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访谈 >

走近侯仁之(2006012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侯仁之,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出生于1911年,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毕业并获人文学学士学位, 1946 年到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学习。1949年9月,回国后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应梁思成教授之约,兼课于清华大学营建系。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兼地质地理系主任,兼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后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地理学报》编委会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1年起,任燕京研究院院长,《燕京学报》主编。他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他培养了我国第一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博士生、开创了将历史地理学运用于沙漠考察、城市考察和祖国开发建设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新途径,并为此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北京历史地理、沙漠历史地理、中国地理学史等领域著述丰富,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美国地理学者联合会GEORGE DAVIDSON勋章。代表性著述:院士文库:《侯仁之文集》,《北京历史地图集》一卷、二卷,《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侯仁之燕园问学集》,《历史地理学四论》,《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辑》,《黄河文明》、《步芳集》、《奋蹄集》、《燕园景观》、《古都北京》、《古今北京城市地图》等 
    莲花池荡碧波 后门桥清水绕。在后门桥和莲花池修复工程竣工仪式上。侯仁之、郑孝燮、罗哲文等和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建设部副部长郑一军、市委副书记龙新民、副市长汪光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和著名文物建筑专家出席竣工仪式。
    位于北京西客站附近的莲花池,古称西湖,距今已800多年,是北京历史上城内、城外水源的起点,是研究古代北京水系变迁和金中都城位置、地貌等地理历史方面的重要物证。金中都被毁后,古西湖遂荒废、淤塞,水面减小,直至成了养鸭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辟为莲花池公园,但周边环境和水质极差。位于北京地安门以北的后门桥,原名万宁桥,亦称海子桥、地安桥。始为木桥,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92年),后改建为单孔石桥,是元大都、明清北京城起源的重要标志。由于历史原因,后门桥河道淤塞、废弃,桥东西两侧原河道上增加许多建筑物,桥身下半部已被埋入地下,逐渐被人们遗忘。
    
    十多年前,侯仁之的呼吁,得到北京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他被请到了市委讲课,台下的"学生" 是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他的提议仅隔两年,后门桥已从过去逼仄拥挤的环境中解放出来,莲花池一改脏乱面貌,成为如诗如画的水上公园。在工程告竣那天,不顾年迈,侯仁之坐着轮椅赶来庆祝,紧握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的手,激动不已。老北京的航运中断了97年,没想到现在又开通了北京现存的明清古城是从曾被马可波罗叹为观止的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艺术的最后结晶,被誉为人类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登景山瞰京城,人们无不为古都的壮伟神奇深深折服――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里透出层层绿荫,衬托着南北7.8公里长,纵贯正阳门、故宫、鼓楼、钟楼等雄伟建筑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上其它任何城市所无法比拟的辉煌。
    北京城因水而生,水系相连。莲花池、昆明湖、积水潭、什刹海、护城河、筒子河等城市水系,与北京城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清末民国年间,京城水道长期疏于管理,河道遍布淤泥和垃圾。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河湖水系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整治改造,使河湖面貌大为改观。进入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京城水系又出现了新的污染。截至1998年初,北京城市水系80%被污染,河湖淤积厚度达80至120厘米。其中被誉为故宫"项链"的筒子河,沿岸竟有400多处污水入口,淤积物多达9万立方米。这个情况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北京市把水系治理作为恢复古都风貌的重要工作,投资11亿元治理城市中心区水系。经过两年多的治理,长达50公里的京城河湖水系,实现了"水清、岸绿、流畅、通航"的目标。一位北京籍的台湾老人闻讯赶回,乘船从昆明湖徐徐驶向南护城河,感慨万千:"老北京的航运中断了97年,没想到现在又开通了。"
    
