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张弘、王梦菁:从战地记者到美国史专家——邓蜀生访谈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上世纪40年代,他曾经是印缅战区的随军记者;抗战结束后,他成了重庆新闻界的“小钢炮”;解放后,他作为随军记者被派到朝鲜战场;之后又成了美国史研究专家。邓蜀生,86岁高龄的文化老人,他见证了大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 
    邓蜀生 湖北云梦人,1923年出生于重庆巴县。194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44年作为翻译兼记者到印缅前线,为重庆《大公报》撰稿。曾在重庆《新民报》、新华社总社、人民出版社担任记者、编辑,上世纪60年代起从事美国史研究,著有《伍德罗·威尔逊》、《罗斯福》、《美国与移民》等。 
    印缅战场的战地记者 
    抗战时期,国民党有一个“战区学生贷金”计划,我也是这个计划的受益者。1940年,我考入复旦新闻系,半工半读。后来,美国陈纳德的飞虎队来了,需要大批翻译,我因为好奇心比较重,就去了。 
    我先到昆明上译员训练班,待了两三个星期,就被分到印度史迪威指挥的印缅战区。我的翻译官和战地记者生活正式开始。那是我一生中最艰苦,也是最值得怀念的时光。 
    国民党在缅甸打过两次仗,第一次完全失败了。退入印度的远征军在史迪威指挥下重新整顿队伍,把中国军队分成两个军,一个是孙立人的新一军,一个是廖耀湘的新六军,一共五个师,改名叫“驻印军”。我先是在新六军下面的14师当翻译,因为没有什么事,后来师里办了一份《战斗报》,我就被调到《战斗报》做翻译兼记者,于是有机会做战地采访。在国民党“驻印军”攻克密支那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有点影响力的通讯《国军攻克密支那的经过》,后来被很多集子收录。
    跟美国大兵一起学粗话
    我在新六军没待多久,就要被调回国。我暂时不想回国,于是自己找到外事局,外事局把我派到美军特种部队。由此,我和美国大兵一起行军的日子开始了。 
    中美一起打日本的时候,关系处得很融洽。美国人当时跟中国人学会了两个字“顶好”,中国人见了美国人也是“顶好”。美国兵特种部队成分很复杂,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比如营长税尔克(threlkeld)是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军衔是中校。但有些兵很粗鲁,所以我半年多跟美国兵在一起学了不少学校里学不到的粗话,后来我跟美国人打交道时都会告诉他们,“我跟美国人上层接触的不多,跟下层的美国兵接触的多一些,我说话会不经意地出现粗话,你们要原谅。”他们听后都乐了,说没有关系,在美国国内也是这样。
    重庆新闻界的“小钢炮” 
    我回复旦不久,抗战就胜利了。我就开始找工作。当时,复旦毕业在重庆《新民报》的人很多,经复旦同学介绍,我来到了《新民报》,陈翰伯时任总编辑,我的直接上司是采访主任浦熙修。 
    当时的《新民报》分日刊和晚刊,日刊来不及发表的新闻,就放到晚刊,但是,编辑、采访人员都是同一帮人。当时的记者真的是在“跑”新闻,因为没有汽车,重庆又是山城,连公共汽车也只有一路,记者采访都是用腿跑的,跑累了我们就聚一起喝茶、摆龙门阵,我是晚报记者,采访完就没什么事了,很自由。 
    当时,重庆各个报纸派别不同。《新民报》代表的是中间偏左的民间报纸,《大公报》代表政学系,以当时的地位和声望来讲,《大公报》是第一,影响特别大,共产党也特别看重它,尽量做它的统战工作。《扫荡报》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办的报纸,代表军方的,后来改名为《和平日报》,还有《国民公报》、《时事新报》、《商务日报》等五六家。我们立场不一样,写法也不一样。当时我们都是20多岁的人,没什么采访经验,我在重庆有个诨名,叫“小钢炮”,就是因为我年纪轻,说话快,没什么顾忌,不懂得利害关系,提问题比较冲,只知道痛快,当时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后来,我们一些领导老笑我说,小邓提问题还是不错的,但有些问题太直接了别人不好回答。你们还应该注意技巧。陈翰伯后来还对我说过,小钢炮,不要锋芒太露了。
