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的认识 上一周我们集体观看了关于英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纪录片, 通过观看本 片使我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的了解, 同时也认识到马克思运 用唯物史观剖析资本主义的伟大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进入封 建社会,又经过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 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 资本主义萌芽于 14 世纪末 15 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 其途径有 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早期的手 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 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之 一。 而作坊主丧失了生产者的身份后, 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地工人, 商人或高利 贷者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形式。 资本主义最初发源于意大利, 但是英国确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 英国是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 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一方面扫除了英国 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另一方面, 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后, 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 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 因此, 资产阶级政权在英国的建立, 既是迅速 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 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和贩卖 黑奴,积累了雄厚的资本,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充足的劳动力。同时,英国的手工 工场比较发达, 分工较细, 手工业工人技术水平比较高, 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 条件。英国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充足原料, 也为英国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 于是,工业革命就被提到了日程。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最早具备了进行工 业革命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市场这四个必要条件,所以,一场对人类历史产 生重大影响的工业革命就在英国首先开始了。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除了资产阶级建立了统治、海外市场广阔、原始 资本积累较多、 自由劳动力丰富、 国际贸易交通便利、 农业资本主义发达等因素 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有利因素,如:煤铁资源丰富,英国可以大量炼铁,提高铁 产量;国内交通便利,英国国内有许多适于航行的河流,河网密布。英国实行相 对宽松的宗教政策。 1685 年,法国国王实行宗教迫害,大批胡格诺教徒被迫离 开法国, 来到英国。 他们富有创新精神, 后来他们中间产生了许多发明家和企业 家。 正是靠着这样一套优良的制度及在这种政体激励下涌现出来的企业家和发 明家,条件并不是非常优越的英国,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成为 19 世 纪前半期整个世界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引擎。 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 进步。 但是马克思清晰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 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 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的 最为典型。 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各种手段把大片农民私有土地据为己有, 而农 民则变为一无所有的流浪者, 最终不得不到资本家开设的工厂出卖劳动力。 资本 家从而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地基础。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 自 15 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 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劫金银财宝,大批贩卖黑人,实行 保护关税制度, 进行商业战争等, 大大加速了货币资本的积累。 奴隶贸易使非洲 丧失的人口达一亿多。 马克思指出: “非洲金银产地的发现, 土著居民的被剿灭、 被奴役和被埋于矿井, 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 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 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这一切,大大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 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资本 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 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正如马克思所 说: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从历史上看,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剥削制度, 所不同的是, 在不同的剥削制度下,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 在资本 主义制度下,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 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 只能靠出 卖劳动力为生。 资本家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 并取得剩余价值。 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家凭 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 雇佣工人从事劳动, 占有雇佣 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早已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主,资本主义增加生产 主要依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 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 方法。 在英国, 在 14 世纪到 18 世纪中叶的这段时间, 政府就曾版不过各种劳动 法令,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马克思对这种情况做出这样的抨击: “资本主义 的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吮吸—通过延长工作日, 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 于萎缩状态, 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 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 在 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 资本主义社会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 在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 积累、 流 通以及分配,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 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 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阐明了资产阶级于无产阶级 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 主义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雏形也开始出现。 但是就其本质而言, 资 本主义制度和奴隶社会制度、 封建社会制度一样都是剥削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促 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也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 盾。许多思想先驱们在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后提出了共产主义学说。 共产主义的提出不仅为无产阶级带来了希望, 也为全人类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的 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 人类 社会必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而无产阶级必将解放全人类, 最 后彻底的解放自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