    许多北京人虽熟知先民们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壮举,但他们也许淡忘了一条由元代著名水利家郭守敬主持修筑的运河:这条运河呈南北向穿过北京城今天的闹市区,什刹海就是它的起点。正在进行地下施工的北京平安大街工地近日传来消息:大运河在北京城区的一个重要遗址———东不压桥已经发现。侯仁之对记者说,东不压桥的发现,不但证实了大运河的一条关键河道,而且还将唤起人们重新认识北京古城的价值。记者在东不压桥胡同、东吉祥胡同与平安大街相交处机器轰鸣的地上看见,东不压桥已在地下呈现出桥墩的一个侧面,桥墩基脚有一龙型浮雕。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王武钰对记者说:"这本是预料之中的发现。平安大街开工前,文物部门就已把东不压桥可能出现的位置通知了施工单位,果然就在这儿找到了遗址。" "为什么说东不压桥对于北京城具有重大价值?就是因为它见证了一个伟大的工程。"侯仁之说:"元大都是以现在的什刹海为核心,在其东岸划出一条南北中轴线规划建设而成的,这条中轴线与什刹海的切点就是现存的后门桥。大运河就是从什刹海出发,穿后门桥,过东不压桥,南经现在的北河沿、沙滩、南河沿及正义路,出城墙水关奔往通州,连接北运河的。由元大都流往通州的运河被元世祖忽必烈命名为通惠河。东不压桥的发现,确定了这条运河在城内的一个重要位置。"
    据文物专家介绍,东不压桥南侧过去是元大都皇城萧墙的北段和明清皇城的北墙。萧墙在明代改建元大都时拆除,明清皇城北墙在民国时被拆除,城内的运河水道在本世纪相继被填为暗沟。南河沿至正义路一线在民国时被填,后门桥至东不压桥、北河沿一线则是在50年代填埋的。侯仁之说:"明代将皇城东墙扩展,把市区一段运河围在了皇城里,阻断了这条粮道,大运河的粮米再要运往城内,只能沿护城河抵达朝阳门、东直门。" "我刚写完一篇文章,建议工程部门注意保护东不压桥,因为这可能是这条大街最重要的地下文物,没想到这么快就发现了。"侯仁之说:"应想办法恢复东不压桥至后门桥的河道,这不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而且可以告诉人们北京城是怎样演变的。
    熙熙攘攘的地安门大街上,一座古桥连南北,这就是俗称为后门桥的元代古桥——万宁桥,桥下流水连通着前海和后海。 
    多年来,侯仁之等文物专家呼吁对这两处重要古迹进行保护。贾庆林等市领导专门听取了有关情况的汇报,对莲花池、后门桥的保护十分重视。贾庆林感谢专家们对保护北京文物古迹和建设欣欣向荣的新北京提出的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们看着前后海美丽的风景抚今追昔,称赞后门桥的恢复对保护古都风貌意义重大。
    莲花池和后门桥整治修复工程的全部竣工,使这两处对北京城市建立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文物遗迹的保护环境和保护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再现了历史风貌。北京又恢复两处历史景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令年近九旬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欣慰不已。 "必须把后门桥保护下来,元大都的营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莲花池的保护非常重要,金中都的建设与它有直接关系!"
    据史籍记载,在元大都建造时,为确保运河畅通,水量充足,郭守敬曾遍查京郊,寻找水源,终于在1293年完成著名的白浮引水工程,从京西北昌平引水注入什刹海,这样,江南的运粮船就可以直接抵达城内,什刹海一时"舻舳蔽水",蔚为壮观。
    时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评价说,“历史地段不同于文物古迹,但同样也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保护历史地段是展示城市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反映名城传统风貌的现实可行的做法。这样做可以较少影响旧城改造,减少城市建设中的矛盾。因此,这是我们名城保护的基础和重点。”翻开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画卷可以看到,对文物保护范围的扩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已不仅仅满足于保护单体文物建筑、城市街巷格局、园林水系,而是进一步朝着保护历史地段及城市整体风貌方向发展,正适应了这一历史潮流。方圆62平方公里的北京明清古城,在规划面积1040平方公里的市区里,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城市的发展中,越发显现夺目的光彩。"在北纬四十度上下的世界各大城市,只有北京是历经三千年而不衰的都城。古迹之多,胜过罗马;气魄之大,胜过巴黎......"
    美国史迪威将军的女儿南希.易史文斯发出这样的感慨。 人们有理由相信,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北京将永远保持壮丽的古都风貌。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北京,世界也只有一个北京。
    
    北京史世擘
    侯仁之被誉为"北京史巨擘(bo)"。这位当年燕园的长跑冠军,曾徙步考察北京的山系,并冒着倾盆大雨察看北京城水的来龙去脉。他揭示和论证了北京城的起源和变迁,提出了北京城市史上的三个里程碑:解放前紫禁城为中心的"帝王至上"的封建国都;解放后以天安门广场改造为代表的"人民至上"的新首都;如今又以亚运会开辟中轴路向北延伸,体现了以"和平、友谊、进步主题,向世界敞开胸襟的新思想。他曾建议通祠,让后人了觖北京城给水的"咽喉"......
    侯仁之先生是中科院资深院士,是北大第 一位获得"何梁何立基金科学与成就奖"的学者。作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开拓者,半个世纪以来,侯仁之先生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大量开拓性探索,硕果累累。侯先生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学习历史 ,1938年读研究生时,兴趣转向历史地理学,1940年留校教书。抗战胜利后,他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从师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H.C.Darby教授。Darby的理论及研究成果给侯仁 之以极大的启发。1949年夏,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地理学博士学位。在英期间,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任留英学生会副主席,在我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动员留英同学回国的工作。他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早年恩师亲自安排他前往英国就读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德贝教授。1949年夏他获博士学位回国后,首先引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纳入近代地理学体系,为我国创立了一个新的学科。
    
