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ersonName>教授 马小军 正文: 主持人ersonName ProductID="徐波" w:st="on">徐波ersonName>老师: 我是徐波,《世界知识" /> 
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光荣与毁灭: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何以盛极而衰?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在线视听上、中、下)
    主讲人:中共中央ersonName ProductID="党校" w:st="on">党校ersonName>教授  马小军
                                                                       
    正文:
    主持人ersonName ProductID="徐波" w:st="on">徐波ersonName>老师:
    我是徐波,《世界知识》杂志的主编。今天由我来为中共中央党校ersonName ProductID="马小军" w:st="on">马小军ersonName>教授的讲座主持。
    ersonName ProductID="马小军" w:st="on">马小军ersonName>教授是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一位知名的国际关系学者,也是很有造诣的世界历史学者。ersonName ProductID="马" w:st="on">马ersonName>教授曾经多次前往意大利,以世界历史学者和国际问题学者的双重身份,对意大利古往今来、历史现状都作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考察。前段时间我约他给我们举办讲座的时候,他刚刚从意大利回来,在意大利拍了很多照片,他今年去意大利的任务之一就是实地考察古罗马众多文明的遗迹。这些照片很遗憾我也没有看到,相信一会儿大家能够欣赏到。
    现在马教授到了。我们把话筒交给马教授,洗耳恭听马教授讲座。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马小军:
    我今天要讲的是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盛极而衰的原因。
    第一讲徐波老师的讲座我旁听了,记得徐波老师有一个“三个帝国时代” 的大时代划分,那是一个宏观的划分,也是可圈可点的一家之言。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我暂且借用一下他的第一帝国时代的概念。
    第一帝国时代在公元前5-7世纪的轴心时代之后,我认为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大爆炸或者说是总爆发。我们知道,在希腊时期,或者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在欧亚大陆,或者我们所说的北温带——黑格尔曾经借古希腊先哲们说过的话称之为“地球的广阔胸膛”,这也是黑格尔个人认为的、唯一适合创造历史的广阔地域——如果由东到西展开一幅世界地图的话,这里诞生了、孕育了,或者在成熟化着几大灿烂的文明。轴心时代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第一帝国时代的到来。在轴心时代所孕育的几大文明,它成熟的花开了,要结出果实了。就在这第一次结果时期,几大帝国像旭日一样喷薄而出,迸发于欧亚大陆,在人类创造的历史舞台上尽情地表演了前后大约一千年的时间。当然,这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如果我们把今天讲的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一并放在这来说,秦汉帝国前面,经过了战国时期,无情的暴力的征伐。秦始皇,始皇帝这个名字起得好,大有皇帝之始,万世一系的意向。始皇帝之后24朝历史,中国史上所有朝代的几百个皇帝,都曾经做过始皇帝的梦,就是我做第一个皇帝,然后万世一系。可是始皇帝在位的时间是最短的,秦朝也不过是两代而终。秦朝来到欧亚大陆上是干什么的?我看,第一是为前面的轴心文明时代划一个句号;第二是开启第一帝国时代。所以,秦王朝在短短的15年之后,我们看到在中国大地上恢弘展开的是连续将近四个世纪的汉帝国。同样,在大陆西部,意大利人从他们的祖先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奋争,也终成正果。那是个狼子之国,狼子野心不得了!最后罗马人也在我们所说的第一帝国时代成就了霸业,建立起了横跨欧亚非三大陆的空前大帝国,使得我们在第一帝国时代将近一千年,至少延绵了6、7个世纪的历史画卷中,自东到西自西到东,看到了非常恢弘的历史画卷。
    然而,我们今天讲演的重点不在于帝国的崛起,而恰恰在于帝国的毁灭。在历史上,罗马帝国盛极而衰,秦汉帝国盛极而衰,其原因何在?其在最近一百年来,无论在中国史学界还是世界史学界,始终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
    一、长安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秦魂汉魄,中华定鼎。” 秦汉两朝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造就了中华民族性格的伟大时代。秦朝短短的15年,仿佛只是历时四百余年的汉代的序幕。国家版图、行政区划、官制、爵制及书体、度量衡、交通网、长城线等,此时均已大致奠定。
    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概述一下这几百年的历程。
    秦汉时期中华定鼎。通常,我们在做中国史的时候认为秦一统天下,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大一统的政治理想,或者说开创了中国历史大一统的格局。秦两代而终,汉承秦制,秦砖汉瓦,秦烧的砖要搭起一个房子,瓦都没有造好,汉朝四百年不但烧出了质量不错的瓦,还给它加盖了厚实的屋顶,不但给它盖了屋顶,而且把那些大厦,把个未央宫,把个长安城、洛阳城,好好地粉刷修饰得富丽堂皇。所以,秦朝短短15年只是拉开序幕,秦始皇是那个拉幕人。但是,秦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东西:
    “国家版图、行政区划、官制、爵禄制及书体、度量衡、交通网、长城线等,此时均已大致奠定。”
