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俄罗斯军事帝国的衰落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俄罗斯帝国是几兴几衰,
    已经变动了很多次,
    每次扩张的时候汹涌澎湃,
  
    收缩的时候就
    是千里荒原一片赤地,弹缩的幅度非常大。
    以至于人们搞不清楚为什么有时很小的一件事情可以引起俄罗斯非常强烈的痉挛,
    可有
  
    时很大的事情如
    1812
    年的抗击拿破仑的入侵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卫国战争,
    它反倒应付
  
    得还是很自如,
    而且扩张也很凶猛。
    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说过:
  
    我不能向你们预言俄国人的
    事情,俄国是一个迷中之迷。
  
  
  
    今天我就根据我的理解,
  
    主要侧重海洋战略,
    来分析一下俄罗斯的军事帝国的兴起和衰
  
    落。一般的理解,俄罗斯就是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即原来的列宁哥勒。其实俄罗斯是一个
    很古怪的结构,
    它相当于有一个大脑和两个心脏的庞然大物。
    它的大脑过着说是神经中枢基
    本就在莫斯科到圣彼得堡这条线上
    (
  
    600
    公里)
    ,
    当初希特勒打击力量的中央集团军群也是
    这个方向。它的心脏就是沿着这条线向南延伸,图拉(最大的兵工厂)
  
    --
    基辅
    --
  
    奥得萨,它
    的心脏基本上沿着这条轴线,
    也就是它的工业分布是从波罗的海到黑海。
    一般地说西方认为
  
    俄罗斯是这样,
    但是履战履败后,
    搞不清楚俄罗斯怎么打成那个样子还没有跨,
  
    还能继续作
    战。因为西方一般都是把神经中枢一切割,俄罗斯就差不多了,包括希特勒。
  
  
  
    实际上,俄罗斯还有一个心脏,这个心脏就是沿着乌拉尔山东边,距离大概是
  
    1200
    公
    里。其中叶立钦的老家,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在叫叶卡得琳娜堡,比较重要。然后沿着它
  
    下行,
    一直到里海,
    也就是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入海口,
  
    这个三角。然后这个三角一直向东
    再延伸大约
    1500
    公里,这就是现在的新西伯利亚、丘米油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个三
  
    角实际上是它的亚洲心脏。
    从军事战略角度上,
    大多数人都忽视了这个三角。
  
    实际上从地缘
    还是气候及文化的角度看,
    这个心脏非常重要。
    这个地方由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和北冰洋的
  
    寒流交接,
    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个地方出了很多政治家,
    包括叶立钦、
    戈尔巴乔夫都是
  
    从这个大三角里出生的。
    这个地方不但分布着它新西伯利亚的科研中心,
  
    还有工业中心,
    伏
    尔加河下游的飞机制造业,还有制铝中心。这个地方有很多的河流和湖泊,虽然纬度很高,
    但气候比较温和,
    人都比较聪明。
  
    所有每当任何一个民族,
    比如说瑞典塔理
    12
    进攻莫斯科,
    或者立陶宛进攻莫斯科,
    或者德国及匈牙利人进攻莫斯科,
    还有内战时沿着黑海进攻的时候,
  
  
    大部分时间都是这个地方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生力量,
    然后击败外来的入侵者。
  
    以往人们都轻
    视了这个地方,
    现在似乎明白了。
  
    你看现在的日本前首相桥本也是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与叶
    立钦会晤,江泽民也去了新西伯利亚,还是比较重视和尊重俄罗斯这个重要的地方。
  
  
  
    俄国人不太愿意说出自己的历史,类似我们的契丹、
  
    蒙古。他们早期属于斯拉夫人,就
    是奴隶的意思。
    它主要是靠乌克兰草原源源不断地给罗马帝国提供奴隶,
  
    这个地方的人很强
    壮,
    表面上看比较愚昧,
    西方对他们不是很清楚。
  
    但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人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俄罗斯人长期受北方的瑞典、波兰和立陶宛的威胁,因此还比较愿意学习。
  
  
  
    对俄罗斯的理解还有一点很重要,
    就是它离任何一个文明中心,
  
    比如说罗马帝国的文明
  
    中心,波斯的文明中心,中国的文明中心,还有后期晚晋的文明中心,都比较远。所以许多
  
    人不知道俄罗斯人在想什么?但俄罗斯人到底想什么呢?第一就是他们感到外边的世界很
    精彩,
    就是认为别人的文明很发达,
  
    但他们也很无奈,因为距离太遥远。所以俄式的学习就
    是拿着望远镜看,发现了有个什么东西,
  
    马上就学习。因此学得有点不伦不类,不知道该怎
  
    么塑造自己。在俄罗斯东南有一群叫斯基台的游牧人,在黑海的东北岸,离波斯比较近,他
    们学了一些波斯和东罗马的拜占廷文化,
    这些人的学习主要靠骑兵的掠夺,
  
