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罗马统一意大利史下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第三阶段:与外族的争霸
     第七回合:驱逐皮罗斯
     希腊的埃庇鲁国王皮罗斯是亚历山大的远房亲戚,一心想建立一个庞大的西方帝国。他是亚历山大以来希腊出现的一系列军事冒险家的最后一个。当时希腊正以武功威震地中海古代世界,继承亚历山大遗志进行远征似乎形成一种风气。两人皆有雄才大略和冒险精神,可是皮罗斯只是第一流的将军,亚历山大却卓然为天资最高的政治家,英雄于冒险家的区别如果在与洞察一时一事的可能与否,则皮罗斯应属冒险家之列。皮罗斯是第一个与罗马人交战的希腊人。古代文明以后的全部发展,近代文明的主要部分基于罗马与希腊的直接关系,而这些关系则自皮罗斯始。
     罗马在与塔兰托的战争中,采取了克制的态度。然而塔兰托为了不服从罗马的霸权,顺从了皮罗斯的希腊军人的暴政。该城与皮罗斯缔结一项条约。公元前281年,皮罗斯驻兵塔兰托。但是除塔兰托,罗马已经统帅整个意大利。皮罗斯在塔兰托招募意大利人为佣兵,塔兰托认为此举破坏条约,于是皮罗斯彻底征服塔兰托,以此重镇为基地,与罗马展开军事行动。
     双方第一次交战,各自损失惨重,最后皮罗斯用象阵赢得胜利。但皮罗斯认为这无异于一场败仗,因为他的损失大半是精兵,比罗马的民兵更难补充,而且象军这种战术不能反复使用。然而在政治上皮罗斯首战得胜有无上的价值,他用兵的天才灿烂的展现,鼓动了奄奄一息的意大利其他联盟。只是拉丁人没有借外国君主的援助去摆脱罗马统治的愿望。
     皮罗斯精明的利用此次胜利,向罗马提出合约。然而罗马给予了骄傲的答复,说外国军队一日尚在意大利境内,罗马便一日不谈判,以后这成为国家的金科玉律。皮罗斯迅速向罗马进攻,然而罗马人的态度非常坚决,除下意大利的希腊人以外,联盟中的国家无一敢脱离罗马联盟。皮罗斯没有取得任何成就,于冬天退兵塔兰托。
     公元前279年,皮罗斯联合马顿、塔兰托、卡卢尼亚、布雷提、萨莫奈人,与罗马人、拉丁人、坎佩尼亚人等等展开大战,最后依然是皮罗斯取得胜利。但这场胜利对于他的政治目的却于事无补。罗马军没有瓦解,罗马联盟依然完好。而皮罗斯的资源不及罗马人,散漫难制的联合与根深蒂固的罗马攻守同盟不可同日而语。皮罗斯开始明白每一新的胜利都消耗他再行进取的资源,而罗马人正以无畏的耐性去等候最后的胜利。
     此时迦太基进攻西西里的叙拉古,叙拉古向皮罗斯求救,迦太基与罗马也达成了对付皮罗斯的攻守同盟。皮罗斯在西西里登陆,解了叙拉古之围,把迦太基人的领土几乎悉数夺去。并拒绝了迦太基的议和,目光长远的自建一支作战舰队。而皮罗斯的缺点在与内政的不良。他争取不到占领地的人心,一旦他离去,国家的灭亡竟迅速于其勃兴。最后,皮罗斯变为一个冒险的军人,战争只作为消遣散心,仍打了几次胜战,可不能得长久胜利,最后死于一次巷战中。他的部将将塔兰托献给了罗马。在塔兰托成为罗马属地的那一年,萨莫奈人、卢卡尼亚人、布雷提人也终于归顺罗马。
     第八回合:与迦太基的海权争夺
     在西部海域争夺霸权的,主要是叙拉古和迦太基。迦太基终占优势,叙拉古却日益衰落,沦为二等海权国。埃特鲁斯坎人已全失其海上的重要地位,塔兰托一度扮演重要角色,可是罗马把它占领后它的努力便归瓦解。罗马的领海此时也受外国舰队的控制。固然罗马已开始就是一个航海城市,但是也罗马政策日益确定趋向于征服意大利大陆,无暇顾及地中海局势,于是它的海军力量便不再发展。在罗马征服意大利陆地后,便开始全力改进他们受压抑的海上地位。罗马共和国的领袖人物的稳健政治家眼光足资后世人借鉴。他们看出如果不把海军重新建立在令人不得不予以尊重的基础上,则这些沿海堡垒和沿海哨位就必然是难以济事的。