    “天下苦秦”。从秦献公二十一年的秦、魏石门之战算起,到秦王政十三年的秦将桓齮攻赵之战止,根据司马迁所记之有案可查的数字,被秦军斩,坑、沉河的人数已达170万;战国末叶,全中国总人口只不过两千余万;旧史称战争中“所杀三分居一”。秦统一以后, “北筑长城”的“四十余万”。  “南戍五岭”的“五十余万、修骊山陵墓的”七十余万人” ,大部分应为六刑徒。以致”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秦朝很快就亡了。为什么?太苦了。天下苦秦!杀人盈野,杀人不计其数。每次大的历史变革,都是伴随着战争和杀戮。人类文明最大的悲哀在哪儿?人类文明的最大悲哀在于两个事情:一个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物质文明,可自有史以来的几千年或者一万年,同时代最新的科学技术首先是被用来造武器。有了铁不先铸犁,是先铸剑,有了火药是用来轰击城市,有了内燃机是造坦克造飞机,有了核物理的理论,马上付诸实践的是往广岛长崎扔原子弹。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悲哀或者是一个历史的悖论。再有一个,同样也是出于人类的聪明才智,将人类社会由家庭,而及部落,而及国家,其本意是要把社会治理得有序而美好,可是人类恰恰发明了一个比一个更完善的国家机器,而这些体制,却成了一个又一个束缚人类自身,束缚人类文明发展的桎梏。我们很无奈,几千年就这样走过来了。直到今天我敢有把握地说,马老师说的这两句话还在应验。所以,我们无往不在痛苦中生存。
    接下来的就是腐败和巨大的民力靡费。短短十五年,穷其人力物力去造墓。直到今天,我们还舍不得挖掘始皇陵。考古学界告诉我们,始皇陵目前还没有被盗掘过,所以我们尤其舍不得开掘它,因为生怕没有那么好的科学技术,把它打开以后却保存不下来。所以,我们干脆不要开掘它。读一读司马迁吧:
    “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我们只是悄悄地,小心翼翼地,把始皇陵边上的一个坑打开,整个世界就震惊了——兵马俑,那只是一个方向的一小部分,连我们也震惊了!司马迁是不是在编谎话?看来不是,兵马俑告诉我们,司马迁绝没有编谎。
    人民苦,百姓苦,北修长城,南戍五岭。长城一修就修了2000多年。今天我们不再修长城了,但是我在想,今天我们虽然没有再修物质的长城,可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心里的长城是不是也没有了?恐怕还是挥之不去的。
    汉承秦制。
    汉帝国第一次有了比较清晰的中国古代国家的版图。用今天的历史地图绘制方法和理念,可以比较清晰地勾勒出它的行政管辖范围。但是我仍然要说一句话,这个地图跟汉国管辖的空间其实并不相符,通常是夸大的。汉国有效的统治恐怕还是仅止于河洛渭之间。比如在两汉最兴盛的时候,人口统计通常是5-6千万人口。凭我非常浅显的历史知识,我觉得其时人口的聚居远远达不到这张地图勾勒出来的边缘区域,两汉基本的户籍统计空间是河洛渭,即黄河、洛水、渭河,黄河中游这一带。现在看起来,中国古代盛世人口也基本上过不了6000万,一旦到了6000万不是天灾就是人祸,就是战乱,就是农民起义,然后人口锐减,减到一两千万不能再减了,再减就减没了,也就减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的底线基数,也就是3000万,再少就失去这个大民族的繁衍基础了。所以下一波盛世到来的时候又到了五六千万,历史就这么来往反复。中国历史上户籍统计人口真正达到或超过一亿已是明清之事。
    汉帝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的东西。近来,我自己常想,汉给我们留下的最大财富是什么?想来想去,我觉得,汉留下来的最宝贵的历史财富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叫汉族。
    按照现在民族学的定义,如果我们把汉族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话,在两千年以前,五、六千万人口的一个民族实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个超大民族实体,已基本成熟了。这在世界历史上大概是绝无仅有的。罗马帝国最鼎盛时也有过人口六千万的统计,可是罗马民族的人民又有多少?两汉是人口统计最高峰值是五六千万,扎扎实实地百分之八、九十是一个民族,是讲一种语言的,是在同一种文化中生存的。罗马帝国,甚至同一时期的波斯帝国,其版图最大的时候,是少数的罗马人或波斯人,在统治者多数的来自不同的种族-民族、讲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的人民。中国人不得了,春秋战国以降,到了秦朝,书同文,使用同样的语言文字。及至两汉,一个人口众多的汉民族成熟了。这个事情不得了。在文字语言方面,中国的情形似乎与欧洲正相反:欧洲国家间语言相似度较小,但是民族差异较大。中国正相反,民族是同一个,但口语差异很大。比如现代汉语,北方话跟闽南话、客家话,粤语跟吴语、楚语之间语音学上的差异,要远远大于现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但是中国有一条厉害:都写同样的字,不管怎样发音,都用汉字。台湾陈水扁要搞台独,他想创造台语,什么是台语?就是闽南语。甚至有一帮搞台独的知识分子还要帮他设计一种台文,太困难了,怎么设计? 设计不了,为什么?李斯统一了文字之后,过去几千年凡中国人都写一样的文字,经汉隶魏碑唐楷,几乎固定了。只是最近60年又有点差别,繁简之争。港澳台写繁体字,大陆写简体字,但是字还是一样的。我比较赞成马英九的观点:无所谓繁体字,只有正体字。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先有正,然后有简,1949年以后才有简,简体出自正体。
    汉朝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孔孟之道”,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真是霸道,这个文化霸道一霸霸了我们两千年。虽然今天我们也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背后印衬的这张背景,没办法,还是中华文明,还是孔孟之道,还是儒家学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想办法组织以中国的语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来改造所谓马克思主义,让它尽量靠近中国的文化之谱。
    下面,再简单地说说罗马。
    照片上这个标志,大家去意大利都买此小纪念品。一看就知道是罗马,是意大利。母狼身体下边那两个小孩子听说是15世纪以后加上的。这匹狼大概真有两千年历史,底下两个小孩也就五百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