    抢来什么学什么。
    所以俄罗斯人又不是这种纯粹的游牧民族,有很多的森林、沼泽、
    湖泊,
  
    所以又不能象斯基
    台人那样。后来怎么办呢?就是在汉武帝公元前
    100
  
    年时发动了持续百年的汉匈大战,把
    那些游牧人一拨接一拨地赶,
    赶了大约四个世纪,
  
    从中国的西北和北方赶到了罗马帝国的北
    缘。这些人学习了一些中华的文化传统,然后这些人把一些文化传给了俄罗斯人。
  
  
  
    其实俄罗斯人的特点与河流的关系特别大,
    黑海北岸有一个第聂伯河,
  
    沿着这条河上朔
    传到基辅,
    这些地方的河流比较平缓,既可以顺流而下,
    也可以朔流而上,
  
    就如伏尔加河上
    有许多纤夫一样。
    所以在奥得萨这边,
    当时有很多希腊殖民城邦,
  
    于是一些希腊文化顺河流
    传到了俄罗斯,
    所以许多人后来信了东正教。
    黑海和里海之间就是高加索山,
  
    高加索问题特
    别复杂,
    世界上认为高加索可能是最神圣和最神秘的山脉,
    生命力最旺盛的一个地区,
  
    可以
    说是人类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山区。
    高加索就把的亚洲文化、
    西亚文化、
  
    中亚文化和欧洲
    文化柔和起来,
  
    然后通过里海的伏尔加河,传了过去。就这样,俄罗斯通过了很多年才知道
    应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什么形象。
    因为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广大了,
    必须要等待一些日子。
  
    他
    们既不能向斯基台人那样抢夺东罗马、
    波斯和拜占廷文化,
  
    也不能完全学会匈奴的骑兵战术,
    但是有一点,
    就是它要学习。
    因为它距每一个文化都有几千公里,
  
    所以它认为每一个东西都
    很珍贵。
  
  
  
    值得一提是,俄罗斯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的一个先生就是蒙古。成吉思汗
    1206
  
    年出生
    了以后,
    他集所有的游牧民族的战术大成,
    他统一了蒙古部落以后,
  
    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
  
    是:到底向南压向金朝和中国的北宋南宋,还是向西进攻花拉子摹,当时就是他派了一支
    300
    多人的间谍队伍向西去花拉子摹,
    被发现了后全部杀掉。
    其实蒙古经常被宋朝、
  
    日本杀
    使,
    就是因为他们派出来的都是间谍。
    其实克格勃和中央情报局的老祖宗都是蒙古人。
  
    蒙古
    是第一个把间谍提到国家利益高度的民族,
    封赏高得吓人。
    所以他的间谍被杀了之后,
  
    成吉
    思汗就跑到山上哭了三天。
    后来就下定决心向西征服花拉子模一但开始就不可阻挡。
    成吉思
  
  
    汗的儿子巴都在
    1236
  
    年,利用北方里海的伏尔加河基地,先进攻基辅,最后兵分两路,一
  
    路进攻西里西亚,就是今天的波兰和德国(东普鲁士),一路沿着克尔巴林山进入匈牙利,
    再分成两路,
    一路沿着现在的南斯拉夫进入亚德里亚海,
    一路汇合北路的力量。
  
    打到二战后
  
    社会主义国家的版图基本都包括了。后来成吉思汗死了以后,由于王位之争,又撤回来了。
    但是蒙古人非常机智,
    他们在伏尔加河囤积重兵,
    对俄罗斯形成监视。
  
    最终在伏尔河下游萨
    莱建立了金帐汗国。
    蒙古的军事战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他们不仅个人勇敢,
  
    而且有一套
    制度化的东西。
    但因为蒙古的保密制度非常厉害,
    不象汉族不会保密,
  
    因为文化是一种开放
    性的。
    汉族最后的保密制度都是西亚传过来的。
    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天下,
  