    侯仁之对建国后北京的城市建设包括天安门广场等重要设施的建设都作出过重要贡献。他在历史地理学、历史考古学和城市建设学等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在理论和方法上发展了现代历史地理学,开创了城市历史地理和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系统地揭示了几个类型的城市发展的规律特点及其地理条件,为有关的城市规划作出了贡献,其最重要的成果集中在《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他还经过实地考察,揭示了我国大西北部分地区近两千年来的沙漠化过程及其主要成因规律,为沙漠化的防治提供了论据。侯仁之的主要著作有《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上的北京城》等。今年10月,他获得了199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侯仁之教授长期致力于历史地理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1950年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第一次在我国从理论上阐明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区别及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其在对北京历史地理的研究中,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为北京旧城的改造、城市的总体规划及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其还在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考察中,揭示了历史时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导致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为沙区的治理,在决策上提出了重要的科学依据。1984年被英国利物浦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称号。为了表彰北京大学侯仁之院士在地理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地理学会今天在京向侯仁之教授授予乔治-戴维森勋章。侯仁之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人。乔治-戴维森勋章是美国地理学会于1946年设立的国际地理学界权威奖项,用于奖励在太平洋及其大陆边缘地区研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侯仁之是全世界获得此项荣誉的第六位著名科学家。侯仁之对建国后北京的城市建设包括天安门广场等重要设施的建设都作出过重要贡献。他在历史地理学、历史考古学和城市建设学等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在理论和方法上发展了现代历史地理学,开创了城市历史地理和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系统地揭示了几个类型的城市发展的规律特点及其地理条件,为有关的城市规划作出了贡献,其最重要的成果集中在《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他还经过实地考察,揭示了我国大西北部分地区近两千年来的沙漠化过程及其主要成因规律,为沙漠化的防治提供了论据。侯仁之的主要著作有《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上的北京城》等。
    
    五十五年前,当侯先生乘船飘洋过海回到北京三天后,就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天安门前的开国大典。不久,应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教授的邀请,侯仁之参加了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 当时在首都规划中,有一项是以海淀镇为中心建设文化教育区,而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海淀地区进行地理考察。侯仁之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他在上交的报告中指出:"...... 海淀地区自东向西海拔骤然下降。以白颐路为界,东边的台地有着华北平原的典型特色,西边的低地则是一派江南风光......台地是最好的建筑区,低地是最好的园林区。"正是在这项 研究成果的指导下,以海淀镇为中心的文化教育区开始发展起来。
    
    侯仁之先生付出心血最多的就是对重建北京城的研究。古都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一开始就面临着异常艰巨的改造任务。侯仁之顺应新时代对北京旧城改造和利用并举的要求,对北京历史地理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他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揭示了北京城起源、发展和 历久不衰的深刻原因。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研究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原则,将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与今天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对北京市水利建设、旧城改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5年他主持完成了一项有关北京城地下埋藏古河道的研究,这对排除城市建设中的隐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1979年他主持绘制北京历史地图,并于1988年正式出版了《北京历史地 图集》。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建设问题讨论会上,侯仁之先生指出:"深入揭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性质和特点,是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从北京到华盛顿— —城市设计主题思想试探》一文中,先生说:"时代的不同,社会性质的变化,必将在城市设计的主题思想上表现出来......特别是在国家的首都——也就是全国政治中心的规划设计上 ,更应该从长远考虑这些问题。"可以说,侯仁之先生几乎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北京城。
    
    除北京之外,侯仁之先生还先后研究了承德、邯郸、淄博、芜湖等城市的历史地理,并把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与城市规划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他十分注重野外考察,自六十年代初, 为开创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他曾深入毛乌素、乌兰布和等沙漠、半干旱地带,揭示了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沙漠化形成的影响规律,并带动了学术界对北方半干旱地带的历 史地理研究。八十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为全社会所关注,他率先强调历史地理学在环境问题研究上的重要作用,在理论上说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时段可以从全新世早期开始,考察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全过程,从而总结规律,为今后的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充分的历史依据。在这方面,他直接指导了对承德、围场、赤峰、西辽河等北方生态环境过渡带的环境变迁研究,并主编了《环境变迁研究》学刊1—5辑。
    
