寅恪先生是国文和历史系的双聘教授,不愧是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学问博大精深,季羡林越听越觉得如行山阴道上,美不胜收。
    (二)涸泽而渔的学问风格
    大学毕业后,季羡林在高中母校服务一年,考取了清华大学中国与德国交换研究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季羡林在德国一呆就是十年,后来,先生专门写了一本书——《留德十年》,战争是残酷的,战时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的学习,也自有一种乐趣,导师瓦尔特施米特教授,凑巧与陈寅恪先生是柏林大学的同学,人生真是妙啊!
    瓦尔特施米特教授对待学问之虔敬,对弟子之循循善诱,给季羡林深刻的印象,更让季羡林难以忘怀的是,德国学者研究学问的彻底性。这是否反映了德国人的一种民族性格,也许难以证明,但是,季羡林亲见德国老太太不仅把自己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还要把家门前的道路清扫的一尘不染。
    德国学者研究一个问题,要把所有相关的文献,都要搜罗完备,博士论文答辩前夕,如果有新的材料发表,那么,就要添加进去,否则,推倒重来。季羡林耳濡目染,自是感受颇深。季先生撰述《糖史》,要把《四库全书》翻检一遍,有关糖的史料,季先生一一记录在案。这种『笨』功夫,正是学问彻底性的一种表现,饶宗颐先生称誉季羡林不惜一切代价获得史料的功夫,做学问能够做到涸泽而渔的,当推季羡林先生。我也曾注意到季羡林先生做学问的过程,存在一种理性的精神,王元化先生总结,季羡林做学问的方式是西方的,做人的方式是东方的,这两种方式,巧妙地统一在季羡林先生身上。
    德国学者的彻底性,其实贯注着思想的彻底性,遗憾的是,季先生学习德国学问彻底性的同时,并没有同时吸取思想的彻底性,导致季先生学问主要体现在考据。其实,关于这一点,季先生自己也是清楚的,他说自己不善于义理,只是搞了一辈子考据。季先生晚年,突然喜欢谈论义理,这让知识界非常惊喜。于是,我们不断听到老先生的义理:“天人合一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东”,“ 西方文化衰落论、东方文化拯救论”,“ 送去主义论”,“政通人和、河清海晏论”。季先生文化领袖的声望和地位,使得这些提法,引发了激烈的争鸣。季先生学问做得好,就是资料实在。对待季羡林先生,希望学术界能够实事求是,季先生是纯正的学问家,就不要强人所难,非要让先生也成为思想家。客观来说,季先生在百年中国学术地图中的第三代学人中,比较钱钟书、费孝通、金克木,季先生确实欠缺思想深度。后学也不会更多苛责先生的。
    (三)朴厚而深情的人生
    一九八五——一九八九年,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次听说季先生,也是第一次见到季先生。同宿舍的陕西学友,与我同好听讲座,也喜欢见识一下博士生答辩会。大概是一九八六年/一九八七年期间,陕西学友兴高采烈地回到宿舍,说是见到季羡林先生了,记不清是小型学术讨论会,还是博士生答辩会,季先生举手投足,朴素的衣装、朴素的语言,一派学者风度。这时,我已经看过先生的散文,并对先生散文中所流溢出来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所神往。
    一九八九年,在一个殊胜的场合,殊胜的时间,正走在街上散步的我,看到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者,步履稳健地从北大走出来,季先生忠厚长者的形象,早就烙在我心里,所以,第一时间就得出判断,这就是季先生。雕塑家吴为山曾经说过,季羡林具有典型的东方面孔。原来燕园的第一盏灯,就是眼前的季先生点亮的,没有来得及问候先生,先生已经走过去了,先生又浓又密长寿眉,象征着季先生的生命意志的高昂。难怪九十年代中期的一次『跨世纪学术讨论会』上,季先生一直坚定地说:“我肯定可以跨世纪”。
    季先生在生活中,并不轻易宣泄自己的情感,性格内向,感情内敛。“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季先生胸怀之宽广,堂庑之大,平常心之发达,难以尽数。给新生看行李,安排保姆的孩子上学,给家乡的小学捐款捐书,相识不相识的朋友来拜访,必迎送,生活小事,可以见出季先生的大爱大德。
    张中行先生作为燕园老人之一,待人接物,是非常讲究的,通过仔细的观察,得出结论,季羡林有三样为人所不及: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季羡林的朴厚,在张中行所见到的知名学者中,难于找到第二位。
    (四)放眼西域:四大文明的交汇之地
    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的范围,大体是是印度文化、中印文化交流、比较文学与东方文化。西域在季先生的学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域,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西域,主要指中国的新疆。季先生对于新疆这片土地,具有同情的了解与温情的敬意。
    作为百年中国学术地图中第三代学者的一位领军人物,季羡林先生整合学术力量,进行敦煌吐鲁番学的整体攻关,在季先生心目中,不仅敦煌和吐鲁番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具有西域学研究的清晰图景,西域研究在季先生东方文化的学术群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荣新江先生回忆,从八十年代初,季先生就把一些研究工作中与西域有关联的学者召集在一起,不定期集会,类似于西方学术界的席明纳——『西域研究读书班』,时间大体上数月一次。季先生对于德国学者在席明纳中的真性情,记忆尤深。先后参加读书班的成员有: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张广达、王小甫、荣新江;北大南亚研究所的王邦维、耿引曾、段晴、张保胜、钱文忠;社科院南亚所得蒋忠新、郭良鋆;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黄宝生,中央民族学院的耿世民,文物局文献研究室的林梅村。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陆续讨论过《大唐西域记》、《南海寄归内法传》、新疆新发现的吐火罗语材料等。
    查阅书房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季羡林文集》,一九八一年二月九日,完成《新疆与比较文学的研究》;一九八五年十月九日,完成《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一九八八年七月十六日,季先生完成《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一文。
    在季先生看来,比较成体系、影响比较大又比较久远、特点比较鲜明的文化体系,世界上只有四个: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闪族伊斯兰文化体系、古希腊罗马西方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闪族伊斯兰文化体系,可以称为东方文化体系,与古希腊罗马文化体系撞击、交流。文化交流,总要通过一定的道路,“西域地处两大文化体系群的中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由之路。”东方文化体系的内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有时候也要通过西域。这里不仅是丝绸之路和玄奘习性取经的必经之路,而且是四大文明的交汇之地。
    文化交流中,不管多数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不应持有文化沙文主义理念,奇异的风俗、多彩的语言、各异的信仰,如何和平共处,理应从历史学习先人经验,这是前辈学者季先生的劳绩;同时,作为多民的国家,如何通过平等、自由,获得国家认同,也是季先生未竟的一大心愿吧!
    2009年7月12日,20:40分,季先生逝世12小时,书菜楼
    (感谢谢志浩先生惠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