    除了其他因素之
    外,
    就是他从西亚学到了军事制度,
    就是亚述的军事制度。
  
    比如他的公文竹谏都有泥巴糊着,
    为了保密还盖着印,
    如果有人想看,
    必然要破坏樱所以秦朝它的战法、
  
    战略战术的细节没有
    任何人知道。
    可是六国的东西那全是公开的,
    战略战术就象我们今天的学术讨论一样。
  
    蒙古
  
    更厉害,他们六岁的孩子要把成吉思汗的所有战术背得烂熟,不背就打。如他们的传令兵,
    要传密件的时候,在睡觉的时就把头剃了,然后在上面写好密码,
  
    等到头发长出来再用。即
    使敌人把他抓住,也无法知道他要传什么。
  
  
  
    除了保密制度外,蒙古发明的军校制度也很重要。蒙古人把这叫
    “
    穴怯
    ”
  
    。翻译成现在的
    话就是近卫军。
    他们就是部落里的一些最优秀的青年,
    跟成吉思汗晚上在守夜时,
  
    这些人把
    成吉思汗的战术战法互相切磋交流。
  
    蒙古是最有意识地建立这种有实战性质的军校制度的民
    族。蒙古在军事上的发明是最多的。
  
    比如说早期的化学战,如果城攻不下来了,他们就用弩
    箭将动物的腐败尸体抛到城内,
    以污染水源。
    比如蒙古的箭有好多种,
  
    有专门穿甲的箭,比
  
    较硬,专门对付精锐部队的;如果一看对方是普通的士兵,就用一般的箭。还有响箭,一旦
  
    主将用响箭向某个方向射,士兵就跟着射,一下就把对方给打乱了。这些品种繁多的箭,有
    点类似今天的导弹。
  
  
  
    那时蒙古人多次利用金帐汗国进攻俄罗斯
    (当时叫罗斯大公国)。
    蒙古人来了后,
  
    俄罗
    斯跟他们打了几仗,
    但仗仗必败,也不知道怎么败的。最后索性给蒙古人当奴隶,
  
    用中国话
    来说就是当孙子。当了
    300
  
    多年,当得最象样。最后把蒙古人的东西连渣滓都消化了。中
    国明朝实际上加起来也就消化了蒙古百把十年
    (元朝和北元)
    。但俄罗斯的三百多年,
  
    确实
    是把蒙古的军事吃透了,后来俄罗斯为什什么军事强胜,与这
    300
  
    多年有很大的关系。后
    来蒙古的另一个学生灭掉的金帐汗国,
    但其残余部队还很厉害,
  
    与俄罗斯军队在列宁的老家
  
    客山不断交锋,使俄罗斯军队学会了攻城战术。在黑海的北沿,哥萨克人通过与蒙古作战,
  
    学会了骑兵战术。除了蒙古以外,由于俄罗斯的边境线很长,所以在军事上还有很多老师,
    如瑞典的查理十二、
    立陶宛大公、伊朗的地下活动网络等。不象中国,
  
    就是北方一些二流的
    游牧民族,
    没有什么更优秀的军事文化可以学习。
    可有意思的是,
  
    很少有人同时联手把俄罗
    斯给灭了,于是它在军事上就越来越成熟。从时间和地缘上的同步性上看,只有在
    80
  
    年年
    代末期,也就是冷战结束时,偶然达到了这种同步性。
  
  
  
    现在讲一下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出现时,
    刚好俄罗斯的几大世仇都衰落了。
  
    大约相当于
    康熙的时代。
    彼得有一帮贵族子弟天天在一块儿研究战法,
    他称其为玩具兵,
  
    最后成了他的
    军官团的核心。与康熙的
    “
    少年天子
    ”
    时代一样,其实都是蒙古的
    “
    怯穴
    ”
    。最后彼得靠这些人
    击败了他姐姐的火枪兵,
    夺取了政权。
    他的运气真是好的出奇,
  
    当时由于瘸子铁木儿把波斯
    灭了,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也衰落,俄罗斯没有的了南方的牵制。当时西方虽然兴起,但对俄
  
    罗斯寒冷的地带不感兴趣,都忙于美洲、非洲、亚洲东印度和中国沿海的开发。因此,从彼
    得以后,俄罗斯就开始了强盛和扩张的历史。
  
    这期间,俄罗斯主要干了两件事:一个是在北
    方对瑞典人开战;
    一个是向南方的土耳其开战;
    两个战争基本都打赢了。
  
    北方主要获得了聂
    瓦河的出海口,
    南方主要争夺黑海。
  
    南方的战争比较残酷,在争夺亚述海的过程中,练就了
    俄罗斯海军的雏形。
    之后,
    俄罗斯就利用河流跳跃分水岭向东方扩张,
  
    包括进入黑龙江侵占
    中国的领土。
    在这期间,
    他们到了勒拿河上雅库茨克后,
  
    基本就决定了俄罗斯侵占中国领土
    的必然性。
    中国满族并没有用这种方法,
    主要是因为他们太眷恋南方富庶的生活,
  
    盲目自大
    中也不知道西方是个什么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
    彼得大帝只向西方学习了军事制度,
  