    在《新民报》找到终身挚爱
    我在上海《新民报》期间,找到了终身伴侣,后来成为电影演员的秦文。秦文的姐姐秦怡是戏剧家吴祖光的好友,吴祖光把不满18岁的秦文介绍到《新民报》当校对。 
    我当时一身美军打扮,穿着丛林靴,绿色的制服,性格很冲,喜欢一边走一边吹口哨。秦文觉得,这个小伙子很特别,就打听我是哪儿的。我看到秦文,觉得这个小姑娘长得很漂亮,不错,就问她是谁。我看她的时候她也在看我,我想她注意到我了,我就问她喜欢什么,她说喜欢外国小说和电影,于是我就借了些外国小说放到她抽屉里,还约她一起看外国电影,结果两个人就好了。 
    结婚后,秦文从上影调到北影了,演了十几部电影后名气不小。我们一起出门的时候,很多人找她签名,没人理我,我就对她说,“你这名气不小啊。”她笑着说,你们这种人是越老越值钱,我们这种人是越老越不值钱。“文革”之前,她拍过《青春之歌》、《上海姑娘》等等。 
    上世纪50年代,在我被划成“右派”的时候,很多人劝秦文跟我离婚,可秦文并没有那样做。等到文化大革命,我成了“死老虎”,秦文被打成“三名三高”,成了“活老虎”。这时候,“死老虎”就帮助“活老虎”,安慰她不要把政治看得太认真。2000年,秦文得了脑梗塞,2008年11月份刚去世。我觉得,我们这一辈子结婚快60年了,算是圆满。
    成为“办公室战略家”
    1948年,《新民报》复刊后,报社换了一批领导班子。我被分配到新华总社军事组。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我写了一篇文章,《美帝战略上的弱点》,登在《世界知识》上,后来摘成2000字用笔名邓超发了出去,引起很大反响。美国国会议员谈到这篇文章,说中国有一个“办公室战略家邓超”。 
    1957年,我被划为“右派”,批判我的理由是八个字,“个人奋斗,成名成家”———因为那时我已经出了好几本书。我记得,批判会是在老文化部一楼大厅里进行的。当时批判的都是大人物,有冯雪峰、萧乾等,我算级别小的。那时搞批判比文化大革命要文雅,长桌子摆着,被批判的人坐在桌子后面,主持人是文化部副部长张致祥和我的老上级陈克寒。张致祥把我写的一本本书放在桌子上。劳动改造时,我心里就想,你们说我“个人奋斗,成名成家”,就决心出来后研究点东西。 
    我分到人民出版社后,开始研究美国历史。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我就着重研究移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中国移民。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写了几本书。1979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在武汉成立时,我是常务理事。一直到2000年老伴生病需要照顾,才停止研究。
    ■ 记者手记 
    老了不再张扬 
    邓老的小客厅摆放着一台大电视,桌子上有好几个放大镜,那是他用来看报、看书的。他自称虽然声音洪亮,但是外强中干,身体并不太好。去年11月,他的老伴著名影星秦文在走完80岁的旅程后离世,房间里还摆着她的遗照。邓老说,自己跟北影厂打了招呼,不发消息,不搞追悼会、追思会。遗体捐献给协和医院,前六七年,夫妻俩就办好了手续,可惜老伴安乐死的心愿没有实现。前一段时间,有好多人来拜祭老伴,看望自己。 
    在采访过程中,邓老觉得自己一生的经历很丰富,但是,他一再表示,“解放后没什么好说的,要说我就多讲讲解放前。”只是在触及他与老伴关系以及美国史研究时,他才简要说了相关过程。但是,这绝非他在解放后的人生经历的全图。他还说,我年轻时是小钢炮,老的时候就不肯张扬了。是不堪回首还是不愿触及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这答案只有他自己清楚。对于我们而言,这也成了一个难解的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