     在进程中迦太基人强迫罗马人的船只仅限于航行在狭隘的西地中海,对罗马在海上进行打压,而罗马在顺从的同时努力不懈,想把航海业从无能为力的状态中拯救出来,如设立海军司令四人等。目的是恢复他们在海上的独立、截断塔兰托的海上交通、对来自埃庇鲁的舰队封锁亚得里亚海、摆脱迦太基的制海权。在陆上竞争的胜负已经确定时,意大利海上霸权的危机即将达到危急关头。最终海上争霸的历史在《罗马史》第三卷中展现。
     贰:统治
     一,罗马扩张初期与拉丁姆各城的关系
     在拉丁联盟缔结之后,按照法律成规,每一个罗马和拉丁姆创立的自主城市,均可加入有权参加同盟节庆和同盟会议的地方自治团体,民社与其他城市合并后,在政治上便已归消灭,在同盟中便被除名。只要拉丁联盟仍然开放,拉丁姆的疆界随着新同盟城市的建立而向前拓展,但是较晚的拉丁殖民地不得参加阿尔巴节庆,在地理上不属于拉丁姆。而且在私权方面,它们也相互隔绝没有关系。虽然允许每个民社与罗马通商或通婚,但不允许与其他拉丁民社有这种来往。同时对拉丁民社章程再行改革,使它们与罗马宪法完全同化。
     罗马的这种政策,在拉丁姆的核心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完全巩固的罗马化的大本营,使这个核心范围与后来的殖民地分开,成为罗马后来统治意大利的基石和基地。而且使得各个城市之间交往减少,各城市都单线的跟罗马交往,利与罗马对于拉丁姆各城的绝对统治地位。
     二,拉丁同盟解散后罗马对各城的处理
     在罗马与萨莫奈人争雄过程中,拉丁曾对罗马宣战,后罗马军队击败萨拉盟军,这个胜利造成了拉丁同盟的解散。未参战的几个拉丁姆城市仍享有原来约章上的权利,但也不得不割让一部分领土给罗马。拉丁姆之外未参战的享有拉丁权利的民社获得平等权利。罗马推行使众城相互隔离的原则,并成为定制推行于整个拉丁民族。其他方面各地仍保持固有的特权和自治。其他旧拉丁民社以及分离出去的殖民地全失去独立,以某种形式加入罗马的公民团。通过这些措施,罗马彻底搞定了拉丁各城。
     三,征服意大利后罗马对各民族的政策
      罗马把意大利各地区征服以后,并没有立即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实行了“分而治之”的政策,把各被征服地区分成两类:一类是合并的,另一类则保持同盟的身份。
     第一类包括有拉丁姆各族居民、坎佩尼亚大部分、埃特鲁利亚南部和萨宾大部地区。这些地区征服后都被并为罗马公民团,居民给以罗马公民权。但他们权利也有好差之分,拉丁各城的民社最受优待最为重要,此等起源于罗马而享有拉丁权利的新城市民社日益成为罗马统治意大利的主要支柱。古老的拉丁姆从本质上说,不是被淹没了,就是融合于罗马。
     第二类同罗马以盟约联系的称为同盟国,有北部埃特鲁利亚,翁布里亚,亚平宁高地各族人民和南意大利各部族和城市。元老院竭力削减拉丁殖民地的权利,以映衬出上一类拉丁人的重要性,满足他们的虚荣心。罗马对拉丁个人的私权开始限制,尤其是自由移居的权利。对于合并的城市,罗马往往实行一种让他们保留地方自治的做法。让各城保留其原有的政治组织和官职,同时在服兵役、外交、纳税等方面受罗马公社的管辖。这样在扩大的罗马城邦范围内有许多地方自治市,其公民或有选举权或无选举权都为罗马公民。
     在第二类即以条约同罗马联系的同盟者中也分为两部分:一种是拉丁同盟者,另一种是意大利同盟者。罗马为政治的首要策略在于分化被治者,借助于解散意大利人的联盟,设立可能多的较小民社,按臣属种类的不同而定其统治压迫的轻重,并按罗马的模式改造每一附属民社的法制。为完成收税任务,罗马增添了4名财务官。各盟邦有充分独立自主权,胜利时和罗马同等分战利品。
     自此,罗马脱离了中小国家政权的行列,进入地中海国家的体系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