    其他的
    如商贸、金融等,根本没有学习,这也是后来苏联垮台的一个历史原因。
  
  
  
    下面我们就谈一下俄罗斯从克里米亚战争到对马战争之间的历史如何评估的问题。
  
    这段
    历史恰恰表明了俄罗斯民族的特点。
    它的特点就是神经末稍异常敏感。
    克里米亚战争中,
  
    俄
    罗斯与土耳其作战,土耳其背后有英法联合舰队支持,最后经过
    10
  
    月作战,补给跟不上,
    俄还是没有保卫住塞瓦斯多波尔。
    加上此后的对马海战的失败,
  
    这是俄罗斯历史上两大震动,
    社会结构做了巨大的调整。
    其实这两次战争对俄罗斯的大脑和心脏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但是
  
    俄罗斯人就是沉不住气,非得调整不可。这有点类似阿富汉战争失败后,轻信了西方一样,
    最后国家分裂,
    经济衰败。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
    俄罗斯过于敏感地感到制度不行了,
  
    必须
    改革。
    但是
    “12
    月党人
    ”
    的君主立宪方案他们又不能接受。
  
    所以他们在保留了中央集权的情况
    下,
    作了一些改革,
    包括最基本的解放农奴,
    其实农奴也是蒙古化的残余。
  
    于是从文化上看,
    这段时间俄罗斯历史上出现了一个
    “
    黄金时代
    ”
    ,
    一些作家、
    作曲家、
    画家、
    哲学家、
  
    科学家、
    政治家都是在这个时代出现的。也就是
    1860
    年到
    1905
    年之间的
    50
  
    多年左右。类似中国
    的改革开放,
    一下子大家都另眼对俄罗相看了,
    不是野蛮人了。
  
    这期间俄罗斯又对中国的东
    北和中亚地区作了一些扩张。
    主要是中亚,
    打高加索时非常艰苦,
  
    一个民族一个民族的消灭。
  
    大家看今天的车臣战争也知道,那里人特别强悍,而且聪明。山并不高,但有仙则灵,象斯
  
    大林、米高杨,包括沙皇时代的威津伯爵,都是高加索人。征服了高加索后,就开始杀中亚
    的那些汗国,最后就逼近了中国的新疆,主要是靠简易铁路。后来就到了日俄战争。
  
  
  
    因为今天主要是说海洋,
    因此主要讲一下对马海战。
  
    对马海战表现出了俄罗斯将海战陆
    地化的倾向,
    还是没有学会西方海洋国家的真正的海洋战略。
    旅顺口被包围后,
  
    俄罗斯就将
    波罗的海舰队绕过半个地球调到太平洋。
    当调到马达加斯加北部时就知道旅顺陷落了,
  
    按说
    此时这个舰队有三种途径:
    一是从苏伊士运河回到黑海;
  
    二是干脆就在亚洲港口拍卖掉一部
    分军舰;
    三是沿着千岛将舰队大化小进入日本海,
  
    最笨也可以回到勘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普
    洛夫斯克。
    它其实完全可以采用英国人海上分舰队式的战术,
  
    但俄国人认为海战就是陆战的
    一种延伸,
    减少一艘船就觉得不安全,
  
    所有他们没有英国和荷兰那种单舰作战的海上机动性
    和勇气,认为船越多越好。最后舰队全军覆灭。结果又导致俄罗斯的巨大的改革。
  
    包括君主
    立宪,
    先把政权让给资产阶级,
    可资产阶级还嫌立宪不够,又改成了杜马,
  
    最后无产阶级感
    觉资产阶级代表不了自己的利益,
    然后起来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
  
    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的
    国家。然后通过内战、肃反、集体化、工业化不断的调整,其实这一切的起因就是对马海战
  
  
    的失败。但当时俄国虽然丧失了旅顺,并没有完全丧失东北,
    对俄国而言,
  
    只是丧失了辽东
    半岛,
    也都是中国的地方。
    从军事技术上看,
  
    克里米亚战争和对马海战对俄国的军事技术有
    一定的促进,但战术和战略没有多大的调整。
  
  
  
    后来前苏联在两战后就有了空前的扩张,
    就是社会主义阵营。
    有意思的是,
  
    这个阵营与
    当年的蒙古扩展版图几乎是一样。
  
  
  
