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从门第和荣誉而言皆属一等,但依财富和地位而论,则仅属于中等阶级。他待人接物秉承的原则就是不偏不倚。他同情穷人,责难富人,颁布解负令便是最好的证明。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当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这和我们通常认为的随意抽签选举官职的想法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梭伦时期执掌司法之权的仍是阿勒俄琶菊斯会议。 庇西斯特拉图斯和梭伦的区别在于:他对待贵族和平民都采取讨好的态度。一方面他殷勤厚待,博得贵族的拥护;另一方面,又以帮助人民私事,获取他们好感。梭伦则是相反的作风,对待两方都不采取讨好的态度,尽可能压制两方不利于整个国家的行为,宁愿遭致来自两方面的不满和压力,也要保持公正和尽可能的维护国家的利益。 僭主庇西斯特拉图斯的儿子喜帕恰斯的被杀现在有了两种说法。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老庇的阿戈斯妻子所生的小儿子塞塔卢斯因追求哈尔墨迪欧未果而迁怒于他,并寻求机会侮辱哈尔墨迪欧,于是哈氏联合阿里斯托吉顿制定详细的谋杀计划。该计划的不幸的牺牲者便是喜帕恰斯而非塞塔卢斯。但由美国几位学者出版的著作里却说喜帕恰斯是追求哈氏未果而遭其阴谋的人。 在庇西斯特拉图斯家族49年的僭主统治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以伊萨戈拉斯和克里斯提尼为首的党派之争。最后主张民主政治的阿尔克迈翁家族的克里斯提尼取得了胜利,随即开始了他著名的民主制度的改革。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的雅典法律规定,官吏的审判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由五百人议事会来进行的;但是议事会的审判不是最后的,还可以向陪审法庭上诉。 (责任编辑:admin) |