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历史发展 首先回顾一下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发展历程, 其国内的政教关系大致经历了三 个发展阶段 : 沙俄时期的“政教一体” ; 十月革命胜利至苏联解体的“政教对立” 时期 ; 俄罗斯独立至今的“政教协作”时期 1 。 在十月革命前的 “政教一体” 时期。 弗拉基米尔大公之所以选择东正教作为 国家统一的宗教,主要是出于现实和政治上的考虑 : 拜占庭正教从一开始就是国 家机器的一部分, 对维护帝王的统治发挥着巨大作用。 政教一体的国家体制明显 强化 : 沙皇既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又是东正教会最高首领。从此,皇权把教会紧 紧控制于股掌之中。教会成为统治者主宰人们精神世界的特殊工具。与此同时, 在沙皇政权的扶持下东正教也确立了它在俄罗斯人精神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十月革命后, 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意识形态领域, 共产主义成为苏联共产党整个社会的唯一信仰, 在思想上, 无神论占据了统治地位, 使东正教丧失了在意识形态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而且宗教被看作是腐蚀人民意 志的精神鸦片,遭到唾弃和打击,从此进入“政教对立”时期。 苏联建国后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令,没收了教会和修道院的土地 ; 禁止教会 干预国家事务, 使教会遭到沉重打击。 这期间教会的势力受到严重削弱, 教会领 导人逐渐认识到, 与新政权对抗只能使教会继续受到压制, 自食其果。 于是教会 决定改变政策, 要求教徒们既听命于上帝, 又做热爱苏维埃祖国的公民, 从而使 政教关系趋于正常化。教会又得以重新融入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之中。 俄罗斯独立后, 执政当局开始进行反思, 重新评价东正教的作用, 使政教关 系进入了一个 “政教协作” 的崭新阶段。 当局对东正教采取了协助的政策。 1997 年 6 月,国家杜马通过了“信仰自由法” ,对东正教“在俄罗斯历史上、俄罗斯 精神和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给予了特别的肯定和强调。 ” 2 。 普京执政后同样重视宗教的作用。 普京本人就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徒, 真切 地希望这一传统宗教能够在新世纪得以复兴。 在其举行总统就职仪式以及其他重 大国事活动时, 均邀请东正教大牧首出席。 每当国内重大宗教节日来临或发生重 大事件时, 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都会号召教徒们支持政府政策, 维护国家的和平 与稳定 3 。可见,俄罗斯的政教关系已步入“默契”发展的轨道。 俄两代领导人都非常清楚, 在历史上东正教不仅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有效 工具, 而且在国家生死关头总能起到积极作用。 当局一方面希望东正教能够重新 整合民族精神, 起到团结社会、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定政局的作用, 为国家的全 面振兴再度效力。 另一方面, 当局旨在借助东正教强化自身的统治地位。 有意以 东正教思想填充 “信仰真空” 。 苏联解体后, 人们为之奋斗 70 多年的共产主义信 仰破灭了, 在俄罗斯人思想中出现了信仰危机, 使国人感到迷失方向的国家重新 统一起来, 填充意识形态领域的空白, 从而淡化政治斗争和党派间的意识形态分 歧 4 。 二、东正教在俄罗斯政治作用及影响 俄罗斯独立以来亲东正教政策使后者的地位迅速上升, 东正教充分利用这一 机遇, 不断拓展势力, 加紧发展教会事业, 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已发展成一 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在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首先, 教会积极参政 议政, 确保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许多神职人员也进入议会, 直接参与国家高层政治生活。为确保在政治上拥有代言人,教会表示完全支持现政权, 在大政方针上与当局保持一致。 在对外政策方面, 教会也始终与政府保持一致立 场, 协助当局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它强烈反对北约东扩, 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 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 总之, 在内外事务中, 教会极力显示和发挥自己的政治 作用。 