    冷战时期,
    美国在原子弹和空军上占仅了优势,
    但地面部队比苏联差一些。
  
    当时美国几
    次想向苏联发动核袭击,
  
    都制定好了计划,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打。古巴导弹危机
  
    后,最后使苏联下决心发展洲际战略导弹。苏联抢东西,与蒙古一样。二战时,苏联军队还
    没有过波兰边境,
    就派军官组织了抢军工厂和艺术品的小组,
    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最后把德
    国的科学家和
    V2
  
    导弹抢去了一些,加上俄罗斯的科学家,搞出了战略火箭军。在核武器攻
    击上与美国形成了均势。
    最后到了今天为止,
    俄罗斯仍是奉行战略火箭威慑战略。
  
    如今天它
    的白杨
    -M
    战略导弹,仍对美国形成了较大的威胁。另外就是运载平台核潜艇。
    60
  
    年代初,
    美国根本没有发现苏联有核潜艇,
    后来在地中海终于发现了。
    苏联的投入和学习的速度,
  
    也
    令美国人吃惊。
    但是苏联在军事工业上做得过于极端,
    将工厂全部军事化了。
  
    食品和轻工产
    品全部依赖东欧。
    主要是它也怕了,
    因为它的一个螺丝钉都不能依赖别人。
  
    包括当时赫鲁晓
    夫与毛泽东闹僵了,
  
    也是想利用中国的海南种植橡胶,来支撑它的军火工业。可以看出,苏
    联任何事情都是从军事角度出发,
    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它就要中国为它种植橡胶,
  
    古巴还没
    有站稳,
    就要把战略导弹放在那。
    所以苏联的工厂已经是高度军事化了,
  
    现在实行市场经济,
    你让它生产坦克的工厂生产摩托车,那产值根本不能比,而且失去了市场竞争。
  
  
  
    关于苏联的垮台,
    西方坚持认为是美国为首的北约把它拖垮了。
    包括利用教皇,
  
    利用波
    兰的团结工会等非军事手段,
    利用国内持不同政见者等。
    实际上,
  
    是东方和西方联合起来一
    起将苏联拖垮了。本来苏联在中东花了许多的钱,赠送了许多军火,少说也有
    1500
    亿到
  
    2000
  
    亿美元,可是一个阿富汗,把伊斯兰国家全部得罪了。其实苏联不怕西方,不行它就
  
    用原子弹,也不怕中国,因为中国是儒家,不是靠武力。但伊斯兰不一样,就是敢干。你看
    车臣,就那么
    30
  
    万人,就是跟你死磕。中亚实际上俄罗斯的心腹大患。包括斯大林作为一
    个高加索格鲁吉亚人,
    杀掉了大量的俄罗斯的精英。
    后来赫鲁晓夫也特别狠这个,
  
    凡是高加
    索格鲁吉亚人都不用。所以俄罗斯的军事工业根本没有办法转成民用。
  
  
  
    从俄国的商业角度看,
    它确实离各个商业贸易网太远,
    所以商业观念较差。
  
    不象军事有
    蒙古、拿破仑和希特勒这些人面对面地教他们,结果到了
    90
  
    年代,美国一些经济学家给他
    们传授了大量假商业经,
    象萨克斯给他们出的
    "
    休克疗法
    "
    的主意,
  
    结果就到了现在这个样子。
    俄罗斯的过度军事化扭曲了它的商业观念。
    其实它这么大的土地,
    第一是租地,
  
    第二是卖地,
    第三是合作开发,
    第四是特区。
    但他们就是不干。
  
    比如与中国在黑瞎子岛的两千公顷土地上,
    到现在也不签字,地方政府和中央相互扯皮,
  
    来点信誉都不讲,怎么能作生意。他为什么不
  
    给呢?理由是到时这里可以架着炮打他的城市。这都什么时候了,导弹都有了。可他就说,
    当年日本就在这里安装火炮打他们的城哈巴洛夫斯克城了。
    北方四岛,
    一寸土地也不给。
  
    就
    是想不开,商业本来就是双赢。象远东,每平方公里就
    4
    个人,除了军事不会干别的,前
  
  
    一段不知发什么神经,搞军事动员,赶中国人,其实中国人全是种地、盖房子,给他们付劳
  
    务。结果赶走了中国人他们又不会干,只能卖木材,脑筋转得太慢。所以他们不是一时能市
  
    场化的。前不久又听了索罗斯的坏话,让卢布贬值,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总之,俄罗斯不是
    实行了民主就全好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