    谈到历史地理学,侯先生感触很多:"当年我在利物浦大学读书时,我的老师H.C.Darb y教授对我说,‘今天的地理,就是明天的历史地理。'我们今天生活的地理环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有自然的因素,但更多是人为的因素。要发展就必须了解过去。一个人如果忘 记了过去,就等于没有了记忆。没有记忆的人是不完整的,他的发展方向更无从谈起。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也是如此。不了解它的历史地理,就无法继承,也无法更好地发展。"
    
    由于在历史地理学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1984年利物浦大学授予侯仁之先生"荣誉科学博士"。今年对他来讲可谓双喜临门,在何梁何利基金会授予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之后,美国地理学会又授予他"乔治•大卫森勋章"。面对荣誉,老人的反应很平静。"我今年已经88岁了,我只希望对我的这些奖励,能够引起人们对历史地理学的关注。现在我经 常想到一句话,‘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我当努力奋发,继续前进,但是,更期待着我所从事的学科后继有人。
    侯仁之是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是继梁思成后的又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创始人。
    翻阅《侯仁之燕园问学集》,其中有一张是侯老夫妇和谢冰心的合影。谢坐着,他和妻子很恭敬地站在背后,一左一右,侯手中"执"着一本谢的文集,就像当年红卫兵把毛主席语录那样横在胸前。原来,侯当年在北大上学时,听过谢先生和吴(文藻)先生的课,所以如今仍师事之。我心里嘀咕了一句:"老人老礼儿......"
    以后和侯先生又接触了几次,从莲花池保到后门桥修复,这本书28万字,是侯老一生重要文章的结集。有他对幼年、青年求学时期的回忆,有他对于北京城历史地理的探源,有他重要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还有他近年从东西方文化高度对于城市文化的对比(比如,他把北京和华盛顿做了对比)。
    
    然而侯老并没有这么做,甚至他连这么想都没想过。他的经历和时代都不可能让他这么做。六七十年之前,他是先在这所燕园读书,随后又在这所燕园教书,并且是教"过"了几个时代。这经历太简单也太纯情了,燕园真可以视为他的生命,所以书题当中那一个"问"字,就来得十分准确。"问"是一种态度,一种过程。"学"当然是学问了,学问是没止境的,生命不止,"问"也就没有停歇。在他来说,"问"并不等同于"写","问"只是"求",既是自己向更深处追求,也是辅导学生得到之。这两种当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要求必须写成书才算数。侯老从广义上也在"写",用自己的行动在"写",既对己,也对人。所以,他才厚积薄发,乐此不疲了。
    笔者不是学者,但侯先生的这本书最让我感慨的至少是这样三点:
    第一,他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说明了北京城的起源。他指出在古老的华北平原上,有着从东北方向"走"出来的一条大道,另外还有一条从现在西侧的卢沟河畔通往山西的大道。按一般常规,建立城市的最佳地点,应该就是卢沟河的河畔了,可为什么选择城址时,却选中今天的北京城呢?原因也很明显,当时的卢沟河很不稳定,洪水季节时常要泛滥,城市建了也会被淹没。所以在昔日的历史条件下,选取建城地址就必须东移到一个较高较安全的地点。我觉得,这一说
    法也为侯老后来创立的历史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第二,正确地从文化角度阐述了北京城的变迁,他介绍并研究了北京为什么要成四方形,为什么要左右对称,中轴线又是怎么确定的,以及城市的水源是怎么解决的......特别是他阐述了北京天安门从清代的"T"字形广场,改变为今天的天安门广场的文化意义,"实质是从帝王广场转向了人民广场"。
    第三,他开始运用自己的学问,对比着解释了北京和华盛顿城市形成过程中的不同,证明这是东西方文化使然。
    
    从这些地方看,侯老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做的学问,始终凝聚在历史地理学的主线之上,他心无旁骛,目标准确,下笔(首先并不是文笔之笔)有力。难怪学术界评价侯先生侯老的做人和治学态度是合一的。
    
    当谈起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时,侯先生感慨地强调,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辛勤劳动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任何不恰当地建设造成的破坏将是永远不可弥补的。基于目前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对历史文化景观的破坏,侯仁之认为,名城如果仅仅停留在昔日的建筑景致中不求发展,城市必然缺少一种活力,当然也不能适应现代化都市的要求。但名城的改造与建设不认真考虑城市原有的历史景观和文化风貌,也会对城市造成另一种损害。他特别指出,管理一个城市的领导者的水平和是否有足够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对制定科学严密的城市规划至关重要。临别时,侯老站起:"我的腿不好,你们可得多原谅......"我们听见这番话,心中不禁想,谦虚严谨,热情待人,是侯老性格和品质中的核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