此外, 教会已不满足于依附于当局的地位, 不想再充当沙俄时期 “御用部门” 的角色, 而是打算在努力保持与当局密切关系的前提下, 寻求独立和自主发展的 新途径, 成为一支独立的在社会中发挥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 企图建立超出沙俄 时代的“国教”地位。其次,教会把维护国家稳定、纯洁社会风气视为己任,以 此来占据道德领域阵地 5 。作为基督教的一个分支,东正教承袭了基督教感化天 下、普济众生的“救世”精神和使命感,因此每当俄社会出现危机和动荡之际, 东正教总是要挺身而出, 号召人们珍惜和平局面, 维护国家稳定, 向人们展示其 独特的社会道德功能。 最高神职会议还表示“教会随时准备帮助取得国家和社会的和平与团结” 。 进入 1998 年以来, 车臣地区的分裂活动愈演愈烈, 给国家的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东正教领袖强烈谴责车臣极端分子的分裂活动和恐怖行径, 支持政府在车臣的军 事行动, 号召青年教徒应征参军, 派遣神职人员从军作战, 使之与俄军相互配合, 共同清剿车臣匪帮,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6 。 此外, 东正教对俄社会上吸毒、 酗酒、卖淫等丑恶现象极为鄙视和唾弃,提醒人们远离这些“罪恶行为” ,以东 正教的道德准则净化心灵, 避免堕落。 这对遏制俄社会上这类犯罪现象的进一步 蔓延、纯洁社会风气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俄罗斯东正教的挑战和前景 目前,东正教是俄境内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其信徒达 7000 多万, 约占俄总人口的 1/2 。俄独立后,东正教在俄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 高, 作用和影响也明显上升。 但同时也应看到, 在俄政治、 经济及文化多元化发 展的大背景下, 其他宗教也在发展壮大, 加之境外宗教势力的大力渗透, 这一切 都对东正教的发展及其在国内的特殊地位构成挑战。 首先是东正教与伊斯兰教之 间的龃龉增多, 有损东正教声望。 伊斯兰教是俄国内仅次于东正教的第二大宗教。 伊斯兰教在俄罗斯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信徒。据统计,目前俄居民 1/7 是穆斯林。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成功,伊斯兰教开始在俄高 加索等地大范围复兴。 然而, 穆斯林对自身所处的地位愈加不满, 尤其对当局偏袒东正教、 给予其 “准国教” 地位感到不公, 认为自己被当局所冷落和歧视, 他们自然把罪责归到 当局和东正教身上, 从而使其与东正教的隔阂再度加深, 其次, 境外宗教势力大 肆渗透, 也对东正教的主导地位构成冲击。 西方的天主教、 基督教新教等加紧与 东正教争夺教徒, 国外的传教士也打着世界基督教统一运动的旗号, 大举向俄渗 透, 这些外来宗教名义上是要拯救俄罗斯, 实际上是企图以自己的思想理念灌输 俄罗斯人的头脑,最终替代东正教。 在天主教的影响和渗透下, 东正教内部出现不稳定迹象, 一些教徒认为东正 教保守落后, 缺乏活力, 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等等, 使东正教的主导地位受到质疑。 此外, 近年来世界各地涌现出的各种邪教组织, 纷纷进入俄罗斯, 对东正教的发 展也构成冲击。先后有 70 多个邪教组织在俄罗斯活动过,这些邪教组织大多鼓 吹世界末日论, 称自己才是拯救人类的真正救世主, 它们以金钱开道, 极力吹嘘 自己的教义。 邪教组织不断膨胀, 不仅对俄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 而且对东正教 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大威胁。 最后, 东正教的社会基础并不稳固。 但其中多数人是因苏联解体, 生活水平 骤然下降, 政治信仰突然消失, 精神生活空虚, 才在无奈中走进东正教堂, 寻求 精神寄托。东正教成为信仰真空的填充物,于是出现了“宗教狂热”现象 7 。但 其中多数人并不认为自己是教徒,他们自认为是“动摇不定者” ,明确表示自己 是信徒的人要少得多, 1996 年只占被调查人数的 1/3 。 可见, 东正教中真正的 “虔 诚者”十分有限,东正教的社会基础并不稳固 8 。 综上所述, 由于俄当局的扶持, 以及东正教在俄社会中的传统根基, 使其未 来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当今的俄罗斯是一个信仰自由、思想多元化的时代, 加之外来宗教势力的涌入, 使保守、 刻板的东正教面临巨大冲击。 可以说, 沙俄 时期东正教一手遮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从此东正教将步入正常、 平稳的发展 阶段。 同时, 东正教若想长期占据俄社会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 就必须对自身进 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使教会的发展与时代脉搏同步, 只有这样, 东正教才能克服 一系列难题, 增强对教徒的吸引力, 战胜各种外来宗教势力的挑战, 确保其在俄 社会中的精神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